何玲玲、李亞彪
2020年02月10日17:49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2月10日電
這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也是一個檢驗初心使命的考場。
面對突如其來、態勢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要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廣泛動員群眾、組織群眾、凝聚群眾,全面落實聯防聯控措施,構筑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
春運返程高峰來臨,疫情防控處於關鍵時期,各地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工作部署和要求,黨員干部帶頭發動群眾、組織群眾攻克一個個難關,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傳播。從長江兩岸到白山黑水,從中原大地到東海之濱,一個個鋼鐵戰士,筑起一道道銅牆鐵壁……
“我是黨員,我先上!”
“我是黨員,我先上!”
嘉興市區,大批機關黨員主動前往所居住的社區報到,認領疫情防控志願服務崗位。
在屠甸鎮榮星村,黨員王炳江率先報名。現在他已在榮星村現代大道交通排查點輪值,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
收到嘉興招募防控疫情志願者通知,1300余名市級機關黨員報名參戰,來到11個高速公路收費站防控卡點,配合交警、醫務工作者,開展人員排查、體溫檢測、醫療防護用品發放等工作。
疫情當前,責任如山,共產黨員挺身而出。
吉林長春,寬城區團山街道長山花園社區。
“我們人手不足,需要志願者加入。”陽光透過窗花,映照著社區黨委書記吳亞琴疲憊而堅毅的面孔。橫在面上的口罩,掩蓋不住她略顯沙啞的嗓子。
“算我一個”“我能上”“我來”……話音剛落,幾個社區老黨員呼地舉起了手。看到此情此景,吳亞琴濕了眼眶。
長山花園社區是一個沒有封閉條件的老舊小區,這裡出口多、人員雜。面對疫情,封閉小區、集中出入、定點測溫等工作迫在眉睫,人員捉襟見肘,帶著三位黨員和一位入黨積極分子吃住在社區辦公室多日的吳亞琴盤算著,召集居民代表開議事會,商量下一步舉措。
“封閉東門,集中進出”“出門戴口罩”“外人進小區要測溫登記”……一個多小時下來,一條條規定順利出台。“黨委領著大伙防疫,我們全力贊成,全力支持!”居民程文孝說,周圍隨聲附和。就這樣,一支“戰疫”先鋒隊快速組建。
這場與疫情爭奪時間的“接力賽”,在全國各地不斷上演。
1月31日,正忙著消殺防疫的遼寧省營口市志願服務聯合會會長吳雲峰,收到一摞長短不一的白紙,逐一翻開,“請戰書”三字赫然在目。
“我是吳尚儒,有11年志願服務經歷……抗擊疫情期間,隨時聽候黨委政府安排和調動……”
“我是甄曉潔,有10年志願服務經歷,志願服從安排,奮戰到底……”
“我是左彬……”
兩天內,僅蓋州所轄的村鎮中,立誓“請戰”的人數就已超過300人。在雙台鎮復興村等十幾個村鎮,以黨員為主的志願者自願簽下疫情防控“請戰書”,按下鮮紅指印。
當好守護群眾生命安全的“門神”
白大褂、體溫計、口罩、摩托車……這是湖南澧縣如東鎮永鎮村62歲的村醫凡訓貴每天的標配。
疫情發生后,凡訓貴每天騎行幾十公裡,走遍全村50余戶,為大伙測量體溫,排查疑似病人。
澧縣與湖北相鄰,是防疫重點區域。春節期間,永鎮村有人同確診病人接觸過,村民們有些擔心。老凡卻依然上門給他們測體溫,拉家常紓解壓力。“從醫這麼多年,這個時候怎麼能往后退?往前沖,沒有條件可講。”有著40年黨齡的凡訓貴曾在村裡當過赤腳醫生,雖然過了退休年齡,依然在為村裡鄉親的安全值班站崗。
在群眾最需要的時候,無數像凡訓貴一樣的基層黨員干部站上生命守護崗。
在寧波市北侖區郭巨街道峰南社區,黨委書記林海雲發動社區黨員和義工印制各類防疫宣傳單,挨家挨戶上門宣傳。“為了能引起大家重視,社工們都扯起嗓子拼命喊。”林海雲說。
峰南社區轄區內的門浦安置房集中居住著平均年齡近70歲的1560名老年人。為更好地讓他們了解防疫知識,林海雲錄制了一段通俗易懂的方言宣傳音頻,音箱裝在車頂,用 “大篷車”的方式,繞著老年群體聚居區一圈又一圈地開。
不少人看到后悄悄議論:關鍵時刻,還得靠林海雲“挺‘聲’而出”。“林書記就是社區的‘門神’!”村民梅和平說。
在河南省輝縣大佔城村,村黨支部書記李德平的喊話火了。聽到這段“硬核”喊話,不少人表示“話糙理不糙”“簡直想把這個村支書偷走”……
看到防疫工作布置下去后,還有的村民外出串門,小孩子在馬路邊玩鬧,李德平一下子急了:“很多人還沒意識到疫情的嚴重,我就在全村又開了一次廣播會。我是村裡的黨支部書記,大家信任我,把我選到這個位置上,我得對大家的健康負責啊!”
為了盯守,李德平在自己的車裡臥了一宿。
群眾心中都有一杆秤。李德平一次次苦口婆心喊話后,等再到村中巡查時,發現沒有人再隨意走動了。
就這樣,基層黨員干部用一副副鋼軀鐵嗓,為千家萬戶的平安拉起了一道又一道結實、靠譜的防控“鐵網”。
在“戰疫”一線錘煉忠誠
不讓疫情防控有任何死角,需要一支最忠誠的力量。
福建省福清市城頭鎮吉釣村,是位於東海上的一個小島。
每天日出到日落,村衛生所醫生王錦萍都要在碼頭守候,為從島外歸來的村民測量體溫,絲毫不敢懈怠。有一位村民從太原乘飛機回來經停武漢,王錦萍聽說后,立刻讓他居家隔離,每天通過視頻遠程監測,監督對方量體溫,提供相關防護隔離建議。
科普宣傳、基本診療、健康監測……福清市衛健局副局長何飛說,全市524家村衛生室的729名鄉村醫生的身影和腳步遍及海島碼頭。
正月的東北,寒風依舊凜冽,大地被凍得像鐵一樣硬。
黑龍江省寧安市渤海鎮蓮花一村,為了把防控工作落實到這個地處偏遠的小村庄,60歲的共產黨員、村醫王春茹每天凌晨五點半起床,穿好帶有鋼板的“護腰”,柱起雙拐,准備好消毒水、口罩,在零下20攝氏度的氣溫中,開啟一天的消毒防疫工作。
王春茹多年前曾患腫瘤,前年又意外腰椎骨折,臥床半年,至今外出行醫仍拄著雙拐。村裡人稱她為“硬核奶奶”。“誰外出,誰不戴口罩,她就和誰瞪眼”,“她不怕麻煩,一遍不行就兩遍,一人不行勸全家”。村民們說。
在“硬”的同時,王春茹也有暖的一面。她始終惦挂著隔離在家的人,每天堅持用電話同他們聊天,3天送一次生活用品:“隔離不隔心,他們的生活需求和心理需求,我也得考慮到。”
重慶兩江新區天宮殿街道也有這樣一批社區黨員干部。“食品水果夠不夠?有需要隨時說,我們幫你採購。”每天,社區工作人員徐弋婷都會定時與在轄區內酒店自行隔離的客人視頻通話,在加強詢問溝通的同時,也全力提供生活上的幫助。
天宮殿街道轄區有重慶火車北站等重點交通樞紐,93個居住小區、218家酒店、390家民宿和小旅館,讓這裡的疫情防控責任很重。“我們每天有七八百人下沉在一線,既排查防控,也幫助解決民生困難。”街道黨工委書記楊虹說。
在災害中經受考驗,在危難中眾志成城。防疫“鐵軍”們牢記著自己的責任與使命,不取得完勝,他們絕不收兵!(參與記者:陳夢陽、董寶森、張逸之、袁汝婷、顧小立、段續、翟濯、李鬆)
相關專題 |
·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