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

提供法治保障 建好骨干工程

遼寧省基層干部群眾持續熱議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

2019年11月11日08:27    來源:遼寧日報

原標題:全省基層干部群眾持續熱議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

“立善法於天下,則天下治﹔立善法於一國,則一國治。”法治是大國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法寶,法治體系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骨干工程。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提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提高黨依法治國、依法執政能力”,連日來在全省基層干部群眾中引發強烈反響。

“要把‘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活動’與全會精神緊密結合,讓法治能夠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服務社會發展。”“我們不能簡單地把法治建設理解為立法、執法、司法、守法,要圍繞構建一個更加公平、更加正義社會的角度推動這項工作。”……

在11月8日沈陽市司法局依法行政指導處(法治調研督察處)的例會上,大家圍坐在一起,圍繞《決定》內容以及“加強調研督察和考核評價”等工作各抒己見,踴躍發言。《決定》中關於“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等論述,讓處長荀廣喜對法治建設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這對健全完善法治保障,建好骨干工程具有重要意義”。

“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提升司法質量和效率的宣示,充分顯示黨和國家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勇氣和決心。”剛剛結束一次庭審,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二庭法官季燁就拿出筆記本,寫下了她學習《決定》的心得體會,這是她每天的“必修課”。

季燁說:“《決定》強調,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作為司法審判一線的工作人員,要把全會精神切實轉化為提供有力司法服務的實際行動,切實找准工作結合點、切入點、著力點,將司法溫度帶到每一位百姓身邊,回應人民多元司法需求。”

法治建設為了人民、依靠人民,努力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連日來,這樣的“聲音”一直回響在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司法局副局長張彪耳畔。

通過認真學習,張彪對《決定》中提出的“夯實依法治國群眾基礎”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為我們指明了方向。我們要讓更多的困難群體得到法律援助和法律幫助,維護法律的公平和公正,讓法治的陽光照亮每一個角落。”張彪說。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離不開法治力量保障。丹東市振安區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於彥琳以檢察公益訴訟為例說,這是一項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公益保護困境的重要制度設計。11月8日一上班,他就與同事們探討起網絡餐飲安全監督整治問題,“促進網絡餐飲規范合法經營,我們要立足公益訴訟‘保障千家萬戶舌尖上的安全’,確保網絡餐飲合法經營、安全可靠。”

幾天來,通過全面細致地學習全會精神,於彥琳對“為民司法”有了更深的體會。他說:“我們要認真思考如何更好地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要從‘初心’和‘使命’出發,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解難題,提供更多更好更優質的法治產品。”

京都律師事務所律師許俊執業十年,一直專注家事業務領域,對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帶來的巨大變化感受真切,“在多年代理家事案件的過程中發現,辦事依法、遇事講法已成為人們的自覺選擇。”

《決定》中的“完善律師制度,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等明確要求讓許俊倍感振奮,她認為,律師制度恢復重建40年,也是制度日趨完善的40年。律師興,法治興,在社會變革和轉型時期,律師應該在法治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更好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同時監督法律正確實施,促進社會主義法治文明進步。

上下同欲者勝。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推進法治中國建設,要從每一個人做起。

作為法庫縣委政法委的一名年輕干部,劉牧原通過幾年的工作實踐,真正體會到了“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深刻認識到法治的重要性。他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本質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法治領域的具體體現,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唯一正確道路。我們要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打造良好的法治營商環境。”

(責編:王珂園、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