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山東濟寧新舊動能轉換全面起勢——老煤城找到新“金礦”

2019年10月24日09:28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老煤城找到新“金礦”

千噸重的山推900馬力推土機“巨手”,能輕鬆抓起40立方米的土方,全球目前僅有3家企業擁有此項制造能力﹔珞石科技自主研發的刀具打磨開刃機器人,能把0.5毫米的陶瓷刀打磨到僅有頭發絲的十分之一厚﹔兗礦成為大型綠色能源供應商,烏黑的煤炭正變成天然氣、甲醇等清潔能源﹔太陽紙業推出世界第一張食品級“無添加”生活用紙,可代替棉漿做內衣的溶解漿項目全國最大、世界前三……這“一大一小”“一黑一白”,表明山東濟寧這座傳統資源型城市正在走向高質量發展之路。

作為煤炭大市,濟寧曾有“一天三頓飯,頓頓靠煤炭”之說。如今,濟寧正褪去“黑色”外衣,擺脫路徑依賴,新舊動能轉換全面起勢。濟寧市委書記傅明先說:“2013年11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如意集團時指出,企業是創新主體,掌握了一流技術,傳統產業也可以變為朝陽產業。這為我們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指明了方向。我們隻有緊緊扭住新舊動能轉換這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牛鼻子’,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才能培育出區域競爭的新優勢。”

“這塊面料每米賣到6.8萬元,一匹的價格能買一輛勞斯萊斯汽車!”山東如意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邱亞夫拿著一塊小羊駝絨面料自豪地告訴記者,這塊面料背后是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的“如意紡”第五代紡織核心技術。

近年來,如意控股集團投入100多億元進行智能化設備改造,實現了全產業鏈智能制造。公司生產車間裡的智能吊挂系統,可實現服裝布料自動調取配對。從山東到寧夏,從中國到巴基斯坦、非洲,如意控股集團的13個智能制造工業基地拔地而起,成為國家第一批綠色制造、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引領了國際紡織科技制造的發展方向。在被定義為“夕陽產業”的紡織業中,如意一步步走向全球產業鏈的頂端。

新模式也在激發著濟寧的發展新動能。“媽媽快看!那隻鳳凰又變成一駕馬車了……”跟著父母從濟南趕到曲阜尼山聖境體驗夜游的張若曦小朋友,看著100多架無人機在夜空中變幻出各種圖案興奮得又蹦又跳。

“白天看廟,晚上睡覺。一直以來,相對匱乏的夜生活是曲阜旅游的一塊短板。”曲阜市委書記劉東波告訴記者,曲阜創新文旅融合發展模式,把發展夜間經濟作為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突破口,變文化優勢為產業優勢,實現了從傳統景觀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的轉變,培育了一批夜間經濟商圈和經濟街區,夜游項目成為“網紅”打卡地,游客在曲阜平均停留時間由0.5天延長到1.5天。

為打造產業鏈、人才鏈、創新鏈集聚區,濟寧精准開展高水平“雙招雙引”(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工作,智慧產業化、產業智慧化已經成為濟寧產業升級的重要途徑。珞石、諾博泰、硅步等一批機器人創新領軍企業相繼在濟寧落戶。目前,濟寧已構建機器人產業生態圈,打通了產業鏈上下游,初步形成“工業機器人本體+核心部件+系統集成+行業應用”的產業發展體系。

大數據、雲計算正成為濟寧的新“金礦”。去年,華為山東大數據中心正式上線,致力於打造山東省乃至淮海經濟區智能制造支撐中心、現代服務業支撐中心、電子商務服務中心、文化產業創新中心與山東信息消費中心。濟寧順勢而為,成功招引總投資350億元的50個信息產業項目,培育數據採集、存儲、分析、處理、應用等大數據產業鏈企業,大力發展新興產業。目前,華為大數據生態圈、軟通動力智慧產業生態圈、英特力自主服務器生態圈等大數據產業集聚區初具雛形,助力兗礦集團、如意集團、山推股份等企業上雲﹔簽約工信部電子五所、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等40家產業鏈合作伙伴,助推濟寧高新區獲批成為山東省三個大數據產業集聚區之一。

此外,濟寧全力培育高端裝備、時尚紡織服裝2個兩千億級支柱產業集群﹔高端化工、高檔造紙、綠色食品3個千億級主導產業集群﹔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醫藥、節能環保4個五百億級新興產業集群。

濟寧,這座昔日的煤城正站在高質量發展的新起點,再次煥發青春。(記者 王金虎 通訊員 步瑤)

(責編:呂騰龍、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