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最美奮斗者

英雄不死,精神千秋——追憶譚千秋

2019年10月22日16:54    來源:湖南日報

原標題: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湖南日報記者 陳鴻飛

通訊員 龍建程 劉國慶 曾煒煜

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10月19日上午,記者懷著崇敬的心情,來到被譽為“最疼愛學生的人”譚千秋烈士的故鄉——祁東縣步雲橋鎮岩前村第三組。在該組東南方向,有一棟普通的農家磚瓦房,青瓦土牆,整個院落面積100多平方米。這裡就是譚千秋的故居。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強烈地震,波及綿竹。地震中,一棟教學樓頃刻坍塌。正在上課的譚千秋,在危急時刻用雙臂將4名學生護在身下,使他們成功獲救,而自己卻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譚千秋,1982年從湖南大學畢業后,被分配到四川綿竹東方汽輪機廠工作,先后在東方汽輪機廠職工大學和東汽中學任教,系四川省特級教師。他為保護學生犧牲后,被追授為全國抗震救災優秀共產黨員、抗震救災英雄等。今年9月,他被評為“最美奮斗者”。

“千秋大哥出生於1957年8月。我們兄弟姐妹5個,他是老大。”聽說記者來訪,譚千秋的大弟弟譚繼秋從外面匆匆趕回。回憶往事,他說,小時候家境不好,家裡吃的以紅薯等雜糧為主,大哥總是把米飯讓給弟弟妹妹吃,自己和父母吃紅薯。

“我有一個好大哥,他在世的時候,無時無刻不關心我、牽挂我。”譚繼秋流著淚,從屋裡找出一封信遞給記者,“我保存這封信已有19年,見信如見人。我每次拿出來讀,感到就像大哥面對面跟我談話一樣親切。”

譚繼秋說,2000年6月,他在雲南打工修公路,很辛苦,又賺不到多少錢,他就給大哥寫了一封信,訴說心中的苦惱。沒過幾天,他就接到大哥來信:“繼秋,你好。來信收到。你在外面打工肯定很辛苦,既要注意安全又要注意身體。但願家鄉有一些人與你在一起,以便互相照顧……”

譚繼秋哽咽著說,信到幾天后,哥哥又從郵局寄來40元錢,真是長兄當父呀!

往事歷歷在目。當年,譚繼秋在家種地收入甚微,便借了幾千元買了一台三輪車跑運輸。1993年夏季的一天,不慎車翻人傷,花去幾千元醫藥費。譚千秋聞訊,立即給弟弟寄來2000元錢,還寫信安慰弟弟,隻要人沒事就好,並要弟弟到他那裡去散散心。譚繼秋和二弟都沒房住,兩兄弟建房時,譚千秋給每位弟弟資助3000元。

家住步雲橋鎮岩前村三組的譚國秀今年61歲,是譚千秋小學同班同學。在譚國秀的記憶裡,譚千秋為人正直,富有愛心。

1964年,譚國秀和譚千秋在步雲橋小學讀二年級,那年冬天下雪,天氣特別寒冷。有一天天寒地凍,出門路很滑,就不打算去學校讀書。沒想到,當時7歲的譚千秋從幾裡外的學校趕到家裡來接她。因冰凍路滑,譚千秋多次摔倒,褲子也被冰水浸濕了。

“1975年,千秋高中畢業,主動參加生產隊組織的修水渠勞動。”岩前村黨支部原書記譚永生是譚千秋的高中同班同學,兩人關系很好。譚永生說,譚千秋的最大優點是愛勞動,不怕苦不怕累。那年冬天,河面上結了厚厚的冰,天氣特別寒冷。但每天天沒亮,譚千秋就早早來到水渠工地勞動。他在工地上,一天勞動10多個小時,一個人做兩三個人的事。大家被他的精神所感動,搶著干活。

譚千秋不但愛勞動,他還鼓勵村民學文化。“千秋高中畢業后,當時村裡許多村民不識字,他便向村干部建議,辦掃盲夜校。”譚永生說,譚千秋主動當教師,白天勞動,晚上義務為村民上課,手把手教大家寫字,讓大家能看懂報紙,學習科學種田。

“千秋犧牲后,我心裡非常難過。”譚永生紅著眼眶說,“他這種舍己救人的英雄行為深深打動了我,我為有這樣的同學感到驕傲!”

村裡老人譚先橋說,他是看著譚千秋長大的,這后生從小待人謙和,特別愛學習,一直是村裡孩子的榜樣。

村裡不少鄉親記得,譚千秋熱心社會公益事業,村裡修路、建校,他都捐了款。他經常教育弟弟妹妹要樂於助人,在他熏陶下,弟弟妹妹經常幫助別人,妹妹和妹夫曾一年資助5個貧困孩子上學。譚千秋的人格魅力也深深地影響著下一代,他的女兒譚君子以優異成績考上了北京大學法學院。“我要向父親學習,做一個心中有大愛的人。”譚君子說,要用自己所學知識,好好回報社會。

(責編:王珂園、呂騰龍)
相關專題
· 最美奮斗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