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

要為百姓干點啥,先問百姓需要啥——鄭州市創新開展基層社會治理工作紀實

2019年12月25日10:23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要為百姓干點啥,先問百姓需要啥

家住河南省鄭州市二七區淮河路街道連心胡同的老居民李德明,最近很是高興,他住了幾十年的老院子正在實施改造提升工程。“看,這是我住的小院,樓體加裝了保溫材料,牆面進行了加固粉刷。”李德明興奮地指著院子說。

和以往不同,這次老院改造是“群眾下單”“黨委接單”。“要為百姓干點啥,先問百姓需要啥。”二七區淮河路街道黨工委書記秦召玉說,工作之前,他們會先聽取群眾意見,列出“需求清單”,再逐一落實。

這種工作機制的變化源自不久前一次交流會的舉辦。

幾級書記面對面講基層事

11月12日晚7時,立冬不久的鄭州寒意來襲,大部分市民早已下班回家。此時,位於中原路的鄭州市委綜合樓第二會議室內,卻是一番熱騰騰的景象。

鄭州市首屆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工作交流會正在召開,9名來自基層的黨委書記集體當“主角”,和河南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徐立毅“面對面”地講基層事、說心裡話。

基層社會治理到底怎麼做?鄉鎮(街道)書記們在交流中提供了滿滿的干貨。中牟縣官渡鎮黨委書記段長海第一個發言,他所在的官渡鎮是鄭州的“東大門”。作為城市邊緣的農業生產區,曾經的官渡鎮垃圾滿地,被群眾稱為“龍須溝”。段長海詳細地介紹了他們是如何打了一場農村環境整治的攻堅戰,改變了落后面貌。而說起如何治理“老城病”,如何答好居民的“老城之問”,新鄭市新華路街道黨工委書記儀剛頭頭是道。鄭東新區祭城路街道黨工委書記武學德,則講述了大力改造百姓安置區及周邊生活環境、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的具體做法。

9位基層書記暢所欲言,當這場“泥土味”十足的會議結束時,已臨近午夜。徐立毅一邊聽一邊記,一場會議下來,他的筆記本上滿當當記了七八頁。

“鄉鎮(街道)擔負著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和執政基礎的重大政治責任,鄉鎮(街道)工作具有綜合性強、群眾性強、執行性強等突出特點,責任很重大、方法很講究、挑戰很直接。”徐立毅說:“鄉鎮(街道)工作的同志要始終保持清醒認識,既要面對挑戰,又要堅定信心、勇於擔當,以強烈的責任感、事業心,為黨在基層站好崗、放好哨,為人民服務好,把鄉鎮(街道)工作做好做出彩。”

好辦法成為好制度

講什麼?誰來講?為了辦好這場交流會,鄭州市整整做了一個多月的准備工作。通過多方調研,確定會議主題﹔市直機關部門分類別對縣(市)、城區、開發區進行排名﹔縣(市)區、開發區黨(工)委在本轄區內優中選優,向鄭州市委推薦發言候選人﹔鄭州市委組織部根據“兩推”情況進行實地考察,初步提出發言建議人選,提交市委審定。

“我們圍繞市委確定的議題,選擇一批精神狀態好、工作推動力度大、干事激情高、發展意識強的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進行典型帶動,切實營造干工作沖在前、轉作風做在前、謀發展想在前、帶隊伍抓在前的濃厚氛圍。”鄭州市委組織部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為使會議開出實效,讓鄭州市各部門都能夠更好地了解基層情況,讓基層的訴求能夠得到更好的解決,這場會議選擇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召開,鄭州市四大班子成員、市直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悉數到會,各開發區、縣(市)區班子成員、各鄉鎮(街道)班子成員全體在分會場收聽收看。

這看似是一場工作交流會,實則是一次動員激勵會。不少參會人員表示,市委書記和鄉鎮街道書記“面對面”座談,對發言的部門是一種激勵,他們有機會讓市領導了解到“上頭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的具體做法﹔對於其他部門而言,也是一種學習和鞭策。

“面對面”交流暢通了鄉鎮發聲的渠道,激勵了基層干部的干勁,促進了基層治理工作的創新,助力鄭州市營造“努力干、爭優秀、學典型、促改進”的基層工作作風。

正是看到這一點,鄭州市委決定把召開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工作交流會議,作為一項長效機制固定下來。原則上每個季度召開一次,每次確立一個主題、選取一批典型,小切口、深交流,讓大家學有方向、學有抓手,以全面提升鄉鎮(街道)工作的能力與水平。

基層社會治理打開新局面

鄭州市首屆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工作交流會指出,要突出工作重點,解決好老百姓一家一戶解決不了的問題、生產生活中的堵點難點問題。“這為我們指明了工作的方向。”秦召玉說。

取得真經,說干就干。作為老城區,二七區內的老舊樓院特別多,不少小區常年沒有物業管理,居民生活環境臟亂差。現如今,按照“群眾下單”“黨委接單”的工作方法,二七區內的69個老舊小區啟動了改造工程,收獲了群眾的一片點贊。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是“表”,社會治理是“裡”,老舊小區改造不僅是工程項目,更體現了社會治理工作的理念。

在上街區,為了更好地察民意、解民困,“小板凳懇談會”應運而生。中心路街道林溪苑小區的“小板凳懇談會”上,通過社區黨支部牽線,11個職能部門與40多位關心小區事務的熱心群眾面對面,逐個解決“小區門前道路缺少垃圾桶”“電瓶車電瓶被盜”“小區飲用水水質偏硬”“高層住宅居民家裡暖氣不熱”等問題。

“這一形式,加深了職能部門與群眾間的相互理解,干群關系更密切了,工作開展更順利了,越來越多的群眾自發參與到小區管理中來。”上街區中心路街道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少林寺名滿天下,而其所在的登封市西城區卻長期存在著基礎設施薄弱的問題,尤其是王指溝、李家門、王家門等村的126戶群眾,由於交通不暢,就學就醫都不方便。

少林街道黨工委書記周莉介紹說,針對這個問題,他們實施了“三心”工作法:“誠心”接納意見,一戶一戶走、一人一人問,積極尋找群眾訴求與上級政策的最佳結合點,讓群眾的合法利益最大化﹔“恆心”克難攻堅,班子成員逐一包戶,與老黨員、老干部交流談心,讓群眾帶動群眾,引導126戶村民全部簽訂了協議﹔“盡心”解決難題,盡力解決百姓實際問題。

基層社會治理的創新給今冬的鄭州帶來了十足的暖意——那是基層干部干事創業的火熱勁頭,是加強基層社會治理的如火如荼,更是萬千百姓心中的濃濃暖意……

(本報調研組 調研組成員:徐立京 李 哲 夏先清 王 偉 楊子佩 執筆:夏先清 李 哲)

(責編:王靜、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