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人民戰“疫”黨旗飄揚

【“一線守護”欄目征文】

湖北宜昌市夷陵區:“90后”青春在戰“疫”一線閃光

2020年02月05日14:2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編者按:為宣傳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各地各級黨組織發揮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人民黨建雲開通“一線守護”欄目,在全國范圍征集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參與疫情防控的有力舉措及先進事跡。作品將在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學習大國”微信公眾號、人民黨建雲陸續發布。

參與方式:請關注“人民黨建雲”微信公眾號參與活動。

 

 戰“疫”一線,青春閃光。連日來,共青團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委一則《以青春的名義,加油》的志願者招募令,讓一群“90”后戰士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場上迅速集結,勇敢作戰。

“我願意接受黨組織的考驗,以黨員的標准要求自己,以醫生的名義踐行使命,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青春力量!”1月31日,夷陵醫院入黨申請人代表何舒洋在戰“疫”一線向黨組織鄭重地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90后”何舒洋在重症監護室工作。當疫情來臨,她把父母和孩子安頓在鄉下老家,忘我奮戰在疫病治療一線。同為“90后”的黃昊也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她放棄一家人出國探望從未謀面的爺爺奶奶的計劃,奮戰在隔離病房護理最前線。

在夷陵醫院戰“疫”一線遞交入黨申請書的15名醫護人員中,7人是“90后”。申請入黨的決心,源自她們連日來抗疫一線的切身感受,以科室主任趙春華為代表的黨員們不計生死,沖鋒在前,讓一批年輕的醫務工作者備受鼓舞。

同樣,在疫情防控一線,在這群“90后”的孩子中,還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大學生村醫。

小溪塔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團支部書記羅丹是2014級大學生村醫。大年初一,她被緊急抽調到中心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轄區疫情信息收集和宣傳工作。小溪塔轄區返鄉人員高達2000多人,羅丹快速理清頭緒,摸清返鄉人員健康狀況,時時追蹤密切接觸者信息,每天精准地做好信息收集、報表和推送工作。家人看她日漸憔悴的小臉心疼不已,她笑著說:“沒事,年輕無敵,疫情過后,風採依舊!”

營盤社區大學生村醫黃慧陽是社區唯一的醫生。返鄉人員中有幾個先后出現發熱症狀,對剛剛參加工作不久的她是極大的挑戰。黃慧陽毅然挨家挨戶上門為返鄉人員檢測體溫,宣傳健康知識。期間,也碰到過不配合的居民,她流過汗,也流過淚。擦干淚,她依然選擇堅守:“我不能當逃兵,我要守住我的陣地。”

劉祖杰是2016級大學生村醫,他被抽調參與轄區防疫消毒殺菌工作。每次接到任務,不管深夜還是清晨,他總是迅速穿上隔離衣,背上噴霧器,走進疑似或確診患者的家裡進行消毒。劉祖杰是村醫中為數不多的男孩子,他不善言語,一直默默為他人筑牢防疫屏障,把危險留給了自己。

今年22歲的大學生村醫易正恩,被緊急派往小溪塔最偏遠的柏木坪村衛生室支援。他二話沒說,背起行囊匆匆上路……

在夷陵,這樣的“90后”大學生村醫還有很多,郭婷婷、張旭、付雨、吳夢月、曹楚興、趙奕程……他們以一身熱血響應《以青春的名義,加油》,讓青春閃光在抗擊疫情的前沿陣地。

東湖社區居民張言玲的兒子劉贏,今年21歲,是一名醫療精密儀器設備檢測安裝培訓師。春節回家休假期間,得知公司運到湖北的大批呼吸機、CT機、B超機等醫療設備急需安裝,他主動請纓投入宜昌抗“疫”戰場,完成在興山縣人民醫院三天時間的安裝任務后,立馬轉戰到宜昌第三人民醫院支援。早餐幾塊餅干夾著白開水,中午晚上吃盒飯,穿著防護服,連續奮戰到深夜,劉贏沒有喊苦叫累。(湖北宜昌市夷陵區委宣傳部 張國榮、夷融媒)

(責編:喬業瓊、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