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品牌之都又添金色名片——青島傾力打造上合示范區

2019年08月15日09:55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青島傾力打造上合示范區

“投資青島,就是投資國家戰略。”隨著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建設總體方案》,青島亮出的這一金色名片更加引人關注。“中央要求上合示范區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台,賦予青島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的對外開放戰略地位。要深刻理解、深入謀劃、緊緊抓住這一重大機遇。”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說,“要站在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台的高度,站在國家開放大局中,全力建設好上合示范區,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努力把青島建設成為長江以北地區國家縱深開放的新的重要戰略支點。”

2018年6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上宣布:中國政府支持在青島建設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如今,青島傾力打造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台已現雛形。

資源不斷聚集,合作逐步深化

上合示范區落址於國家級經開區膠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記者發現,這裡高樓連片成群,已形成一個相當規模的新城區。據悉,自去年6月以來,上合組織不少成員國紛紛前來洽談合作。“迄今,我們共接待俄羅斯、塔吉克斯坦等上合國家客戶52批次,達成了一系列合作協議。”膠州市上合示范區建設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郝國新說。

示范區內,上合服務中心、上合國際創業孵化基地已經啟用,上合國貿大廈、上合科技交流中心、國際人才公寓等已具備啟用條件。郝國新介紹,目前這裡已聚集開工項目17個,總投資約130億元,其中外資項目6個。近期還將開工8個項目,總投資約98億元。

經貿、科技、人文、培訓、旅游等各領域互動日益密切。目前,上合示范區已成功舉辦“一帶一路”青島板橋鎮論壇、中國(青島)上合+貿易暨投資自由化便利化論壇,在莫斯科等6個城市設立商貿代表處,與俄羅斯7家單位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簽訂了5項框架合作協議。青島大學擬建上合學院招收上合國家研究生,計劃5年內培養5000人。“今年5月份,我們還成功舉辦了上合組織青島論壇暨國際投資貿易博覽會,吸引了18個上合國家的政府機構、經貿團體、企業代表等近400人參會,現場簽約合作項目7個,達成交易額1.53億元。”郝國新說。

青島還積極打造政策服務高地。郝國新介紹,今年2月份,上合示范區被國家授予全國首批上合組織法律服務委員會交流合作基地。3月份,又成立了涉外法庭,初步構建起調解、仲裁、訴訟“三位一體”涉外法律服務保障和糾紛解決機制。“我們還與10家金融機構合作,成立了總規模100億元的上合1號基金,目前已完成一期10億元資金募集,並正式運營。”

合作的深化讓人對未來充滿期待。巴基斯坦JW集團負責人比拉爾在膠州相約上合示范區管委會工作人員,探索新的貿易方式。“中國與巴基斯坦的貿易逆差較大,一個重要原因是巴基斯坦適合中國市場的產品少。巴基斯坦農產品比較豐富,我們正在探索把中國成熟的公司+農戶的訂單式生產模式,復制到巴基斯坦,以增加巴基斯坦的出口量。”上合示范區創新發展部部長賈存玉告訴記者,他們正在探索把中國的大米品種投放過去,按照公司+農戶訂單生產,再進口到中國。還有鷹嘴豆、花生、中藥材、水產品等,他們正在探索在巴基斯坦粗加工,然后進口到中國進行精加工再出口或國內銷售,以此擴大整個中巴之間的貿易量,“像這樣的新貿易方式,我們與上合組織多個國家正在進行深度合作。”

金融合作也進入實質性階段。日前,青島農商銀行與俄羅斯團結銀行簽署了互為代理行協議,下一步將升格為互為結算行。人民幣與盧布直接結算也開始運行。

“我們與上合組織和‘一帶一路’國家的合作創新,將聚焦在擴大貿易、雙向投資、人民幣結算等諸多領域,力爭探索出一條全新的合作路徑。”上合示范區管委會工委書記宋業敏說。

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

7月25日,“齊魯號”中亞班列從上合示范區的青島多式聯運中心出發,十余天后抵達了中亞國家哈薩克斯坦。這趟班列運載的貨物有東南亞和日韓等國自青島入境最終抵達歐亞國家的棕櫚油、機械設備等,也有部分青島及周邊地區出口的汽車零件等。

“2018年中亞班列共運送15826標箱,95%是日韓過境出口到中亞的業務。”中鐵聯集青島中心站市場營銷部經理張照宇告訴記者,中亞班列2015年開通時一周一趟,現在已發展到每周5至7列,已開通6條國際班列、2條國際回程班列。“現在貨物越來越多,幾乎趟趟爆滿。今年上半年,青島多式聯運中心到發歐亞班列和標箱,同比分別增長78.9%和88.7%。”

日韓過境業務的路徑在青島已非常成熟,日韓貨物通過海運到青島港,通過膠黃小運轉循環班列到達中鐵聯集青島中心站,然后通過中亞中歐班列抵達目的地。如此到歐洲比全程海運至少節省一半時間。“現在已開通了中韓快線,下一步還要開通中日快線。”張照宇說。

國內的東西海陸互動更加頻繁,中鐵聯集青島中心站有7條國內班列,青島港有42條國內班列,將經濟腹地鎖定於山東、江蘇、河北、山西及河南,並與鄭州、西安、西寧、烏魯木齊等內陸樞紐城市聯手建設海鐵聯運中轉基地。加上青島港擁有的137條外貿航線,青島基本形成了“東接日韓亞太、西聯中亞歐洲、南通南亞東盟、北達蒙古俄羅斯”的國際物流大通道,初步實現了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的開放格局。

這一巨大海陸平台,吸引了國內外眾多企業的集聚。物流企業率先入駐,上合示范區目前已吸引了15個物流大項目,總投資317億元﹔貿易企業更多,目前有228家貿易企業聚集到上合示范區,今年上半年,進出口總額10.8億美元,同比增長32%。

制造類企業也看中這裡的綜合優勢。落戶上合示范區的日本福生食品公司主要加工深海魚類,80%的材料來自俄羅斯,他們生產的膠原蛋白、成品魚肉等產品有的通過青島港海運出口到日本,有的通過中歐班列陸運出口到歐洲,企業規模不斷擴大。“日韓很多企業都特別看好上合示范區的綜合優勢,去年以來我們到日韓招商很受歡迎,已經有十多家企業簽約准備落戶。”郝國新說。

謀劃更高定位,集聚更多要素

“青島要真正成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台,對內要與京津冀、沿黃流域、東北三省形成發展互動﹔對外要面向東北亞、聯通日韓,成為面向世界開放、整合全球資源要素的新高地。”王清憲認為,必須從更高的定位來認識上合示范區的戰略意義,才能把握好中央賦予青島的重大機遇。

定位高,平台才會大。郝國新告訴記者,這個定位意味著,青島今后在基礎設施、商務環境、服務體系建設等各個方面,要本著對內與京津冀、沿黃流域、東北三省發展互動,對外面向東北亞、中亞、日韓的高度來謀劃,這將為青島帶來本質的變化。

定位高,眼界才會寬。從今年開始,青島陸續出台了15個發展攻勢,其中國際航運金融貿易創新中心建設攻勢,就是依托青島資源稟賦,站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台的定位上確立的。“我們將圍繞航運做貿易,圍繞貿易繁榮金融,全面提升青島在航運、貿易、金融領域的全球競爭力和影響力。”王清憲說,青島正在瞄准日本、韓國引進綜合性貿易主體,推動與兩國海港、空港的聯動互通,爭取越來越多的知名貿易大企業在青島落戶。

青島港已經成為全球第六大港,國際集裝箱航線總數穩居中國北方港口之首。空港方面,新建的4F級膠東國際機場,今年將正式啟用運營,規劃建設的兩條3600米遠距跑道,可起降空客A380、波音787等世界最大機型,滿足年旅客吞吐量3500萬人次的保障需求。

烏茲別克斯坦國家商品交易所是世界上四大交易所之一,今年8月份,烏交所上合組織國家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將在上合示范區落戶,面向全球運行。“我們將在此基礎上,力爭集聚更多的上合組織國家乃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主要交易所,打造‘一帶一路’重要的大宗商品交易平台。”郝國新說。

站在更高定位上,集聚更多要素,青島正在凝心聚力,為實現上合示范區的宏偉藍圖,為推動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的開放格局,為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台奮力前行。(記者 劉 成)

(責編:王靜、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