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

渡口,那一支難忘的歌

2019年06月12日13:44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渡口,那一支難忘的歌

6月11日,“記者再走長征路”主題採訪活動啟動儀式在江西於都舉行。新華社記者 周密攝

編者按

85年前,中央紅軍在江西於都集結出發,開啟了長征這一驚天動地的革命壯舉。縱橫十余省,長驅二萬五千裡,長征實現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事業從挫折走向勝利的偉大轉折。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將士用生命和熱血鑄就的偉大長征精神,迸發出激蕩人心的強大力量,始終激勵著我們砥礪奮進、逐夢前行。

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之際,記者們再次踏上長征路途,追憶長征的崢嶸歲月,緬懷紅軍的豐功偉績,弘揚偉大的長征精神。從今天起,本報在《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專欄推出系列報道,追尋革命初心,講述長征故事,激發奮斗精神。

“晚霞映紅於都河,渡口有一支難忘的歌,唱的是咱長征源,當年送走我的紅軍哥哥。”

唱到這裡,余玉蘭哽咽了,她想到了自己的爺爺。1934年10月,余玉蘭的奶奶懷孕僅兩個多月,她的爺爺余世茂就從於都河畔踏上了長征路。一別故土20多年,從此音訊全無。直到20世紀50年代,她們一家才收到一張爺爺的烈士証,上面寫著5個字——“北上無音訊”。

余玉蘭的愛人鐘建平也是紅軍后代。1933年的一天,鐘建平的爺爺鐘南斗和兄弟鐘灶秀兩人一同去於都城賣柴,路上遇到了紅軍的宣傳隊。聽說紅軍是窮人的隊伍,他們兄弟倆便一起加入了紅軍。和余世茂一樣,他們也是從於都河畔出發,最后長眠在長征路上。

余玉蘭夫妻倆如今都是江西省於都縣長征源合唱團的領唱。作為這個業余合唱團的成員,他們9年來赴全國各地進行了300多場義務演出。每到一處紅軍長征經過地,他們都會去看一下當地的烈士紀念碑,他們想找到自己爺爺的名字,想知道他們到底犧牲於何時、埋葬在何地,可是一直未能如願。同他們一樣,合唱團的成員基本都是紅軍后代,大部分都有親人犧牲在長征路上,長眠於雪山草地。

家家有紅軍,戶戶有烈士。在蘇區時期,25.5萬人口的於都有超過10萬人支前參戰,有67709人參加紅軍,為革命犧牲有姓名可考的烈士達16338人,其中犧牲在長征路上的烈士達1.1萬人。渡過於都河后,許多人再也沒能回到這片他們摯愛的紅土地。

長征第一渡——於都縣城東門渡口,1934年10月,毛澤東、周恩來等和中央直屬機關從這裡踏上浮橋,開始了戰略轉移的征程。

6月的於都河(貢江),水深流急,江水向前奔騰而去。“長征渡口”,楊成武將軍的題字鐫刻在渡口旁的石碑上,一些游客在此拍照留念。

“紅旗飄,軍號響。子弟兵,別故鄉……男女老少來相送,熱淚沾衣敘情長。”《長征組歌》中的這首《告別》,是余玉蘭夫妻倆在合唱團裡唱得最多的歌。

當年,為了讓紅軍順利渡過於都河,沿岸群眾拿出了家中的木材,捐出了門板、床板、房梁,最終在30公裡的河段上架起了浮橋。“於都人民真好,蘇區人民真親。”在得知一位七旬老人將棺木捐給紅軍后,周恩來發出這樣的感慨。最終,於都兒女保守住了紅軍渡江的秘密,8萬余名中央紅軍不露痕跡地渡過了於都河。此外,為了支援紅軍,於都人民短短數月內就籌集了草鞋8400雙、菜干150擔、錢62500元、糧食8萬擔……

在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記者見到了90歲高齡的溫來發老人。父親當年長征時,她還不到6歲,當時她的媽媽正在紅軍的兵工廠工作。年輕的爸爸把媽媽支回老家接孩子,沒想到媽媽回來后,發現丈夫早已沒了蹤影。“同志嫂,不要去找了,已經轉移了。”老表的一番話,讓溫來發的媽媽一下子暈倒在地。從此,妻子再也沒有見到丈夫,女兒再也沒有見到父親。

溫來發說,每次來到紀念館,就會想起自己的爸爸,就會禁不住地流淚。

“爸爸是當紅軍喲,任務是打敵人喲,打開喲天下喲,人們是更享福喲……”這首蘇區時期的兒歌,溫來發如今唱起來依然那麼動聽。

(本報贛州6月11日電 本報記者 靳昊 徐丹鹿 王清彬 孫晶晶)

(責編:呂騰龍、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