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從歷史証物到精神守望——讓紅色遺產“紅”在當下

新華社記者蔣芳、蔡馨逸

2019年06月07日11:24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從歷史証物到精神守望——讓紅色遺產“紅”在當下

8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國家文物局將“保護革命文物、傳承紅色基因”作為主題。近期,一批主題突出、導向鮮明、內涵豐富的革命文物精品陳列展正在全國各地和網絡上展示傳播,引發公眾的高度關注。“親眼看到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工作過的窯洞,才真正對共產黨人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有了深刻體會。”一位觀眾鄭重地在棗園革命舊址留言簿上寫道。

保護、挖掘——讓紅色基因更加強大

幾乎每一件革命文物的背后,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一張“丁香的照片”,讓雨花台烈士紀念館館長趙永艷印象深刻。

丁香是一位共產黨員,22歲在雨花台被敵人殺害,當時還懷有3個月身孕。事后,曾與她並肩戰斗的丈夫阿樂在愛人的罹難地種下了一株丁香樹,去世后將骨灰也深埋於此。這段佳話流傳多年,卻一直缺少影像佐証。紀念館的工作人員長期跟蹤,直到2010年阿樂老家拆遷時終於找到了丁香的照片。

“要有多方搜尋的責任心,入藏文物才能越來越豐富,紅色基因才會越來越壯大。”趙永艷說。建館初期文物寥寥無幾,如今館藏可移動文物已有979套(1452件),烈士卷宗850卷。

革命文物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重要歷史見証和文化載體。“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最主要的是做好舊址和文物本身的保護,改善它們的保護狀況。在做好保護的基礎上,還要做好文物的合理利用,要充分利用革命舊址、革命文物來做現場展示。”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顧玉才說。

展示、講述——讓紅色精神穿越時空

每一件革命文物,都是一座“精神地標”。

據統計,全國現存不可移動革命文物近3.5萬處,可移動革命文物100萬余件/套,革命博物館紀念館800余家。家底摸清之后,紅色遺產如何在當下彰顯時代價值,成為擺在面前的新課題。

作為中國革命聖地,遍布延安全市的445處革命舊址吸引著廣大參觀者。5月,延安魯藝文化園區的游客量超過了4萬人。園區負責人茆梅芳感到身上的擔子明顯重了,“游客對於紅色旅游的要求越來越高,簡單的參觀舊址、圖文展覽已經不能滿足需求。”

為此,園區數十次組織人員奔赴北京、上海、沈陽、廣州等地登門拜訪魯藝老前輩,向社會各界征集文物資料18217件,包括毛澤東致向隅和唐榮枚的信、周恩來致任均的親筆信、賀敬之手書長詩《回延安》、延安電影團使用過的照相機等珍貴史料。此外,園區還排演了《夫妻識字》《兄妹開荒》等經典作品,讓今天的觀眾重溫革命時期藝術的魅力。

5月8日,來自南湖革命紀念館、鄧小平故居陳列館、周恩來紀念館的30位館長,在同一天分別走進常州大學的30個思政課課堂,為此學校教務處專門重排了課程表。在場的大學生們說,館長們講的故事有血有肉,讓他們深刻感受到穿越時空的革命精神。

南湖革命紀念館館長張憲義表示,紅色故事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歷史畫卷上豐富的精神財富。“講好紅色故事,用好紅色資源,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

傳承、弘揚——讓革命精神代代流傳

1939年誕生於延安魯藝的《黃河大合唱》,以黃河為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熱情謳歌了中華民族堅貞不屈、頑強抗爭的英雄氣概。如今,在壺口瀑布岸邊,實景演出《黃河大合唱》將這段保家衛國的壯闊歷史展現在觀眾面前。

家住壺口鎮的貧困戶劉彥榮成為實景演出的農民演員后,不僅原來的才藝有了發揮之處,每個月還增加了4000余元的收入,他說:“現在妻子在家務農,我專職演出,家裡經濟壓力小多了。我相信隻要好好干,一定能脫貧。”

據延安市文化和旅游局統計,2018年當地紅色旅游共吸引游客6343.98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到410.7億元。

從“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到“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如今,越來越多的紅色遺產釋放出強大的精神動力,綻放出新時代的光芒。

“從剛上大學的懵懂無措,到今天目標明確、信心堅定,我的成長和選擇都源自母校培養和雨花台的精神滋養。”南京農業大學理學院研二學生周玲玉說,她從剛上大學開始多次到雨花台參加志願服務,很多英烈的形象在腦海裡都有了輪廓。“每次讀到袁咨桐烈士的事跡都會忍不住流淚,他才16歲,還那麼小就有堅定的信仰。我反問自己,我們這代大學生的時代使命是什麼?”

周玲玉告訴記者,自己畢業后想要留校做一名輔導員,“我想通過自己的力量,引導學生,做他們的引路人,跟他們一起成長,讓他們學習烈士精神,傳承紅色基因。”

(責編:常雪梅、王珂園)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