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新中國的“第一”·70年)

第一根重型鋼軌在鞍鋼誕生

人民網記者  胡婧怡

2019年06月09日09:3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在國家博物館,有一件特殊的展品。1953年11月,鞍山鋼鐵公司全體職工將我國自制的第一根重型鋼軌的一段贈送給毛澤東同志(圖④,資料圖片)。

自1953年至今,鞍鋼累計生產銷售鋼軌2000多萬噸,鋪軌長度近42萬公裡。在京廣線、京哈線、京滬線、京石線、滬杭線、鄭西線、膠濟線、溫福線、福夏線和台灣環島鐵路等,都能看到鞍鋼鋼軌。

歷史背景 

中共中央於1952年5月決定,集中全國力量首先恢復和改建鞍山鋼鐵公司。改建工程的重點包括著名的“三大工程” ——大型軋鋼廠、無縫鋼管廠、煉鐵廠七號高爐。

鞍鋼大型軋鋼廠是新中國第一座現代化軌梁軋鋼廠。該工程於1952年8月1日正式動工,設計能力為年軋制鋼軌及各種大型材50萬噸。

軋鋼廠可以生產建筑鐵路所需要的鋼軌以及建造工廠廠房、鐵路橋梁所必需的工字鋼、角鋼、槽鋼和無縫鋼管坯等幾十種規格的大型鋼材。一年生產的鋼軌能鋪一條從哈爾濱到廣州的鐵路,一年所創造的價值可以修建2座年產3萬台的拖拉機廠。周恩來同志1953年12月21日視察鞍鋼時題詞:“大型軋鋼廠、無縫鋼管廠、七號煉鐵爐的開工生產,是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中的重大勝利。”

親歷者說 

任全德:94歲,鞍鋼大型軋鋼廠工人,見証了新中國第一根重型鋼軌的誕生。

1952年,任全德從農村來到鞍鋼,經歷了從小型廠、中型廠到大型廠的培訓,為1953年的開工投產做准備。“大型廠是最新的、自動化的,我們要學習操作,學習規章制度。”任全德回憶說,“軋鋼溫度不能低於1200度,我們穿著白帆布做的防熱服,前面熱得冒汗,后面吹著電扇,脫下來的衣服被汗浸透,硬得都能立起來。但每個人都聚精會神,守住自己崗位,不許出事故。”

鞍鋼大型軋鋼廠是我國第一座機械化、自動化的大型軋鋼廠。在當時,這樣一個高度機械化、自動化的工廠生產准備工作如何進行,國內沒有經驗。職工培訓方面,工人中大部分是新工人,有轉業軍人、青年農民,還有部分是偽滿時期大型廠的老工人,文化程度較低,還有少數文盲,掌握新技術要從頭教起。生產准備方面,需要制定崗位操作、技術安全規程,就由在蘇聯實習的同志搜集大型廠的全部規章制度,寄回來再組織技術人員翻譯。設備備品方面,開工生產需要哪些工具,心中沒數就去請教蘇聯專家。

鞍鋼大型軋鋼廠第一任廠長李文在回憶文章中寫道:“工人學習熱情很高,自制操縱模型,自找場所,有的在沒修復的第二煉鋼廠的大平台上學習,天冷、下雨時鑽進平爐裡去學習。工人們組織了互助學習小組,互相測驗,有的文化程度較低,深夜還在復習課程,開始隻考兩分,結業考了五分。工人們說:‘學習多努一把力,生產就少發生一些事故。’”

1953年12月8日試軋重型鋼軌,中午第一根重型鋼軌試軋成功。時任鞍鋼大型軋鋼廠見習技術員李元輝描寫了當時的場景:“中午12時左右,第一根43公斤重軌經過11個孔型的軋制終於試軋成功了,又是一陣熱烈的掌聲和一個難以忘懷的激動場面!”(圖③:鞍山鋼鐵公司職工爭相觀看鋼軌產品。資料圖片)

“43號鋼軌,新中國,頭一回!那能不激動嗎!”任全德自豪地說,“除了43號鋼軌,我們還有30多種產品。我們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奮發圖強地建設社會主義!”

1953年12月26日,在鞍鋼“三大工程”正式開工生產大會上,大型軋鋼廠全體職工隆重地以一級品的重型鋼軌向黨中央獻禮。從此,滿載重型鋼軌和各種大型鋼材的列車,日夜不斷地從這裡開往全國各地。

參觀貼士 

鞍鋼集團博物館是全國最大的鋼鐵博物館,免費向公眾開放。鞍鋼集團博物館位於鞍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正門西側三孔橋旁,其中博物館面積1.2萬平方米,鋼鐵主題公園5.5萬平方米,是集中國冶金文化、黨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產業基地。

場館突出“新中國鋼鐵工業從這裡開始”的主題,將始建於1953年的煉鐵二燒廠房和始建於1917年的煉鐵一號高爐合在一起,賦予工業遺產全新風採。全館共收藏具有珍貴歷史價值的照片3000多幅,文字12781字,實物1萬多件,其中國家三級以上文物423件。

《 人民日報 》( 2019年06月09日 06 版)

(責編:宋晨、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