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他們給縣裡帶來了實打實的好項目”——新華社駐河北省新河縣扶貧工作隊幫扶側記

2019年05月17日18:30    來源:農民日報

原標題:“他們給縣裡帶來了實打實的好項目”

日前,記者在河北省新河縣劉秋口村採訪時看到,該村村西的大棚工地一片忙碌。水泥池塘已經澆筑完工,工人正忙著焊接池塘上方的棚頂鋼結構。正在現場的村委會負責人劉運才喜不自勝地告訴記者“這是新華社扶貧工作隊給劉秋口村民帶來的又一惠民項目——新河縣首家魚菜共生大棚,建成后可實現年純收入近30萬元。”

新華社駐新河縣扶貧工作隊扎根基層,“志”“智”雙扶,聚合內外資源,闖出了一條中央單位定點扶貧的好路子。5月6日,河北省政府網站發布《河北省人民政府關於贊皇縣等21個縣(區)退出貧困縣的通知》,批准包括新河在內的21個縣(區)退出貧困縣序列。縣委書記李群江說:“這得益於全縣干部群眾的齊心協力,特別要感謝新華社的大力支持,感謝新華社扶貧工作隊的扎實工作!”

扎根基層,與貧困縣干部群眾打成一片

工作隊堅持在扶貧一線實施“扎根工程”,與群眾打成一片、融為一體,用心用情用力開展工作。為此,他們制訂了《新華社駐新河扶貧工作隊踐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若干准則》及《新華社駐新河扶貧工作隊管理暫行規定》等制度,形成了“1+5”管理制度體系,劃定工作底線和紅線,並挂牌上牆﹔制訂《工作台賬》《管理台賬》,明確努力目標和高線,自覺接受新河干部群眾監督。扶貧工作隊隊長汪鵬說,有幸戰斗在脫貧攻堅的一線,很受教育,深感震撼,心靈得到洗禮,作風得到錘煉……。

打鐵必須自身硬,汪鵬以身作則做表率。父親患有腦梗后遺症,母親糖尿病多年,10多年前他把父母接到北京照顧。為做好全國“兩會”、“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等安保工作,妻子年初由北京市公安局機關,到府右街派出所支援工作,經常執勤到很晚。組織出於關心汪鵬,可申請提前結束扶貧,但考慮到新河尚未脫貧摘帽,他堅決要求留在新河。

為了解全縣村情民情,工作隊走村入戶宣傳解讀扶貧脫貧政策,扎根分包的董夏、蓋村、暴地賈、宋亮庄等貧困村,強力攻堅突破,確保真脫貧、穩脫貧。汪鵬分包的董夏村在脫貧摘帽驗收中,代表新河縣接受第三方評估組近5個小時“解剖”,順利通過。

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工作隊結合實際,先后撰寫調研體會12篇,為縣委縣政府調度脫貧攻堅提供有力參考。工作隊隊員朱峰、劉奕湛發揮新華社新聞信息資源豐富等優勢,及時提供精准脫貧的政策咨詢服務。經工作隊協調,中國經濟信息社為新河縣免費開通“新華財經”等三大國家級信息產品平台的專用賬號,並提供《經濟分析報告·鄉村振興》《高管信息》《政務智庫報告》等信息。汪鵬作為“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主題征文活動獲獎論文作者,參加了中宣部、國務院扶貧辦聯合召開的研討會,整理胡春華副總理等領導講話要點,印發全縣扶貧干部學習。

工作隊還注重“扶貧必扶智”,從培訓教師、幫扶學前教育等方面加強教育扶貧。經他們極力溝通,“騰訊智慧校園”項目最終落戶新河,為新河教育實現管理智慧化、教學智能化、教研網絡化和家校溝通信息化奠定了堅實基礎,新河被評為“騰訊智慧校園”全國示范區。依托“騰訊智慧校園”平台,新河教育系統還建成了可隨時點擊查閱的教育資助系統數據庫,探索教育精准扶貧“新河模式”。

扶持產業,助力貧困群眾脫貧夢圓

工作隊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要因地制宜,把培育產業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的有關要求,全力幫扶貧困群眾直接受益的香菇、黃韭種植等項目,讓貧困群眾受了益、叫了好。

該縣劉秋口村村民利用環高速綠化林發展林下經濟,種植了簡易型香菇大棚,但受大棚質量限制,香菇產量和質量不高。為解決這個困擾該村干部群眾多年的難題,工作隊先后奔赴靈壽、阜平、邱縣等地考察取經。

取經歸來后,工作隊又統籌新華社撥付的35萬元黨費和30萬元扶貧資金,撥付給65戶貧困戶(每戶1萬元)作為股金,統一建設了8座高標准雙拱香菇大棚。為保障銷路,工作隊通過新華社全媒體廣告平台推介新河特色農產品,協調碧桂園“鳳凰優選”超市河北總店在新河注冊,全力推銷香菇、羊肚菌等新河農產品。現在,石家庄、邢台批發商的廂貨車准時來到村頭,在大棚邊等待裝貨,採摘的香菇供不應求,劉秋口村貧困戶每戶每年因此增收千元以上,菇農們臉上露出了笑容,逢人就夸新華社!

為鞏固脫貧成果,工作隊落實蔡名照社長去年5月在劉秋口村考察時提出的要求,利用新華網支持的100萬幫扶資金,幫助村裡建設魚菜共生大棚,棚區地面以下挖坑塘注水養魚,坑塘上種植香菇,利用池水養魚,池水提供菌類生長所需的濕度,達到一棚多能,資源循環利用。大棚建成后,將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推動實現穩定持續脫貧。

工作隊員劉奕湛分包的宋亮村,黃韭種植歷史悠久,但始終沒有形成產業。在工作隊協調下,該村整合涉農資金增建13個棚,每兩個貧困戶負責一個棚,投資少見效快,現在一個棚每年純收入上萬元。黃韭種植為宋亮村找到了一條增收致富的好路子。截至2018年年底,宋亮村已經建設大棚23個,帶動31戶貧困戶、78人脫貧。

去年以來,工作隊還發力消費扶貧,助推扶貧產業。新華社機關食堂批量採購新河香菇、小米等農特產品,新華社工會系統僅今年“五一”前后就購買新河土特產140.3萬元,既帶動貧困戶增收,又提高了群眾發展特色種植的積極性。

此外,工作隊堅持“扶貧先扶志”,助力產業扶貧,充分發揮新華社全媒體報道的優勢,營造決戰脫貧的良好氛圍,激發貧困群眾脫貧的內生動力。朱峰帶領河北分社兩名同志採寫的通訊《俯身為民實干,挺胸為黨爭光——河北省新河縣扶貧一線干部群像》,得到河北省委主要領導肯定性批示,極大地鼓舞了新河縣干部群眾戰勝貧困的信心決心。

引進資源,強化貧困群眾造血能力

工作隊剛進駐新河時,當地干部懷著強烈的期待,但也有人臉上挂滿疑問:新華社搞宣傳是強項,他們能給縣裡帶來實打實的扶貧項目嗎?

去年5月20日,在廣東順德,碧桂園集團和新河縣政府簽訂鄉村振興結對幫扶協議。碧桂園新河苗木基地、做大做強新河羊肚菌種植業等產業扶貧項目相繼在新河落地生根,這是新華社當“紅娘”,工作隊協調對接的重要成果。也正是從這個項目起,人們徹底打消了對工作隊的置疑。

“他們目標明確、作風扎實、不喊口號、狠抓落地,是一支真正幫助群眾脫貧的工作隊。”碧桂園集團河北區扶貧辦主任胡昌元毫不掩飾對工作隊的稱贊。

工作隊還發揮新華社聯系廣泛優勢,聚焦“兩不愁三保障”,溝通聚合新華社內外資源,探索推動習近平總書記倡導的大扶貧格局。

憑借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工作隊在各個層面著力推廣紅軍名將董振堂等新河“名片”。新河名片打出去,知名度不斷提升,效果不斷顯現,各種扶貧資源涌進新河: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北京聯慈健康扶貧基金會、瑞康制藥北京子公司、企業觀察報社等捐贈款物,助力新河脫貧攻堅﹔知名創客公司“米巧米創客引擎”在新河設立分支機構,聯合縣人社局成立“新河創業孵化園”,直接帶動就業142人,間接帶動就業586人﹔北京大好河山集團捐資200萬元,支持新河縣中醫院採購手術室設備﹔任丘愛心基金會連續兩年為新河縣符合條件的貧困戶購買簡易保險﹔北京市順義區人社局與新河縣人社局簽訂勞務合作協議,支持建檔立卡勞動力轉移就業﹔新華網參與主辦的“授漁計劃﹒青年之聲”精准扶貧行動,將幫助新河8名貧困生成才就業……

在入戶走訪中,工作隊發現留守婦女、殘疾人、老年人等人群囿於各種原因無法出村打工。為啃下這些脫貧攻堅的“硬骨頭”,他們協調碧桂園新河鄉村振興辦公室,與縣供銷合作社共同組建“扶貧車間”,進行“手工泡泡”、“西洋劍”兒童玩具、手工蠟燭組裝等工作,打造了農村就業創業兩個平台,幫助留守老人就地就近就業。僅2018年,新河縣審核挂牌16個“扶貧小院”和“扶貧車間”,帶動了210名老人、婦女、殘疾人和貧困勞動力就地就近打工掙錢,年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打通了“老弱病殘”貧困戶就業扶貧的“最后一公裡”。

在結束採訪時,新河縣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新河將借力新華社援建新河融媒體中心,依托新華社現場雲平台等支撐,在較短時間內迅速實現了融媒產品“質”與“量”的提升,探索實現貧困縣媒體融合發展的“彎道超車”。(安培強 記者郝凌峰)

(責編:呂騰龍、程宏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