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21日10:13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月21日電 題:你好,機器人!
新華社記者徐揚、於也童、張辛欣
機器人正生產機器人!寒冬時節,沈陽新鬆機器人公司裡,上百隻通紅的“手臂”,正在精准地抓取零部件、靈活地自動涂膠、輕鬆操作底座腰座總裝……它們是機器人,而它們正在生產的,也是機器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隨著信息化、工業化不斷融合,以機器人科技為代表的智能產業蓬勃興起,成為現時代科技創新的一個重要標志。
當前,我國已將機器人和智能制造納入了國家科技創新的優先重點領域,正大力推動機器人科技研發和產業化進程,使機器人科技及其產品助力高質量發展、服務百姓生活。
機器助人:制造業好幫手
走進沈陽華晨寶馬鐵西工廠,偌大的車間裡人跡寥寥。在這裡,近2000台六軸、七軸的工業機器人才是工作的主體,生產自動化率高達95%。
在焊接工位,幾台巨大的橘色機器人正在“手舞足蹈”,它們按照定制好的運行軌跡開展工作,從一個點位迅速到達另一個點位,精確控制點焊精度,並自動更換焊槍。
工作人員說,一輛寶馬轎車從始至終要完成6000多個焊點,使用9種焊接法,其實背后是一套頂級大數據系統的運行支撐。在這裡,每一台機器人都各司其職,協調聯動,大大提高了生產的智能化水平和工作效率。
工業領域是機器人最初的“用武之地”,機器人往往可以代替人類做一些比較危險或難以控制精度的工作。譬如涂料行業中,機器人可以沒有顧慮地接觸危險化學品。在制造業中,工業機器人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工業機器人自身也在追求著“更快更高更強”。
在新鬆機器人公司廠房內,一條一米多長、碗口粗的“機械蛇”引人矚目,它時而曲身昂頭,時而蜿蜒前行,頭部還不時探出機械手,靈敏地將一隻小球抓起。
“這是我們企業自主研發的仿生蛇形臂機器人,有12個關節,具備更高的精度和柔順性,活動靈活,適宜在高輻射、易燃易爆等高危環境下執行特殊作業任務。”蛇形臂機器人研發團隊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工業機器人成為制造業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工業機器人技術涵蓋了視覺識別、技能學習、利用人工智能進行故障預測、人機協作及簡單編程等領域,可提高制造業的生產率,擴大機器人的應用領域。
“機器人已經由機器設備向人的方向發展,成為人類的伙伴。”新鬆機器人公司總裁曲道奎說。
《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2019》顯示,2019年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86.8億美元。我國工業機器人連續7年成為全球第一大應用市場。
機器換人:各行業“生力軍”
近年來,隨著用工成本持續上升,一些制造企業傾向於通過加快“機器換人”步伐減少人力資源投入。值得注意的是,不僅制造業領域如此,農業領域也在發生著“機器換人”。
在2019年11月召開的第十七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一款能夠實現“雞臉識別”的畜禽巡檢機器人亮相,引起不少參展觀眾嘖嘖稱奇。
這種機器人隻要在雞舍裡“轉悠”一圈,就能給雞群“量體溫”,並且快速捕捉到體溫異常的雞,幫助管理人員在“茫茫雞海”裡精准定位。
由於攜帶多個傳感裝置,這種巡檢機器人不僅可以將周圍物體的溫度信息實時呈現在屏幕上,還能夠搜集雞舍任意位置的溫度、濕度等環境數據。
同時,通過機器人的前置攝像頭可以監控雞的眼神和雞冠,並以此來記錄和分析其健康狀況。隻要設定機器人的巡檢路線和頻次,所有信息都一目了然,從而減輕人工逐隻巡檢的壓力。
機器換人,讓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更加高效。
沈陽無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年輕的無人機企業。該公司研制的X50農業植保無人直升機可以懸停噴洒農藥。
“這款無人機具有‘大風場、強效果、高效益、大載荷’的特點,單架次每小時平均噴洒面積可達220畝,單架次日作業面積可達2000畝。”公司董事長蘇文博說。
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推進,農村勞動力將不斷減少,機器人或許可以取而代之,成為新的“職業農民”。近年來,許多地方陸續出台鼓勵政策,加快推進農業領域“機器換人”。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展,各行各業“機器換人”的步伐將進一步加快。但“機器換人”不等於不需要人。世界經濟論壇2018年發布的報告顯示,未來5年,盡管7500萬份工作將被機器取代,但1.33億份新工作將同步產生。
機器為人:賦能美好生活
“小愈機器人現在為您服務,今天想放鬆頸部、腰部,還是哪裡呢?”對吉林的白領秦女士來說,享受來自“小愈”的理療服務,已經成了她回家后最期待的事情之一。
躺在形似“一張床”的小愈機器人上,一鍵按下,頸枕處的“氣壓感”從頸椎經腰椎到足部依次傳開。緊接著,足部感受到快速振動,全身肌肉都變得放鬆。
“如今,小愈機器人在吉林、黑龍江、廣東等多地的社區康復中心、養老院都有使用。它還在為備戰比賽的運動員進行訓練后的健康理療。”這款機器人的設計者、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天愈康復醫療機器人有限公司負責人楊熾夫說。
近年來,醫療機器人的應用需求快速增長。得益於5G網絡的支持,以康復機器人為主的手術機器人也正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2019年8月27日,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骨科遠程手術中心通過遠程系統控制平台,與北京積水潭醫院同時連接,完成了天津首個骨科機器人5G遠程手術。
據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統計,骨科主任姜文學團隊自2017年7月起至2019年10月中旬,共完成骨科手術機器人輔助下手術40例。機器人手術病種齊全,涉及創傷、脊柱和腫瘤手術等。
在廣州珠江新城剛剛開業的一家機器人中餐廳旗艦店中,從中央廚房到冷鏈運輸,再到店面餐飲,都由機器人全系統搭建與運營。通過機器人“下廚”,每個漢堡從下單到出品隻要90秒,效率遠高於傳統模式。
《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2019》顯示,2014年至2019年我國機器人市場規模的年平均增長率達20.9%,相關產業正進入高速增長期。
幾百年來,從蒸汽機到計算機,歷次工業革命不斷解放著生產力,推進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這次,讓我們擁抱機器人時代吧!(參與記者:閆睿、范帆、陳毓珊、白佳麗、周強、荊淮僑、吳濤、王賢)
相關專題 |
·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