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最美奮斗者

鄭德榮:生命不息 奮斗不止

2019年09月03日10:53    來源:吉林日報

原標題:鄭德榮:生命不息 奮斗不止

在93年的人生征程中,他致力於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共黨史、毛澤東思想、共產國際與中國革命關系研究工作,為國家為社會作出了卓越貢獻。他就是全國著名的中共黨史學家、毛澤東思想研究專家、我國中共黨史學科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重要開拓者和奠基人鄭德榮。

奮斗,這是鄭德榮一生最鮮明的注腳。1952年提前畢業留在東北師范大學任教,他被分配到了中國革命史直屬教研室,從事中共黨史的研究和教學工作。從那時候起,他把“理想、勤奮、毅力、進取”作為座右銘,刻苦鑽研,全身心扑在中共黨史的學習、研究和教學中。鄭德榮對事業無限熱愛,凡是和他有過接觸的人都能感受到那熱愛是發自內心深處的,淳朴、真誠、坦率、明朗。他始終堅持學習,孜孜不倦。他的學生每次到他家中,他都在書房讀書,家裡桌子上、書架上,甚至床上,到處都是書,即使在大年三十晚上也要到教研室看書寫作。他就是這樣,幾十年如一日,深深沉浸在紅色理論的海洋裡。

隻有掌握更多的知識才能創新。鄭德榮致力於中共黨史、共產國際與中國革命、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在諸多領域進行了開創性研究,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學術思想與觀點,撰寫出多部填補學術空白的著作。國內研究毛澤東思想最早的一部專著《毛澤東思想史稿》,就是鄭德榮與黃景芳、陳一華合著的。這部書是系統研究毛澤東思想的第一部專著,在毛澤東思想研究中具有開拓性地位,修訂本被中共中央辦公廳確定為中央政治局委員理論學習的配發教材。他首次提出毛澤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奠基人﹔用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革命的真諦在於用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淵源來自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傳統文化兩方面。鄭德榮的《毛澤東思想概論》是最早一部創立概論體系的著作,至2015年9月已印刷13次。鄭德榮一生出版學術著作40余部,撰寫、主編的著作在國家圖書館藏30余種,在美國國會圖書館、哈佛大學圖書館也均有藏書。

改革開放以來,每當課程改革的關鍵時期,鄭德榮都不遺余力地提出富有創建性的重要意見,曾先后主編教材4部,所編教材層次多、檔次高、發行量大。鄭德榮的《中國革命史教科書》是供全國高師院校專用教材﹔《中共黨史教程》是衛星廣播教材,榮獲吉林省課程改革與教學建設優秀成果獎﹔《國共政權十年對峙史》是國家教委“七五”文科教科書編選計劃項目,是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全國征訂的教材。《中國共產黨歷史講義》被國家教育主管部門推薦為全國文科通用教材,再版5次,發行量達百余萬冊。

盡管早已成就卓越,盡管年事已高,鄭德榮卻從未停止過學術創新的腳步。2011年,建黨90周年,鄭德榮86歲,這一年他發表學術論文多達13篇﹔2017年,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92歲的鄭德榮又申報了十九大專項重大課題﹔2018年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93歲高齡的鄭德榮帶病准備了題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主要成果和寶貴經驗”的紀念文章,並入選“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理論研討會”。

生命不息,奮斗不止。2012年末,鄭德榮患病住院做了一次手術,87歲的他隻休息了三四個月,就又回到學術科研工作中。2013年,鄭德榮被確診為結腸癌,還患有腎結石,在腎結石手術后半年,又要做結腸癌手術。大家都擔心近90歲高齡的他是否還能經得起這樣的考驗?他卻開玩笑地說:“手術無非是像女性剖腹產一樣,在肚子割一刀,女子都能承受,何況男人?”2013年10月,術后的排異反應更嚴重了,他不得不開始了為期半年的治療。這段時間盡管被病痛困擾,但他依舊堅持治學,每天在往返於醫院的途中,他總會和學生交流新的發現與見解。

2018年4月17日,這時的他已經處於癌症晚期,癌細胞已轉移到全身,那種巨大的痛苦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但他心中卻還惦記著黨的事業。有關部門對他寫的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的論文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見,那個時候的他已經在吸氧了,完全可以交給學生修改,但他卻拔掉吸氧管,讓學生念給他聽,邊聽邊提修改意見。

“立志要把自己的一生獻給黨和國家。”這是鄭德榮說過的話,他做到了。鄭德榮信念堅定,追求執著,學識廣博,治學嚴謹,為人謙遜,人格高尚,把個人融入時代,把研究融入生命,把創新融入學術,鍥而不舍,馳而不息。這樣的奮斗者永遠值得人們銘記。(記者 繆友銀 實習生 徐梓航)

(責編:王靜、王珂園)
相關專題
· 最美奮斗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