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時代先鋒

排雷英雄——記陸軍某掃雷排爆大隊戰士杜富國

2019年05月20日07:56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排雷英雄

杜富國被評為陸軍首屆“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標兵,圖為他與妻子王靜在領獎台上。張永進攝/光明圖片

春季的老山雷場,濃霧彌漫。常年盤踞此地的這片迷霧,似乎在警告人們,這片土地不平凡。

2018年10月11日,位於雲南省麻栗坡縣的老山雷場,陸軍某掃雷排爆大隊戰士杜富國發現一枚少部分露於地表的加重手榴彈彈體,身為作業組長的他深知這種手榴彈當量大、危險系數高,他立刻向上級報告險情,在接到上級“查明有無詭計設置”的指令后,他與同組作業的戰友艾岩說了句“你退后,讓我來”,便獨自上前查明情況,突然,一聲轟響,手榴彈爆炸了,爆炸瞬間,他下意識向艾岩一側倒去,阻擋了爆炸時產生的彈片和沖擊波,保護了戰友,自己卻失去了雙手雙眼。

抱著“雷患必除”的信念

2018年11月16日,在杜富國負傷的老山雷場,他的戰友以中國軍人特有的“手拉手”方式,將最后一塊雷場移交給邊疆人民。至此,歷時3年多的中越邊境第三次大面積掃雷任務宣告結束。掃雷兵們清除了113塊共計57.6平方公裡的雷區,排除地雷和各類爆炸物19.82萬枚,交出了一份凝聚著青春、汗水、熱血的優異答卷。

當天,掃雷四隊隊長李華健給杜富國打了電話。“那天富國很激動,他說從此祖國多了一片美麗的田園,邊疆百姓不再受雷患困擾,要是他能親眼看到該有多好。”李華健有些哽咽,他回憶起從前與杜富國沿著雷場的陡峭小路攀至老山主峰,在霧氣和陽光的折射下,遠山近景美如仙境,富國瞇著笑眼說,真想把祖國的這片美麗山河畫成一幅畫。

雷場就是戰場,排雷兵是離生死最近的一群人,“注意安全”是他們嘴上時常挂著的一句話。被問及怕不怕時,杜富國沒有回答,只是告訴記者,在那條邊境線上,雷場就是邊民的夢魘。“八裡河東村,戶戶有截肢、家家有拐杖﹔沙仁寨,全寨87名村民僅剩78條腿。”杜富國說,在他負傷的猛硐鄉,就有上百人被炸死炸傷。

“很多地雷,就像人在地下沉睡,一旦醒了還會自爆。”時任掃雷大隊大隊長陳安游是一名掃雷老將,他深諳“每天頭上頂著炸藥包”的那種忐忑。“但以杜富國為代表的全體掃雷官兵從接到任務那一刻起,就抱著‘雷患必除’的信念。”陳安游堅定地說。

地雷給當地百姓帶來的恐懼如影隨形,軍人的職責使命告訴杜富國,如果退縮,受傷的就是邊疆百姓,自己必須挺身在前,為邊疆百姓驅散心中陰霾、帶來光明。但從2018年10月11日那天起,杜富國自己卻失去了光明。

“軍醫!軍醫!快來!擔架!”在隨隊軍醫劉小波的記憶裡,那天的畫面是劇烈晃動的,當天他正在山腳的醫療救護點待命,對講機裡突然傳來急切的呼救聲,他的心猛然一沉。“我心想壞了,出大事了。”劉小波飛奔上山。

由於杜富國傷情過重,必須移送至醫院手術,戰士們心急如焚地用擔架抬著杜富國下山。劉新未是抬擔架的戰士之一,他和戰友們生怕顛簸會加重杜富國的傷情,“我們大喊著‘慢一點!慢一點’,但腿不自覺地狂奔、根本慢不下來”。為了不讓杜富國陷入昏迷,戰友們反復呼喊他的名字。

當晚,杜富國被連夜從麻栗坡縣醫院轉送至解放軍第926醫院。據陳安游回憶,那時的杜富國被紗布蒙住雙眼,渾身上下纏滿了繃帶,因受到爆炸物沖擊波的影響,全身都黑黢黢的。雖然對兒子的傷情早有心理准備,但當得知杜富國雙眼毀損和雙手截肢后,杜富國的父親杜俊默默走出了急救室,蹲在醫院的走廊上蜷曲著身體,用力讓雙腿緊緊壓著胸口,這一幕令陳安游刻骨銘心:“他似乎是想用盡全力抑制悲傷。”

經過三天三夜連續5次大手術,杜富國被從死亡線上救了回來,但卻永遠失去了雙手和雙眼。

“帶頭干更危險的任務”

“爸,我沒事,放心。”這是杜富國清醒后,對杜俊說的第一句話。

看著堅強的長子,杜俊淚水在雙眼中打轉。他告訴記者,杜富國是最令他省心的孩子,家裡條件不好,都是富國照顧弟弟妹妹們。

杜俊說,參軍是杜富國的夢想。他記得2015年的一天,接到杜富國的電話:“爸,我打算申請到一線掃雷。”“注意安全。”雖然深知其中的危險,但杜俊知道這是兒子的追求。

五班班長許猛還記得那次在馬嘿雷場,杜富國曾經排除1枚臉盆大小的59式反坦克地雷。杜富國知道這顆雷的危險怪異,立刻報告:“班長,讓我來!”他小心翼翼用毛刷、挖掘鍬輕輕清理浮土,清除掉偽裝層后,發現“大家伙”的頂端凹陷,竟是一顆精心布設的詭計雷,原本200公斤以上重量才能壓爆的反坦克地雷,現在一碰就炸。

聞訊趕來的掃雷四隊原隊長龍泉下令:“謹慎排除,排除不了進行就地銷毀。”杜富國小心翼翼破解著詭計裝置,現場靜得能聽到呼吸聲,差不多持續了10分鐘,滿身是汗的杜富國從土裡捧出地雷,笑得很燦爛。“干得好,留個紀念。”許猛請龍泉破例給杜富國照了張相。

由於表現突出,杜富國成為大隊組建以來發展的第一批黨員。龍泉說,杜富國是一個純粹的黨員,他無法忘記杜富國入黨時說過的一句話:“我入了黨,就能帶頭干更危險的任務了。”

雷場上,危險無處不在,再小心謹慎,最令人害怕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在杜富國出事那天,掃雷大隊這群平時連死都不怕的男子漢,望著疾馳而去的救護車淚如雨下。

病床上的杜富國,從未在戰友面前掉過一滴眼淚。在重症監護室剛剛醒來的杜富國惦記的仍是戰友,當他得知艾岩沒事,這才放下心來。

“迎著內心的光努力向上”

由於雙手被炸飛、雙眼被震碎,杜富國在搶救中被截去了雙手、摘去了雙眼。他蘇醒后,戰友們面臨一件極為困難的事:如何告知杜富國真實傷情。受傷后的第10天,躺在病床上的杜富國疼得難以入眠,斷臂上的繃帶被血浸紅,他抬起雙臂想要觸摸,少了一截的斷臂老是碰不到一起,他的眼前一片黑暗,沒有一絲光感。

“我的手是不是沒了?”杜富國問陪護他的原分隊長張波,張波不敢如實答,說“可能是繃帶綁太緊,明天我問清楚再告訴你”。黑暗中,杜富國沒有再問,一夜輾轉。

“隱瞞真實傷情越久,越不利於治療。”按照主治醫生陳雪鬆的意見,掃雷大隊決定告知杜富國全部傷情。那天,病房站滿了人,還特意請來了心理干預專家。

時任副大隊長田奎方沉重地說:“富國,爆炸太劇烈,手沒保住,兩隻眼睛也沒保住。”病房裡,靜得呼吸聲都能聽到,心理醫生蹲在旁邊觀察杜富國的表情。張波說,當時特意制定的4套心理干預方案,最后一套也沒有用上。

杜富國默默消化這個壞消息,他說話的聲音有些顫抖:“我知道了,你們不用擔心,我會慢慢去適應沒有眼睛沒有手,給我點時間。”

當晚,杜富國的親人和戰友輪流守夜,以防他想不開。但第二天,杜富國如常開始鍛煉身體,還主動和大家聊天、開玩笑,所有人懸著的心才落地。

杜富國負傷的消息,唯獨隱瞞了患腦溢血的奶奶。但老人從電視上,知道了孫子受傷的消息,流著淚來看望。“飛飛!”老人在家人攙扶下來到病房,忍著淚喚杜富國的小名。“奶奶!”杜富國使盡全身的力氣用殘臂抱著奶奶,這個負傷后從未流過一滴淚、叫過一聲痛的英雄哭得像個孩子。從那以后,杜富國更加積極地進行復健治療。

雖然眼前失去了光明,但杜富國從沒有放棄過希望。他說:“有那麼多人關心我鼓勵我,我要像向日葵那樣迎著內心的光努力向上,去做更多的事情。”

“杜富國的眼睛雖然看不見了,但他內心是光明的。”戰友張鵬陪伴了杜富國近3個月,他說,日常,杜富國對他說的最多的是:把事情交給我,我自己來。

張鵬馬上就要奔赴中緬邊境執行掃雷任務。這也是杜富國的心願,他說等他好了,還要和戰友一起去掃雷。

短評

時代呼喚舍我其誰的責任擔當

生死雷場上,90后排雷英雄杜富國的一句“你退后,讓我來”,質朴無華,生動詮釋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在面對困難危險時舍我其誰的責任擔當。杜富國是在終結南疆雷患行動中涌現出來的英雄戰士,是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號角催生的時代楷模。

杜富國的微信名叫“雷神”,QQ昵稱為“征戰死亡地帶”。和死神掰手腕,杜富國總是擼起袖子最先上﹔雷場沖鋒陷陣,杜富國總是邁開步子率先闖。負傷后的杜富國仍然堅強樂觀,心態積極,對生活充滿信心,渴望再上雷場。今天,我們學習杜富國,就要像他一樣,無論面對什麼樣的艱險和困難,都要有舍我其誰的責任擔當,不怕艱苦,不畏犧牲,始終保持一種戰斗姿態,將使命責任扛在肩上。

(本報記者 章文)

(責編:王珂園、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