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健
2019年07月23日14:37 來源:北京日報
鐵肩擔道義——這是佟麗華的座右銘!
深色西裝、金絲眼鏡,儒雅中透露出一股英挺之氣,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那與實際年齡不相符的蒼老——48歲,頭發已經花白大半,面頰上刻著斑駁。
如今的佟麗華,在法律援助領域,已經是大名鼎鼎的公益律師,可他最愛的兩個稱謂,一個是“農民”,一個是“大俠”。
為什麼佟麗華總是自稱“農民”呢?因為他確實是個農村娃。佟麗華出生在河北青龍縣一個小村庄,包產到戶前,一家人甚至吃不飽飯﹔考上大學前,他從未走出過縣城,青龍縣隸屬秦皇島,大學同學問他老家的海鮮好不好吃,他都不知道怎麼回答,“見都沒見過啊。”
正是因為這段經歷,讓佟麗華天生親近弱勢群體,為他們“伸張正義”成為了他的人生目標,“扶危濟困、匡扶正義”之心,也造就了佟麗華俠肝義膽的“俠義”性格。
1998年年初,佟麗華便在中國政法大學創辦了免費的“佟律師法律熱線”,從此開始了他的公益事業。
1999年初,豐台團委和司法局找到佟麗華,商量著成立一家青少年法律援助工作站。
“責無旁貸!”這就是佟麗華的回答,隨后他便著手成立了全國第一家由律師創辦的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機構“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中心開通了兩部熱線咨詢電話,由專職律師進行解答,有時還邀請未成年人或其父母來辦公室給予詳細解答。
正當佟麗華耗費心血,為無助的未成年人傾力相助時,接到了兒時玩伴的一個電話,“麗華,能幫我打個官司嗎?”
這是一起討薪糾紛,最終,佟麗華幫朋友討回了拖欠一年半的工資,然而他高興不起來——我的朋友、眾多農民工兄弟,不易啊!
2005年9月,佟麗華創建了另一家公益機構——北京致誠農民工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這也是國內第一家專門為農民工提供法律援助的專業機構。
中心創立之初,便有朋友勸佟麗華,要慎重介入這個領域,因為案件量太大,很多農民工案件是群體性案件,處理不好還自找麻煩。
“我是最適合做這個事情的,我出身農民,父親做過農民工,被欠過錢,我理解農民工。農民工領域問題越復雜,越需要我這樣的人去推動。”佟麗華鐵了心。
二十年來,佟麗華不但利用自身專業優勢跟進處理典型案件,而且還帶領兩個中心和全國的專職公益律師提供了大量公益法律服務。截至去年年底,全國超過60萬未成年人、農民工等困難群眾從佟麗華所推動的免費法律服務中直接受益,農民工等弱勢群體討回欠薪、工傷賠償款及其他賠償款項近6億余元,合法權益得到有力維護。
除直接辦理案件外,佟麗華還在未成年人和農民工保護、勞動爭議、公益法、法治建設以及社會組織發展等領域都有著深入研究,先后參與上百部法律法規政策的起草或論証,推動了相關法律政策改革。
而且,在佟麗華的直接推動下,北京專業化、職業化、社會化公益法律服務模式已在山東、四川、陝西等地得到了有效推廣。截至2018年年底,全國已成立了40余家專門為農民工、青少年、老年人等提供公益法律服務的專門機構,培養了一批在全國有廣泛社會影響力的公益律師。
由於貢獻突出,佟麗華先后獲得“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全國法律援助先進個人”等榮譽。
“我不會去觀望,也不會停下來彷徨。”佟麗華信念堅定——義之所在,鐵肩必擔。
相關專題 |
· 最美奮斗者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