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05日08:1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瘧疾,世界上最主要的高死亡率傳染病。青蒿素的發現,為世界帶來了一種全新的抗瘧藥。以青蒿素為基礎的聯合療法已經成為瘧疾的標准治療方法,在過去的20多年間,青蒿素聯合療法在全球瘧疾流行地區廣泛使用。據世衛組織不完全統計,青蒿素在全世界已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每年治療患者數億人。
“中醫藥人擼起袖子加油干,一定能把中醫藥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中國中醫科學院終身研究員、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見圖,新華社發)的聲音鏗鏘有力。60多年來,她從未停止中醫藥研究實踐。
“沒有行不行,隻有肯不肯堅持”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宣布將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屠呦呦以及另外兩名科學家,以表彰他們在寄生虫疾病治療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這是中國醫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獎項,也是中醫藥成果獲得的最高獎項。屠呦呦說:“青蒿素是人類征服瘧疾進程中的一小步,是中國傳統醫藥獻給世界的一份禮物。”
20世紀60年代,在氯喹抗瘧失效、人類飽受瘧疾之害的情況下,在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任研究實習員的屠呦呦於1969年接受了國家瘧疾防治項目“523”辦公室艱巨的抗瘧研究任務。屠呦呦擔任中藥抗瘧組組長, 從此與中藥抗瘧結下了不解之緣。
由於當時的科研設備比較陳舊,科研水平也無法達到國際一流水平,不少人認為這個任務難以完成。隻有屠呦呦堅定地說:“沒有行不行,隻有肯不肯堅持。”
通過整理中醫藥典籍、走訪名老中醫,她匯集了640余種治療瘧疾的中藥單秘驗方。在青蒿提取物實驗藥效不穩定的情況下,出自東晉葛洪《肘后備急方》中對青蒿截瘧的記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給了屠呦呦新的靈感。
通過改用低沸點溶劑的提取方法,富集了青蒿的抗瘧組分,屠呦呦團隊最終於1972年發現了青蒿素。據世衛組織不完全統計,在過去的20年裡,青蒿素作為一線抗瘧藥物,在全世界已挽救數百萬人生命,每年治療患者數億人。
“研究成功是當年團隊集體攻關的結果”
每當談起青蒿素的研究成果,屠呦呦總是會說:“研究成功是當年團隊集體攻關的結果。”而鮮為人知的是,起步時的屠呦呦團隊隻有屠呦呦和兩名從事化學工作的科研人員,后來才逐步成為化學、藥理、生藥和制劑的多學科團隊。
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青蒿素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姜廷良說:“對青蒿素作用機理的研究,需要‘大協作’思維。”在這樣的思路下,屠呦呦的團隊結構發生了變化。
目前,屠呦呦團隊共30多人,這些研究人員並不局限於化學領域,而拓展到藥理、生物醫藥研究等多個學科,形成多學科協作的研究模式。屠呦呦介紹,未來青蒿素的抗瘧機理將是她和科研團隊的攻關重點。
“在對青蒿素抗瘧機理研究方面,我們目前正在深入探討‘多靶點學說’,並已取得一定研究進展。”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青蒿素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廖福龍說,“青蒿中除青蒿素以外的某些成分雖然沒有抗瘧作用,但卻能促進青蒿素的抗瘧效果。”
不僅如此,科研人員在對雙氫青蒿素的深入研究中,發現了該物質針對紅斑狼瘡的獨特效果。屠呦呦介紹,根據現有臨床探索,青蒿素對盤狀紅斑狼瘡和系統性紅斑狼瘡有明顯療效。
據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透露,“雙氫青蒿素治療紅斑狼瘡”已獲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批復同意開展臨床試驗。這也是雙氫青蒿素被批准為一類新藥后,首次申請增加新適應症。
“未來我們要把青蒿素研發做透”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2018年世界瘧疾報告》顯示,全球瘧疾防治進展陷入停滯。多項研究表明,在大湄公河次區域等地區,出現不同程度的對青蒿素聯合療法的抗藥現象。
2019年4月25日,第十二個世界瘧疾日,中國中醫科學院青蒿素研究中心和中藥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在國際權威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志(NEJM)》提出了“青蒿素抗藥性”的合理應對方案。
屠呦呦團隊提出,面對“青蒿素抗藥性”現象,延長用藥時間,瘧疾患者還是能夠被治愈。除此之外,現有的“青蒿素抗藥性”現象在不少情況下其實是青蒿素聯合療法中的輔助藥物發生了抗藥性。針對這種情況,更換聯用療法中的輔助藥物,就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屠呦呦說,青蒿素價格低廉,每個療程僅需幾美元,適用於疫區集中的非洲廣大貧困地區人群。因此研發廉價青蒿素聯合療法對實現全球消滅瘧疾的目標意義非凡。
“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寶庫,青蒿素正是從這一寶庫中發掘出來的。未來我們要把青蒿素研發做透,把論文變成藥,讓藥治得了病,讓青蒿素更好地造福人類。”屠呦呦說。
(據新華社北京9月24日電 記者俠克)
《 人民日報 》( 2019年10月05日 02 版)
相關專題 |
· 人物事跡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