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期刊選粹>>黑龍江《黨的生活》

激活社區的一池“春水”

——五常市委探索實施“雙網融合、三方共進”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法掠影

2019年07月25日09:06    來源:黨的生活

“謝謝你們,這下孩子安心了。”2019年3月,在五常市崇仁第一社區文教小區,低保戶李大姐對社區黨支部為其女兒籌集學費的事感謝不已。

這是怎麼回事呢?

崇仁第一社區黨支部書記陳顯峰告訴記者,通過網格長走訪和小區微信群的溝通,社區黨支部了解到李大姐正在為女兒交學費的事犯難,隨即組織發動社區力量,為孩子籌措學費。

如今,類似這樣依靠基層黨建網絡與信息服務網絡快速了解、解決群眾困難的情形,在五常市已成常態。

2017年以來,五常市在城市基層黨建工作中大力實施“雙網融合、三方共進”工作法,通過將網格化管理方式同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相結合,使社區服務網格和信息服務網絡融為一體,推進黨員、市直單位、社會化服務進社區,不斷提高城市基層黨建工作質量,進而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人在格中走,聯系零距離

孟凡琴是五常市尚義第一社區的居民、黨員骨干,也是社區第五網格的信息員。她的職責就是搜集所轄網格中居民反映的一些問題,及時上報給網格長。

2019年5月的一天,有居民向孟凡琴反映社區的健身器材不好用,她第一時間向網格長周學茹上報此事。周學茹當即決定:“馬上召集‘三長六員’開會研究解決。”

“三長六員”,是指一個網格中的網格長、警長、黨小組長及信息員、治安聯保員、環衛監督員、民政助理員、計生助理員、司法調解員。他們猶如人體的各個重要器官,有效地支撐著基層網格的高效運轉。

“三長六員”經過商議,將此事上報給上一級網格分管領導。

“好的,我們會向市文廣新局反映這個情況,商討解決方案。”兩天后,市文廣新局派人到現場查看情況,三周后該健身點便完成了改建工作。

“三長六員”協同管理機制,真真切切讓“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的理念落到了行動上。這也是五常市網格化黨建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生動實踐。

為順應城市化發展需要、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2017年3月,五常市委通過調研,總結過去經驗,結合“互聯網+”理念,最終形成《五常市城市黨建“雙網融合、三方共進”實施方案》。

按照鄉鎮——社區——駐區單位、物業辦、商圈樓宇及黨員中心戶的架構,五常市設置了13個一級網格、82個二級網格、210個三級網格。依托“社區黨組織+網格黨支部+樓道黨小組”三級組織架構,推動黨小組聯系黨員、黨員聯系群眾的工作體系的運轉,為加強社會治理、高效服務居民打下了堅實的組織基礎。

尚義第一社區群力街居民趙麗娟患病多年,同時還要照顧高齡母親和患有腦殘疾的兒子,以往單憑社區的力量進行幫扶,很是吃力。2017年5月,“雙融三進”工作法推行不久,群力街黨小組組長宋興嘉便通過一級網格上報相關情況,幫助趙麗娟一家辦理了社會保障手續,同時協調三級網格的黨組織力量共同進行幫扶,定期送去生活用品,給趙麗娟一家帶來了新希望。

在大網格的框架下,五常市委還通過深化“在職黨員回社區”活動,要求全市機關事業單位中的在職黨員全部編進社區、網格、小區,積極參與社區治理、文明城市創建等活動,進一步密切了黨員與群眾的聯系,並通過制度化、常態化,努力實現黨群聯系的零距離。

2017年4月26日,在五常市誠信第二社區會議室裡,來自轄區18個單位的負責同志和轄區內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齊聚一堂,共商黨支部聯駐共建大事,並一同簽署了《2017年度聯建共建協議書》。

“由社區黨組織牽頭,與駐區單位簽訂共建協議,打破了各個單位、各類組織之間的壁壘和樊籬,市直單位不僅可以下沉專業化資源,機關黨員還可以按照社區網格黨員服務崗的要求,‘名正言順’地為社區服務。”五常市委書記張希清介紹說。

據了解,“雙融三進”工作法實施后,共有2000多名機關黨員走進社區服務,有效凝聚了區域社會資源的合力,逐漸形成了黨建引領社會治理的良好氛圍。

網上收民意,服務全方位

2019年5月的一天,啟智第一社區黨員、水電工李慶龍敲開了進修小區一戶居民的門:“剛才在微信群裡看到你家廚房水管漏水,社區安排我來幫幫忙。”

“原來遇到這種事,一般都是去找社區工作人員或網格長,社區再通知水電工去解決,一來二去,至少要一兩天的時間,現在一兩個小時就能搞定。”網格長趙明海感慨。

“當前,‘互聯網+’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社區也要用互聯網打造社區管理服務的升級版,給社區居民帶來更多便利,這樣社區建設才能走在前列,社區居民才會更加滿意。”五常市委書記張希清說。

對此,五常市委在社區信息化管理上下足了功夫,將信息技術深度嵌入社區網格之中,不斷推動社會治理水平的升級。2017年以來,五常市委在全市21個社區全部開通了微信工作群和QQ工作群,實現了駐區單位、物業、在職黨員、社區工作者和居民實時互動,群眾隻要有事,可以在第一時間和社區工作人員聯系,通過“一站式”服務管理系統,為社區工作插上信息化翅膀。

居住在啟智第一社區保健院小區的兩戶居民,因衛生間管道漏水問題多次發生爭吵,對整個單元的住戶生活造成一定影響。2018年2月,社區黨員於清亮通過小區微信群獲知此事后,主動上門了解情況,耐心化解雙方矛盾,最終友好地解決了問題。

在注重解決具體問題的同時,五常市委還依托全市基層黨建主干系統數據,實時抓取工作數據,實現“黨建大數據”分析,定期晾晒網格黨支部“堡壘指數”、黨員“先鋒指數”和群眾“服務指數”,倒逼基層黨組織負責人不斷強化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積極發揮黨支部主體作用和黨員先鋒作用,優化社區政治生態。

隨著社區服務信息化管理的不斷推進,社區黨組織掌握了更多的信息和資源,不斷延伸服務觸角,主動了解居民需求,幫助尋找合適的家政公司,協調各方力量,為社會化服務進社區打開了方便之門。

家住尚義第一社區的居民楊桂芬身有殘疾,生活難以自理。社區黨支部將信息反饋給五常鎮政府后,由五常鎮政府出面,劃撥了專門的財政經費,和家政公司簽訂了社會化服務購買合同——每兩天去一次,為楊桂芬提供洗衣、保潔、助行等服務,幫助楊桂芬維持正常的生活水平。

據了解,2017年以來,五常市共幫助100多戶困難居民購買了社會化服務,獲得群眾的一致好評。

心在融中連,繪就同心圓

隨著一系列探索舉措的深入推進,“雙融三進”工作法的成效逐漸顯現,五常市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和凝聚力不斷增強。

2018年,在循禮社區黨支部黨員大會上,老黨員劉念生在發言時激動地說:“過去一段時間,我感覺自己好像被組織遺忘了。現在,黨的組織生活制度落實了,我們這些社區黨員三天兩頭便去走門串戶,參加各種志願服務活動,和居民也越來越熟悉。我這個老黨員又找到組織了!”

在五常市,像劉念生這樣熱心的黨員志願者還有很多,他們義務參與交通文明勸導、平安巡邏等公益活動,雖然都是一件件小事,但讓社區居民時時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

今年60歲的王樹文是尚義第一社區居民,不但是盲人,還患有腦梗,與83歲的老母親相依為命,生活非常艱難。2017年5月,社區的黨員們開始輪流照顧兩位老人的日常生活,三級網格中的黨員們紛紛捐款捐物,幫助辦理社區救助。在社區工作人員和黨員干部的不懈努力下,兩位老人的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

崇仁第一社區居民王明禮說:“現在黨員的身影隨處可見,有啥事兒在微信裡說一聲,很快就有人給辦,各個小區對社區黨組織的認同度空前提高,社會秩序也越來越好。”

隨著社區、市直單位共駐共建工作的不斷深入,社區黨支部的書記們也有很多話想說。

“社區建設離開了駐區單位的參與,力量是不完整的﹔駐地單位如果離開了社區這個載體,有些工作也不好開展。”在誠信第二社區黨支部書記付靜看來,現在駐區單位參與社區工作的熱情越來越高。因為大家都清楚,社區共建帶來了資源共享,不但服務了居民,也有利於推動各部門的工作。

崇仁第二社區黨支部把政治建設放在首位,依托市人大常委會豐富的政治資源和網絡平台,搭建“掌上黨校”、紅色文化展覽等學習載體,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不斷增強黨組織凝聚力、群眾向心力﹔市人大常委會則通過拓展調查研究的區域,既實現了資源共享,又推動了工作的不斷發展。

據了解,2017年以來,五常市社區黨組織開展集中服務活動532次,在職黨員參加志願服務9712人次,為群眾興辦實事好事3018件,解決群眾實際困難1582件,黨員、市直單位和社區群眾之間實現良性互動,不斷顯現出“黨員受教育,群眾得實惠”的社會效應。

……

“‘雙融三進’工作法不僅實現了組織功能、組織優勢、組織力量的最大化,還破解了社會治理的相關難題。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探索城市基層黨建新路徑,為建設和諧宜居、富有活力的現代化城市做出更大貢獻。”張希清說。 (奮斗全媒體記者 王宇萌)

(黑龍江《黨的生活》雜志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責編:謝倩、閆妍)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