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8月14日10:09 來源:經濟日報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安徽合肥的第10.5代TFT—LCD生產線,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液晶面板世代線。生產線上的搬運機器人,則是由合肥欣奕華智能機器有限公司自主研發制造。它可以搬運面積近10平方米、最薄厚度僅0.4毫米的液晶玻璃基板,其單軌運行速度可達每秒2米,技術國際領先。
這只是“安徽智造”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作為全國規模最大、技術水平最高的新型顯示產業集聚基地,安徽省貢獻了全球20%的智能手機液晶屏、30%的平板電腦顯示屏,工業機器人產量位居全國前列,筆記本電腦產量佔全球十分之一。
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墨子號”“高分五號”測量衛星,全球首台量子計算機,全球首條量子保密通信網絡“京滬干線”,0.12毫米世界最薄觸控玻璃……一系列“智造”產品的亮相,是安徽將高新技術應用於制造業的集中體現。秉承上世紀80年代“輕工大省”的“制造基因”,安徽制造在創新發展的大旗下正在向更精更高更強的“安徽智造”加速發展。2018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3%,居全國第4、中部第1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448.2億元,增長27.8%,增幅比全國水平高17.5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16.1%,佔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達29.5%。
制造業效率的快速提升,是經濟增長和生產效率提高的關鍵支撐。制造業是多種服務業發展的基礎,也是研發創新和效率提升的核心領域,更是國際競爭的焦點。因此,安徽提升制造業競爭力“不遺余力”。
“安徽智造”的蓬勃發展,有賴於新動能的培育和創新驅動的持續加強。安徽省聚焦打造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合肥濱湖科學城、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省“四個一”創新主平台,加快建設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合肥先進光源、首批10家安徽省實驗室和10家安徽省技術創新中心,統籌推
進原始創新、技術創新、產業創新和制度創新,形成由點到面、由中心到全局的省域創新網絡。一批原創性科技成果、支撐性產業成果、示范性制度成果得以涌現。
為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安徽省大力建設重大新興產業專項、重大新興產業工程和重大新興產業基地,加快建立創新型現代產業體系。安徽省啟動設立了智能汽車等18個重大新興產業專項,培育實施精准醫療等16個重大新興產業工程,布局建設新型顯示等24個重大新興產業基地,還出台了支持數字經濟、機器人、集成電路、現代醫療醫藥等產業發展政策。並設立了總規模300億元的產業發展基金,推進實施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中國聲谷建設、新材料產業發展等規劃,有力推動了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
緊緊圍繞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精品制造、服務型制造“五大制造”方向,安徽省大力推動企業技術改造,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2018年全省制造業投資增長33.3%,比去年高21.8個百分點,對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高達67.8%,其中,制造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長36%。
2019世界制造業大會召開在即,安徽制造將再次“亮相”世界舞台,向人們講述別樣的大器“皖”成。(記者 白海星 文 晶)
相關專題 |
·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