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脫貧故事·奮斗者①)村裡挪窮窩,有人犯嘀咕:搬不搬,怎麼搬,搬完咋干

搬遷戶打消了三個顧慮

本報記者  喬  棟

2019年05月08日08:1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搬進新家后,竇瑞兵(右一)和家人在牆上貼“福”字。
  本報記者 喬 棟攝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脫貧攻堅戰進入決勝的關鍵階段,務必一鼓作氣、頑強作戰,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在脫貧攻堅一線的火熱實踐中,黨員干部帶領群眾拔窮根、摘窮帽,鄉親們一起奮斗,努力向前,各項保障政策兜住貧困群眾基本生活。

  本版自今日起推出“脫貧故事·奮斗者”系列報道,分別講述易地搬遷戶如何打消顧慮,村裡墊底戶怎樣過上好日子,拔尖戶致富不忘帶動大伙,第一書記操心群眾生活的故事。

  ——編 者 

   

  午后的陽光洒在臉上,桌上的茶壺裡冒出熱氣。雷凱兵正坐在竇瑞兵家裡,笑著講出兩人之前在村子搬遷問題上的那段“不打不相識”的趣事。

  搬不搬

  一條傳聞起風波

  這事得從2016年下半年說起。

  那會,山西興縣張家梁村裡秘密流傳著一個小道消息:村子地底下發現了鋁礦,政府要過來征地開採,被征地后,不要說補償,連住的地方都沒有了。

  在這個人際傳播佔絕對主導的傳統村落裡,這樣的“消息”很有市場。謠言的來源,就是竇瑞兵。

  貧困戶竇瑞兵腦子活泛。這些年,他經歷的事情也比較多:在呂梁市區工作了幾年,拿不到工錢﹔先后做了闌尾炎手術、尿結石手術,回村后不敢再干重活。家裡還有三個孩子上學,生活壓力的疊加,讓他不由得不多想。

  於是,聽說村子成為當地第一個整村搬遷試點后,他就多想了想:“為什麼是我們村?”聯想到此前聽說在附近有鋁礦,竇瑞兵愈發覺得,這事不對勁,就傳起了小道消息。

  這讓包村干部雷凱兵有些猝不及防。本來此前,他去挨家挨戶詢問的時候,大家一致意見都是一個字:“搬!”

  張家梁這個大山塬面上的村子,到鄉裡都得40分鐘。大山上的人們,祖祖輩輩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種著千年不變的雜糧和谷子。山上僅剩的31戶人家,眼睜睜看著山下的蔡家崖村靠著紅色旅游日子越來越紅火,卻隻有眼饞的份。一方水土養不了一方人,當地易地扶貧搬遷的試點,因此起步。

  可一個謠言,讓易地扶貧搬遷試點工作還沒開始,就遇到了下馬威。

  “連著開了4個晚上會,白天去入戶走訪,晚上村支兩委在一起討論搬遷辦法。”雷凱兵今年35歲,這個年輕的鄉鎮干部比同齡人多了幾道皺紋,“我也很奇怪,本來說得好好的,怎麼大伙突然就變卦了。”

  還是通過朋友的親戚透露,雷凱兵才知道了竇瑞兵關於鋁礦的說法。“這不,那天晚上,正在開會呢,他就不請自來了,我也正在火頭上。”兩人吵了一架。

  雷凱兵說:“那天最后還是沒說攏,竇瑞兵讓我寫一個保証書,保証能花一萬元就能住進新房,還讓我蓋‘紅戳戳’,可那會試點政策不明朗,我也不敢哪!”

  “后來我也想,沖突的原因說到底是信任問題。”雷凱兵對竇瑞兵說,“怎麼解決信任問題?”

  真正讓竇瑞兵相信的,是緊接著的那個秋天,山下的挖掘機開始“轟隆隆”地開工平整土地。這意味著,雖然還沒搬,但新房子已經開修了。

  張家梁的村民這才都正式同意搬遷,但問題還沒結束。

  怎麼搬

  牲口也給補償費

  2017年下半年,山下的整村搬遷新房就快建成了,這裡離蔡家崖村就隔了一條馬路,離縣城也就10分鐘車程。

  好事將近,可村裡人又犯起了嘀咕。搬是沒有問題了,可怎麼搬,又成了焦點。

  竇瑞兵家裡五口人,按照縣裡出台的“每人不超過25平方米”辦法,他們可享受125平方米以下的新房。可張家梁的整村搬遷工程,都是統一按照四戶以上,每戶80平方米的標准來修建的。

  “有的家裡四口人,可住的是80平方米,我家是五口人,住的也是80平方米。這不公平,你應該把多出來的一個人的錢退給我。”竇瑞兵說,“我不多拿你一分錢,你也一分錢不能少我。”

  這回雷凱兵沒跟他吵。事實上,通過第一回交鋒,兩人關系還有點升溫。可在這問題上,竇瑞兵半點不含糊。雷凱兵隻好把最初的規劃、戶型設計時的公示都拿出來:“你看,咱們就是這麼大塊地,建再大的條件也不允許。”

  竇瑞兵算是勉強同意,可他又代表村裡人提出了另外一個問題:“很多人家裡都養著牛、羊,現在要搬遷,舊房子怕是要拆,現在還不到每年集市的時間,賣又賣不出去,你讓這些牲口去哪裡?”

  雷凱兵又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當天晚上,他仔細翻閱了省、市、縣三級的易地扶貧搬遷辦法,“人、錢、地、房、樹、村、穩”,都有明確辦法,但卻沒有發現一條跟牲口有關。第二天一早,他去找了分管副縣長反映這個情況。縣裡對此事很重視,縣長劉世慶特意召集人員開會,商討出了一個解決辦法。

  雷凱兵說:“牲口也給補償費。”

  搬完怎麼干

  貧困戶當上護林員

  2018年11月,山下的張家梁整村搬遷房統一裝修完成,村民們陸續搬遷進新房。

  雷凱兵長舒一口氣,有一種勝利的喜悅。這兩年多來,他作為一線的施工隊長,跌跌撞撞地蹚過這條不尋常的路:曾作為甲方代表,一大早跑到工地去看整村搬遷工程進度﹔曾作為包村干部,見過無數個張家梁夜空中的星﹔也曾作為試點的一線人員,促進了當地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的不斷完善……

  這種成就感包裹著他,以至於有一天,當十幾個新搬遷戶集體堵到他辦公室門口的時候,他竟有些詫異。

  他讓大家說問題。大伙開始七嘴八舌說起來:“我們的馬桶不好用”“我們的電視怎麼看不清了”……

  習慣了山上生活的人們,搬入現代化設施齊全的新居,不適應狀況五花八門。雷凱兵耐心地一一給他們解答。

  送走了這些人,樓道裡閃出了那個熟悉的人影。竇瑞兵沖著他嘿嘿一笑:“他們來可不是我的主意,咱倆這交情,我會因為這些找你嗎?”

  雷凱兵知道他想什麼:“你不就是怕下來地都種不了了嗎?前段時間村裡申請了3個護林員指標,你是貧困戶,又干不了重活,我已經推薦讓你擔任護林員了。不光是你,縣裡開展的護工培訓和扶貧車間招工,咱們村的人都能沾上光。縣裡已經和第三方公司商定,決定張家梁舊村也不拆,留著搞美麗鄉村建設、開發民宿!”

  竇瑞兵笑了。三次接觸,他發現,雷凱兵是個值得交的朋友。

  今年過年,雷凱兵來竇瑞兵家拜年。雷凱兵摟著竇瑞兵的肩膀:“我要問你一件事,這回不能騙我了!你今年到底多大年紀?”

  竇瑞兵扯了扯衣領,敞開了胸懷:“我之前不是一直和你說我40多歲嗎?其實,我過了年才39,我還以為多說幾歲,能多享受點政策。”

  兩人哈哈一樂,往事都付笑談中。


  《 人民日報 》( 2019年05月08日 13 版)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