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朝高質量發展方向穩步邁進

福建“海絲”核心區建設走深走實

2019年07月18日09:18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福建“海絲”核心區建設走深走實

6月19日,隨著一聲汽笛長鳴,第一趟海鐵聯運班列從廈門海滄火車站緩緩駛出,廈門港務集團多式聯運港站正式啟用,也標志著首個“一帶一路”國際綜合物流服務品牌“絲路海運”又一新節點起航。

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和發祥地,福建被明確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近6年來,福建按照高標准、惠民生、可持續的目標,圍繞打造互聯互通的重要樞紐、經貿合作的前沿平台、體制機制創新的先行區域、人文交流的重要紐帶,推動“海絲”核心區建設朝著高質量發展方向走深走實。

推動“海絲”核心區建設,拓展海上通道先行。近年來,福建加快廈門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和福州國際深水大港建設,大力培育集裝箱國際航線,拓展國際中轉業務。

廈門港務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福建絲路海運運營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志平表示,“絲路海運”促進了航運物流要素集聚,加快構建與“中歐班列”無縫銜接、相得益彰的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新通道,推動“海絲”核心區高質量發展,成為打造國際貿易航運服務的新平台、新品牌。前2批34條“絲路海運”航線已完成近700個航次,集裝箱吞吐量突破50萬標箱,第3批冠名航線發布后,“絲路海運”航線總數達到50條。

2018年,福建省萬噸級以上集裝箱泊位達到181個,運營集裝箱國際航線127條,通達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40個港口,港口貨物吞吐量5.58億噸,同比增長7.3%。廈門港集裝箱吞吐量居全國第7位、全球第14位。

在開辟空中通道方面,福建實施了“絲路飛翔”工程,福州、廈門“海絲”門戶樞紐機場功能進一步顯現,全省開通國際和港澳台空中航線79條,國內航線312條,2018年旅客吞吐量4945萬人次、增長14.6%。

此外,為充分實現互聯互通,福建省還大力完善聯運通道,福建省開行的中歐(中亞)國際貨運班列已形成6條常態化線路,通達亞歐9個國家13個城市,至今年5月底累計開行466列。

為把“海絲”核心區建成經貿合作的前沿平台,福建省發揮自貿試驗區和民營經濟優勢,努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推動在產業、投資、經貿等領域合作取得更多成果。

首先是國際產能合作取得長足進展。近年來,福建省引導和支持優勢產業境外合理布局,截至2018年底,全省對外直接投資企業和境外分支機構累計達2594家,協議投資額323.06億美元。

其次是雙向貿易持續擴大。福建省積極支持外貿企業轉型升級,拓展多元化國際市場,壯大電商綜合服務等新業態新模式,千方百計穩定外貿增長。借助“進博會”等平台,擴大先進技術裝備、緊缺資源和優質消費品進口。今年1月份至5月份,全省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進出口貿易額增長10.6%,對全省進出口貢獻率達57.5%,成為拉動福建省外貿發展的強勁動力。

此外,福建省還大力推進海洋合作,規范有序發展遠洋漁業,拓展開發公海和過洋性漁業資源,進一步推進與相關國家優勢互補、合作共贏。(本報記者 薛志偉)

(責編:呂騰龍、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