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時代先鋒

強軍思想引領下的英雄戰士

——記陸軍某掃雷排爆大隊戰士杜富國(上)

記者  蘇銀成

2019年05月20日08:0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2015年4月26日,在雲南麻栗坡,杜富國向雷場外轉運炸藥。
  黃 巧攝(新華社發)

2019年4月15日,在陸軍軍醫大學,杜富國與妻子王靜一起散步。
  新華社記者 張永進攝

核心閱讀

2018年10月11日,杜富國在掃雷行動中發現一枚加重手榴彈,他讓同組戰友退后,獨自上前查明情況,一聲巨響,他失去了雙手和雙眼……幾個月過去,他排雷負傷前對戰友說的那句“你退后,讓我來”傳遍大江南北,他的名字印在了億萬人民心中……

初夏,踏上雲南省麻栗坡縣壩子村,隻見綿延起伏的山坡上,鬆苗隨風搖曳,茶樹吐出新綠,處處孕育著鄉親們對脫貧的美好憧憬……

這裡是昔日的雷場,陸軍某掃雷排爆大隊戰士杜富國就是在這個地方負傷的。2018年10月11日,杜富國在掃雷行動中發現一枚加重手榴彈,他立即讓同組戰友艾岩退后,獨自上前查明情況。突然,一聲巨響,杜富國下意識地向艾岩方向一側身,擋住了手榴彈爆炸后的沖擊波和彈片,戰友得救了,他失去了雙手和雙眼。就在這聲巨響之前,他已排除2400余枚爆炸物。

4月16日,記者在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見到了杜富國。他在愛人王靜的攙扶下摸索著緩慢向大家走來,雙眼蒙著潔白的紗布,脖子上黃豆大的傷疤密密麻麻。當他以軍人的標准站姿,迅疾舉起殘缺的右臂向大家致以特殊軍禮,在場的人無不為之動容……

這是一雙什麼樣的眼啊?

雙眼球已被摘除。2018年11月24日,當掃雷大隊為躺在病床上的杜富國頒授一等功獎章時,他習慣性地低下頭,真想端詳一下一等功獎章的模樣。

這是一雙什麼樣的手啊?

雙手已被截肢。2019年春節,杜富國用紗布層層纏繞,將硬筆捆於殘臂,在白紙上艱難地寫下“春節快樂”4個大字,向全國人民拜年。

幾個月過去了。他排雷負傷前對戰友說的那句“你退后,讓我來”傳遍大江南北,他的名字印在了“感動中國”的豐碑上,更印在了億萬人民心中……

“這就是我的使命,一個聲音告訴我:我要去掃雷”

“這裡共有113塊雷區,面積約81.7平方公裡,在雷區附近生產生活的我方邊民達5000余戶5萬余人。密布的地雷威脅著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制約著邊疆建設的發展。繼第一次、第二次大面積掃雷行動后,2015年,國務院、中央軍委啟動第三次大面積掃雷行動,明確要求徹底清除雷患。”原掃雷大隊大隊長陳安游介紹說。

“我感到這就是我的使命,一個聲音告訴我:我要去掃雷!”杜富國說。從2015年6月開始,他和來自不同單位的400多名戰友,拋棄一切牽挂,義無反顧地奔赴掃雷戰場。

杜富國1991年11月出生於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2010年12月入伍,2016年11月入黨。8年多的軍旅生涯中,他有過3次重要選擇:

第一次是參軍來到雲南某邊防團,他原本可以成為一名優秀的邊防戰士,卻選擇參加掃雷﹔第二次是來到掃雷隊后,隊長發現他的炊事技術不錯,有意安排他當炊事員,但他選擇到一線掃雷﹔第三次是排雷遇險時,他選擇讓戰友退后,自己獨自上前排雷。

排雷兵,是和平年代離死神最近的人。杜富國明知這一次次的選擇意味著什麼,但他為什麼義無反顧?

答案寫在他的請戰書上。2015年6月,杜富國當兵第五年。第三次大面積掃雷任務下達,他立即報名參加。在給連隊黨支部遞交的請戰書上,他這樣寫道:“正如我5年前參軍入伍時一樣,那時我思索著怎樣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義有價值的。衡量的唯一標准,是真正為國家做了些什麼,為百姓做了些什麼……我感到,冥冥之中,這就是我的使命。”

2018年9月,滿服役期的戰士竇希望打算退伍,而杜富國12月份也面臨退伍。竇希望問杜富國:“走不走?”杜富國說:“活沒干完就退伍,誰來掃雷?”竇希望從此再未提退伍的事。

杜富國負傷后,猛硐鄉鄉長盤院華流著淚說:“全鄉2萬畝茶園,8000畝在雷區,群眾都被炸怕了。杜富國救的不只是自己的戰友,還有全鄉的百姓。”

2018年11月16日,在杜富國負傷的老山雷場,他的戰友以中國軍人特有的“手拉手”方式,掃完最后一塊雷場,移交給邊疆人民耕種。至此,歷時3年多的第三次大面積掃雷任務宣告結束。

當天,隊長李華健給杜富國打電話告知這一消息。杜富國很是激動,負傷前的情景浮現在腦海:他和戰友沿著雷場登上老山主峰,遠山如黛,美若仙境。掃雷兵們感嘆:“真想把它畫成一幅畫啊!”

“我入了黨,就能夠帶頭干、挑擔子了”

已經轉業的掃雷四隊原隊長龍泉,聽到杜富國負傷的消息很難過,“既意外,又不意外”。意外,是因為杜富國排雷技術好、心理素質好,受傷的“怎麼會是他?”不意外,是因為杜富國排雷時總是“讓我來”,承受的風險比別人高。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

至今,龍泉還記得隊裡發展第一批黨員時,杜富國匯報入黨願望時說的話:“隊長,我入了黨,就能夠帶頭干、挑擔子了。”回想這番話,這名老黨員很是感慨:“我們究竟為什麼入黨?富國的話很朴素,卻值得每一名黨員深思。”

杜富國負傷后,有人問:“你為什麼會用身體為戰友擋彈片?”杜富國說:“我和戰友是以命相托的兄弟,換了誰都會這樣做。”

“艾岩怎麼樣……傷得重嗎?”重症監護室內,剛剛醒來的杜富國雙手被截肢、雙眼被摘除,卻仍惦記戰友的安危。

杜富國和艾岩是同年兵,也是雷場上的生死搭檔。艾岩來到掃雷隊后,杜富國一直手把手教他排雷。每次有險情,杜富國都讓他退到安全地帶,自己獨自上前處置。“如果不是富國主動上前排雷,如果不是他下意識地一擋,致殘或犧牲的就是我!”艾岩幾度哽咽……

在雷場,誰多排一顆雷,誰就多一分危險。杜富國深知這種概率,可他總搶著上。

在馬嘿雷場,杜富國曾經排除1枚臉盆大小的59式反坦克地雷。大山密林,人都很難上來,為什麼會埋反坦克地雷?這顆怪異的地雷引起了杜富國的警覺。他搶先對同組作業的班長許猛說:“班長,讓我來!”排除后才發現,這個“大家伙”的頂端凹陷,原來是一枚精心布設的“詭計雷”,要安全地排除它談何容易。

當有人問杜富國:“你為救戰友失去了雙手雙眼,現在最大的困難是什麼?康復后想做些什麼?”他沉默良久沒有作聲,兩行熱淚滑落下來……

新年伊始,在病床上,杜富國拿起麻栗坡人民送來的收音機,聆聽著習主席新年開訓令。他說:“部隊聞令而動,掀起了實戰化訓練熱潮。我也要刻苦訓練,爭取早日康復,做更多對黨對人民有益的事,不辜負部隊的培養、人民的關愛。”

“工作總要有人干,我多干一點,大伙就少累一點”

“富國話少、腼腆,卻有一副熱心腸。”遵義的鄉親們都這麼說。

提起受傷的大侄子,姑姑杜靜忍不住淚往下流:“富國在幾兄妹中是老大,在家的時候什麼活都帶頭干。”

童年時代,杜富國的父母在外務工,家裡日子過得緊巴巴的。苦熬不是辦法,苦干才有希望。他從小擔起家庭重任,背著弟弟妹妹放牛、砍柴、干農活。四鄰八舍人見人夸。

別人家的鏟車“趴窩”了,學過維修的杜富國主動幫忙,從下午5點搗騰到凌晨﹔村裡人家辦紅白喜事,杜富國不用人喊,總是會去幫忙端茶、送菜、擺放桌凳、收拾碗筷……

到了部隊,杜富國更是熱心助人。他利用休息時間,為隊裡修水電、修門窗、修設備,成為出色的“三小工”﹔雷場上,他把自己的干糧分給飯量大的戰友,分給山裡的困難群眾﹔戰友有困難,他時常拿出300、500元乃至上萬元支援﹔在駐地,他常常幫助鄉親鋪路坑、搬物資、修水電。戰友問他:“天天忙個不停,你就不知道累嗎?”他說:“工作總要有人干,我多干一點,大伙就少累一點。”

二班戰士詹程說,富國總是閑不住、忙不完,也從不嫌麻煩。有一天,從雷場回來,大家很疲憊,大多在休息娛樂,杜富國的“休閑方式”則是到處轉,看看水龍頭是否漏水、澡堂的燈泡亮不亮、椅子腿是不是鬆了。

在雷場,杜富國干的活也總是最多,背的裝備總是最沉。他總是歇不下來,大家把他譽為“小馬達”。

馬嘿雷場山高坡陡、荊棘密布,來回有6公裡山路,掃雷兵要背負爆破筒一步一步往山上挪。一個彈藥箱重27.5公斤,每次杜富國都要爭著扛兩箱,有時候還后面背兩箱,前面再抱一箱。他的肩膀被背帶勒出一道道血印,腳底也磨出了血泡。戰友心疼他:“少扛點,時間長了,鐵打的身體也吃不消。”杜富國笑道:“沒得事,我身體好。”

2018年9月2日,駐地猛硐鄉發生百年不遇的泥石流災害,掃雷隊凌晨出動救災。看到十幾名學生被困在二樓,杜富國第一個攀上一輛沖翻的皮卡車,借勢爬上二樓陽台,將學生逐個抱下。

在敬老院,暴漲的河流將19名老人困在對岸。杜富國又是第一個拉著繩子,跳進河中蹚路。而后,他和戰友站在河中組成人牆,將老人逐個背回。從河裡出來,杜富國的腿被洪水中的雜物撞得淤青。面對戰友的關心,他說:“這是咱當兵的本分。”

“我會為自己加油,給大家帶來更多陽光和正能量”

“飛飛,堅強點。”杜富國清醒后,這是父親杜俊對他說的第一句話。“爸,我沒事,放心。”杜富國的聲音很虛弱,卻平靜。

杜俊沒想到,傷情如此重的兒子還會安慰他寬心。在杜俊印象中,兒子負傷后,無論是手術還是換藥清創,從來沒叫過一聲疼。他寧願把淚水流在心裡。

2018年10月21日凌晨,病床上的杜富國疼得難以入眠,他抬起雙臂想要觸摸傷口,可是少了一截的斷臂總是碰不到一起。

“我的手是不是沒了?”杜富國問陪護他的分隊長張波。張波支支吾吾地說:“可能是繃帶綁得太緊,所以沒知覺。”黑暗中,杜富國沒再問,一夜輾轉。

張波趕緊給大隊領導和醫生發了信息:“富國情緒激動,應該是察覺到自己雙手沒了”。翌日一早,大隊長陳安游、政委周文春和醫院領導商量,決定先告知杜富國失去雙手的消息。

“富國,加重手榴彈近距離爆炸,為了保命,手沒保住。”“希望你堅強,你是我們掃雷大隊的英雄,也是人民的英雄。”

聽了陳安游和周文春的話,杜富國語氣平靜:“首長,請放心,我一定會堅強。”

“隱瞞真實傷情越久,越不利於治療。”按照主治醫生陳雪鬆的意見,大隊隨后決定告知杜富國全部傷情。2018年11月17日,病房再次站滿了人。領導、戰友、家人、護士都來了,還特意請來了心理干預專家。

“富國,爆炸太劇烈,手沒保住,兩個眼睛也沒保住。”病房裡靜得讓人窒息。

幾秒鐘的沉默后,杜富國微微顫抖地說:“我知道了,您放心,請大家給我點時間。”

心理醫生蹲在旁邊觀察杜富國的表情,醞釀著幾套心理干預方案,最終一套也沒用上。

他的樂觀讓人感動。杜富國的臉部、四肢、胸腹等處嚴重炸傷,身上瘢痕累累。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醫生囑咐他:“隻要忍得住,別脫壓力衣。”杜富國穿上壓力衣,渾身繃得像彈簧,除上藥、洗澡、換衣外,每天23小時不脫,不喊一聲苦,還打趣稱自己成了“蜘蛛俠”。

他的堅強令人動容。當被問到未來如何面對新的人生時,他說:“我想學播音,講一口很好的普通話,以后把掃雷的故事講給更多的人聽……我會為自己加油,給大家帶來更多陽光和正能量。”

眼睛失去光明,心裡升起太陽。在病房的每一天,他都會練習播音技能。除了醫院制定的康復訓練,杜富國每天也會堅持收聽廣播、練習寫字、學唱歌曲,並讓妻子和戰友為自己讀報。

“富國啊富國,你可知道在康復的路上,還有好長好長的路要走。”護士余翔默默地在心中為他祈禱。

西南醫院康復中心主任劉宏亮說:“對杜富國的康復治療,請了國內外的頂尖專家,用了醫院的最好設備,組成了最強的醫護團隊。我們要向英雄表達崇高的敬意。”

現在,杜富國的傷情日漸好轉。生日那天,他給醫護人員唱了一首歌——《壯志豪情在我胸》,以感謝大家對他的幫助。豪邁的歌聲在病房久久回蕩。

病房的陽台上擺滿了鮮花,其中一束鮮花上插著一張卡片,上面寫道:“向日葵說,隻要你朝著陽光努力向上,生活便會因此而美好!”

本版制圖:蔡華偉

《 人民日報 》( 2019年05月20日 06 版)

(責編:王珂園、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