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24日11:02 來源:新華日報
吳仁寶,男,漢族,1928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江蘇江陰人,生前曾任華西村黨委書記。吳仁寶始終胸懷強村富民夢想,是農村現代化建設的卓越帶頭人。他敏銳把握時代脈搏,實事求是謀發展,與時俱進闖新路,把華西村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貧困小村,發展成為享譽海內外的“天下第一村”。他用自己的畢生奮斗,讓強村富民的美好夢想變成了華西大地的生動實踐,向億萬中國農民展示了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農村建設的現實模樣。
作為一名生長在農村、工作在農村的基層干部,吳仁寶以“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最大的幸福”的真摯情懷和質朴本色,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一生獻給了造福農民的偉大事業。他以“一分五統”模式走出一條農村資源整合、優勢互補、合作雙贏、共同富裕的發展新路,既帶動周邊村民共同致富,又開創超大型村庄民主管理體制建設的先例。他以“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國富了才算富”的寬廣胸襟,挂鉤扶貧、開發扶貧建設“省外華西村”,每年邀請中西部地區村支書到華西村免費學習培訓,帶動更多農村走上脫貧致富道路。
吳仁寶始終抱定為群眾謀幸福的宗旨,始終對事業執著追求,幾十年如一日地頑強奮斗、艱苦奮斗、不懈奮斗。他帶領村民與貧窮抗爭,提前七年完成十五年遠景規劃,把一窮二白的貧困村發展成為名震全國的農業先進單位。上世紀六十年代末,他頂住壓力,辦廠興業,率領華西村沖破單一農業經濟,走上農副工綜合發展之路,開創蘇南發展鄉鎮企業的風氣之先。從村書記崗位上退下來后,他一再表示自己做得還不夠多、還不夠好,要學到老、干到老、服務到老,給自己定下了越來越高的工作年限,生命不息、奮斗不止。晚年時盡管身體不好,但他仍堅持每天早上圍繞華西村看一遍,每天晚上召集負責人開會,每天為國內外的參觀者、學習者介紹華西。直到臥病彌留之際,他念念不忘的仍是華西的發展、村民的幸福。
吳仁寶始終恪守廉潔自律本色,是一身正氣無私奉獻的道德楷模。他把對黨的無限忠誠、對村民的無比熱愛、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念銘刻在心靈深處,一生嚴於律己、廉潔奉公。“家有黃金數噸,一天也隻能吃三頓﹔豪華房子獨佔鰲頭,一人也隻佔一個床位”,既是他警示干部、教育村民的至理名言,更是他嚴於律己、率先垂范的生動寫照。
吳仁寶是中國共產黨第十次、第十一次、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六、七、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成員,中共江蘇省委第六、七屆委員會委員,政協江蘇省第八屆委員會常委。先后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農業勞動模范”“中國十大扶貧狀元”“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道德模范”“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全國第三批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活動重大典型”“改革先鋒”等稱號,2009年入選“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相關專題 |
· 最美奮斗者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