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

探路“中國之治” 貢獻江蘇智慧

江蘇省各地黨員干部群眾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

2019年11月08日14:02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探路“中國之治” 貢獻江蘇智慧

藍圖已繪就,奮進正當時。連日來,我省各地黨員干部群眾掀起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的熱潮。大家表示,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的部署要求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實現全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上來。真抓實干,善作善為,在推動“中國之治”不斷邁向更高境界中展現江蘇作為、貢獻江蘇智慧。

“中國之治”偉業彰顯制度自信

制度是定國安邦的根本、成就偉業的保障。全會公報總結了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13個方面顯著優勢,這是我們堅定“四個自信”的基本依據。無錫市華西村黨委書記吳協恩表示,13個“堅持和完善”的核心是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辦好華西的事情,關鍵也在黨”。華西要不斷加強黨的建設,華西的黨員干部要牢記“有福民先享,有難官先當”的宗旨,通過黨員聯戶“1+10”制度,讓干部進得了百姓門、解得了百姓憂。

“我們要切實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實現景鎮融合、跨越發展。”新沂市馬陵山風景名勝區管理處處長、馬陵山鎮黨委書記徐強介紹,他們通過“黨建+治理”,進一步夯實基層支部堡壘﹔通過“黨建+文化”,不斷提升宿北大戰紅色文化教育廣場的教育功能,以富民、強村、興鎮為目標,打造幸福馬陵。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堅持和完善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制度,鞏固全體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我們在這方面要先探路、帶好頭。”蘇州市相城區北橋街道是“中國民間戲曲文化之鄉”,街道黨工委書記江峰說,繁榮的鄉村文化滋養了文明鄉風,一大批好人典型爭相涌現。他們鼓勵民間文藝團隊“舊曲編新詞”,用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黨的好政策,用戲曲的形式唱響新時代奮斗贊歌。

“學習和領會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越發感受到,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前進有著顯著優勢。”沭陽縣李恆鎮黨委書記梁洪衛說,奔跑在鄉村振興和實現中國夢的新征程上,全鎮4.5萬名干群將認真學習貫徹此次全會精神,持續填平發展“窪地”,跑出更快發展速度,做好新時代發展的“答卷人”。

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確要求。我省各地干群表示,要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確保全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全面落實到位。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為推進治理能力現代化指明了方向,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推動城市治理重心和配套資源下沉,將每一件民生實事辦成有口皆碑的民生‘好事’。”南通市崇川區虹橋街道黨工委書記李俊介紹,轄區內70%以上是建於上世紀80年代的老小區,基層治理中的難點、痛點相對集中。近年來,該街道通過創新組織結構,實現基層組織由管理向服務的轉變,以網格化綜合管理為載體,探索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無縫隙服務新格局,推動居民自治和社區資源下沉相銜接,進一步提升社區治理精細化程度,摸索出一套網格化治理模式。

“要把全會精神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凝聚團結奮進的強大精神力量,推動各項工作走深走實。”建湖縣恆濟鎮黨委書記王偉說,恆濟鎮將把學習貫徹成果體現在推動發展的實效上。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思想,加快改善農民群眾住房條件﹔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所有低收入農戶如期脫貧﹔大力發展“一村一品”,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和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多渠道增加群眾收入,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連雲港市委副書記、海州區委書記萬聞華說,縣區一級是黨的組織機構和國家政權結構中承上啟下的關鍵環節,必須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全力以赴把國家制度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將重點做好提升城市產業、做強城市功能、創新城市管理“三篇文章”,著力破解空間規劃、權責承接、基礎短板等關鍵問題,推進產業轉型和城市更新,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

淮安市洪澤區“水上百合”志願者協會黨支部書記、高良澗小學副校長鄧紅說,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首先要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在協會,組織開展更多關愛項目,真正讓留守兒童、單親特困母親、孤寡空巢老人得到更多呵護﹔在學校,更加注重學習教育工作,堅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教學工作始終,傳播正能量,引領社會風尚。

“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方面,需要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泰州市海陵區城南街道綜治辦專職副主任王德軍說,區裡提出推動大走訪大落實與大排查大整治網格化整合,推動治理重心從管控打防向精細服務轉變,治理思路從“要把群眾管理好”轉變為“要為群眾服務好”。

基層治理創新展現江蘇作為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保持社會穩定、維護國家安全。我省各地緊密結合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實際,推進制度創新和治理能力建設,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先行先試,為全國發展探路。

在常州武進高新區東庄社區,一張便民服務流程圖已上牆公布。社區黨委書記崔濟安說:“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要堅持流程再造、制度創新。我們給村級基層干部手中的權力設定‘邊界’,預防侵害農民利益的‘蒼蠅式’腐敗,把基層的事在基層辦好。”當前,常州武進高新區選擇6個村(社區)試點推行權力事項協商制度和服務事項清單制度。崔濟安表示:“有了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這一‘指揮棒’,我們更加堅定‘兩項制度’試點實施方向。基層事情怎麼辦、程序怎麼走,都規定得清清楚楚,這對我們基層干部來說,既是‘緊箍咒’更是‘護身符’。”

南京市玄武區新街口街道長江路社區位於城市中心,是一個商業與住宅混合的綜合性社區,人員結構復雜,居民需求多元。“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我們要依靠三股力量,用社區‘微治理’提升百姓‘微幸福’。”社區黨委書記張春燕介紹,依托黨組織的凝聚力,社區整合共建單位、社會組織和轄區黨員資源,有效對接居民需求﹔發揮網格化的滲透力,通過網格員登門入戶,實時掌握居民、商家動態情況,拉近政府與百姓、企業的距離﹔融合高科技的精准力,借助社會一體化治理雲平台,運用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及時發現和處置安全隱患。

鎮江市潤州區委、區政府下發執行“六辦六不辦”文件,為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筑牢基礎。金山街道迎江路中心社區黨委書記阮慶紅說,“六辦”即黨務工作專職辦、基層自治牽頭辦、網格治理聯動辦、行政事項一口辦、社會公益專業辦、便民服務合力辦,聚焦辦什麼、怎麼辦,重點解決“增能增效”問題﹔“六不辦”即“法”無授權不可辦、未經准入不應辦、民未協商不能辦、不具資質不亂辦、有違公義不准辦、事非所能不輕辦,列出哪些不該辦、可不辦,重點解決“減負減壓”問題。

“香格裡拉花園小區居民樓下綠化帶中散落著建筑垃圾。”揚州市江都區仙女鎮南吳社區專職網格員李金泉發現問題后,隨即拍照上傳“智惠江都”APP,職能部門迅速前來處理。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江都區委書記張彤表示,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為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指明前進方向,江都將堅持國家總體部署與地方治理創新相結合,高水平推進“1+N”創新社會治理平台建設,實現科學治理、精細治理、數字治理,以“智慧城市”建設實現共建共治共享。

(本報駐外記者集體採訪 仇惠棟 統稿)

(責編:謝忱、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