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開拓人民公安為人民的新境界——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公安機關改革創新實踐綜覽

2019年05月07日13:46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開拓人民公安為人民的新境界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

光榮傳統、優良作風,始終伴隨著公安隊伍的成長。

當國家安全、社會穩定、生活安康,人民的安全感穩步提升﹔當民生警務不斷創新,戶政、出入境等手續日漸快捷,各類活動有了周到的安全保障,人們不難發現,“人民公安為人民”的光榮承諾,已悄然在人民群眾的生活中兌現,融入所有激情燃燒的歲月和平凡如常的細節。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公安機關忠誠擔當、銳意創新,不斷匯聚建設平安中國的磅礡力量,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作出突出貢獻。

2017年5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全國公安機關和廣大公安民警提出“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總要求,為公安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一場前所未有的改革圍繞著這“四句話、十六字”徐徐展開。

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真實寫照

“和平年代,公安隊伍是一支犧牲最多、奉獻最大的隊伍,大家沒有節假日、休息日,幾乎是時時在流血、天天有犧牲。這些年來,每當看到公安民警舍生忘死、感人肺腑的事跡,我都深受感動﹔每當聽到公安民警在血與火、生與死的考驗面前赴湯蹈火、流血犧牲的消息,我都深感心痛。”

2017年5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全國公安系統英雄模范立功集體表彰大會代表時指出,“廣大公安英雄模范身上體現的忠誠信念、擔當精神、英雄氣概,是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真實寫照。”

在沒有戰爭、和平穩定的時光裡,在百姓安居樂業、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人民衛士書寫著一部波瀾壯闊的英雄史詩。有的英雄雖然已經倒下,卻樹起一座座時代的豐碑,長久地激勵和感動著他們所守護的人們﹔更多的英雄仍然默默奮戰在服務人民的崗位上,用心用愛守護著一方平安、萬家燈火。

公安隊伍中,這種精神、這股正氣始終存在,一直堅持。

“這個時代,我們應該追尋什麼樣的人?”

2018年4月,石家庄,送別公安英烈呂建江的市民和網友給出了一致的答案——“這個時代,我們就是要追尋呂建江這樣的人。”和平年代,英雄氣概未必轟轟烈烈、馳騁縱橫,但一定心系人民、潤物無聲。

河北省石家庄市公安局橋西分局民警呂建江走了,帶著市民的不舍。但后來人們發現,“老呂”沒走,他生前創建的網上警務室還在,“老呂叨叨”的微博永不下線,繼續為百姓的安全不停“叨叨”。

北京市公安局海澱分局民警高寶來走了,帶著孩子們的祝福。但后來人們發現,“警察爺爺”沒走,200多個“高寶來愛民服務崗”繼續守護著孩子們的上學路。

廣東省廣州市公安局從化分局情報合成作戰中心民警陳潔走了,帶著戰友們的牽挂。但后來人們發現,“羊城警花”沒走,更多的優秀民警帶著一身正氣守衛安全防線,帶著一臉笑容走到百姓中間。

人民警察的人生傳記,修撰者不是史官,而是民心。他們身上,不隻帶有保家衛國的忠肝義膽、“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豪邁之氣,更有“人民公安為人民”的精神力量在隊伍中傳承﹔他們帶給社會和百姓的,不只是24小時在線的安全保障,更有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激勵和鼓舞。

“勤勞和智慧”,看似簡單的精神狀態,早已注入民族基因並造福於中華民族幾千年。以夢為馬的公安隊伍,在“智慧”上的努力開拓從未停歇。

2018年1月,公安部向全國公安機關提出明確要求,把握時代發展大勢,大力實施公安大數據戰略,著力打造數據警務、建設智慧公安,全面推動公安工作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努力實現公安機關戰斗力的跨越式發展。

2018年年底,國家博物館,人潮如織的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上,放置在網絡安全特色體驗區的中國網絡安全態勢感知系統引來無數參觀者。大家驚喜地發現,科技創新已成為興邦定國的利器,廣泛應用在安全保障領域的各個角落。

2012年至今,公安機關已有16個科研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225個項目榮獲公安部科學技術進步獎,703個項目榮獲基層技術革新獎。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公安機關堅持改革與創新雙輪驅動,培育創新沃土,讓創新活力噴涌:一方面,實用能用的技防創新不斷穩步推廣,公安部視頻圖像信息綜合應用平台主要功能完成開發,大多數省級公安機關已建成視頻圖像信息共享平台、聯網平台。另一方面,移動警務創新抵達新深度,全國累計配發移動終端54.3萬部﹔32個省級單位全部實現了部、省兩級移動信息網互聯互通。

湖北省武漢市公安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分局研發的“光谷微警務”,隨時隨地掌控轄區情況,推動轄區刑事案件發案數下降60%﹔

天津市公安局監管總隊研發的“被監管人員親屬網上匯款”平台,是被監管人員家屬身邊“永不下班”的監所服務大廳﹔

重慶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門開發“出入境愛心服務誠e通”,用數據分析實時採集民意,建立反映群眾意願的晴雨表,架起了警民之間的連心橋……

“守衛”與“智慧”,在公安隊伍中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共和國之盾”帶著“人民公安為人民”的溫度和科技智慧的光,溫暖安然地照進人們的生活和國家進步的道路。

對黨忠誠:堅定的腳步始終跟黨走

人民公安的目光始終追隨南湖紅船。

2018年6月28日,公安機關紀念建黨97周年座談會在浙江嘉興召開。從江西井岡山和瑞金、貴州遵義、陝西延安等革命聖地基層公安機關趕來的民警代表,懷著崇敬之心重溫黨的創建和發展歷程。

堅定的理想信念是公安隊伍的政治靈魂。廣大公安民警深刻銘記,忠誠是公安隊伍代代相傳的政治基因,是融入血脈的人民警察之魂。隻有忠誠於黨,才能視黨的事業高於一切,為黨的事業舍得一切﹔隻有忠誠於黨,才能自覺履行人民警察的神聖職責,圓滿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使命與任務。

2017年11月,公安部向全國公安機關提出,要牢牢把握公安機關是黨和人民手中掌握的“刀把子”的政治屬性,堅決捍衛以政權安全、制度安全為核心的國家政治安全,為鞏固黨的長期執政地位、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營造安全穩固的政治環境。

黨的十八大以來,公安機關堅決捍衛政權安全、制度安全,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社會治安治理和維護社會穩定工作﹔努力推進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建設,努力深化依法治國實踐、推進法治中國建設﹔著力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毫不動搖地堅持全面深化改革。

人民公安的腳步始終緊跟黨中央。

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針對長江流域非法排污、傾倒危險廢物等違法犯罪嚴重破壞生態環境的形勢,公安部部署長江流域11省市公安機關充分發揮打擊犯罪職能作用,會同有關部門開展集中打擊整治長江流域污染環境違法犯罪行動,為維護長江流域良好生態環境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2019年4月28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剛剛閉幕,公安部召開發布會向全社會通報——國家移民管理局迅速部署實施“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人員出入境便利安排,為相關人員提供出入境和停居留便利,推動高峰論壇成果第一時間落地。

在“對黨忠誠”的實踐中,公安機關集中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迅速形成對黑惡勢力犯罪的壓倒性態勢﹔扎實做好涉穩風險防范化解處置工作,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和黨的群眾路線,充分發動和依靠群眾,堅持關口前移、強化源頭治理,努力把各類矛盾化解在當地、消除在萌芽狀態。

服務人民:公安“大改革”對接群眾“小日子”

戶籍制度改革深入推進、車檢駕考改革全面拉開、“放管服”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黨的十八大以來,改革強警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人民公安為人民”的理念落地為具體的普惠政策,公安的“大改革”與人民的“小日子”交織在一起——

2018年3月以來,公安部治安管理局開展全國印章刻制業治安管理改革7項任務,便民利企服務水平明顯提升﹔

2018年5月1日起,辦理護照等出入境証件“隻跑一次”制度在全國范圍內推開,申請人到出入境接待窗口一次即可完成申辦護照等出入境証件的全部手續﹔

2018年6月18日起,全國陸海空口岸實現中國公民出入境通關排隊不超過30分鐘,著力解決大型口岸高峰期中國公民排長隊問題﹔

2018年8月28日,國家移民管理局出台22條改進服務管理新舉措,其中內地居民在全國范圍內異地申請換(補)發出入境証件、申辦出入境証件7個工作日內辦結等5項便利措施於9月1日起施行﹔

2018年9月1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集中推出的4方面20項交通管理“放管服”改革新措施落地實施,交通管理服務便利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2018年11月,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推出簡化企業開辦程序、壓縮開辦時間等6項便民利民措施,進一步方便企業群眾辦事創業﹔

2019年4月,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推出10項深化交管“放管服”改革新措施,其中小車駕駛証等5類業務將可以異地通辦,5項服務可以便捷快辦。

……

便民舉措密集出台,改革紅利持續釋放。丈量公安行政管理改革堅定的步幅,短短幾年間,公安機關的改革舉措覆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權力“瘦身”、職能“健身”,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公安行政管理與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改革一小步,社會就會前進一大步。如今,這樣的進步還在持續,它們激發社會創新創造活力,回應人民群眾新期待,聚焦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和獲得感——

著力推動審批服務便民化,推行“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進一步深化移民和出入境管理、道路交通管理等改革﹔

著力推動監管方式科學化,堅持能夠降的收費一定要降下來、該放的權力一定要放到位,把更多的精力用於創新和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切實做到該管的事項一定要管精准﹔

著力推進出入境便民利民措施落到實處,實現出入境証件“網上辦”“異地辦”“就近辦”“輕鬆辦”,中外人員、交通工具出入境通關更加順暢,外國人來華旅游、工作、商務、創業更加便利。

執法公正:全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法治’二字重於泰山。法治精神要作為一種信仰融入每一名公安民警的心中。”中央電視台2017年度法治人物的頒獎現場,“年度法治人物”、時任浙江省公安廳刑偵總隊總隊長俞流江說出這樣的感言。

依法辦事、執法公正是公安工作的基本價值取向,也是人民警察的基本職業操守。一直以來,法治公安建設的實踐目標,是讓法治思維外化為民警具體的執法行為,讓法律法規在執法環節得到充分實施。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公安機關不斷深化執法規范化建設,不斷推動執法規范化建設提質增效:

辦案場所精細化建設提檔升級。辦案流程明確了“犯罪嫌疑人被帶至公安機關后,一律直接帶入辦案區,一律先進行人身檢查和信息採集,一律有人負責看管,一律有視頻監控並記錄”的“四個一律”的硬性要求﹔硬件設施在將辦案區、接待區、辦公區和生活區進行物理隔離的基礎上,不斷推動執法辦案場所規范化改造向精細化、集約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同時,辦案場所升級改造正在加速。

科技在規范化建設中的深度應用。全面推行“執法信息網上錄入、執法流程網上管理、執法活動網上監督、執法質量網上考核”的執法辦案和監督管理新模式,普遍建立運行統一的執法辦案和監督信息系統﹔全面推行執法全流程記錄制度,為基層一線民警全面配備了執法記錄儀,使之成為准確記載、還原執法現場活動的“黑匣子”﹔全面推動運行涉案財物智能化管理,依托二維碼技術讓涉案財物有了“身份証”,實現了對涉案財物的信息化管理。

執法隊伍能力素質的全面提升。全警參加的規范執法視頻培訓,將細化、嚴密的執法標准和操作規程搬上熒幕﹔大力開展執法實戰培訓提升執法能力和水平,組織執法細則培訓班等專項培訓,並將執法培訓作為民警上崗、任職、晉升職務和授予、晉升警銜的重要內容﹔全面推行執法資格等級考試,民警不通過基本級考試不得執法辦案,不通過中級考試,不得擔任科所隊長,將通過高級考試的民警納入人才專家庫。

深入推進執法規范化建設,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為全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提供了基礎,法治、規范的追求融入細節,推動著每一起案件的辦理。

紀律嚴明:把全面從嚴治警覆蓋到“最后一公裡”

紀律意味著生命力、凝聚力、向心力、戰斗力,是人民公安護航國家發展、人民平安的基礎力量。作為維護社會穩定的主力軍,公安機關堅持從嚴治警,始終保持紀律嚴明。

“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堅持政治建警、全面從嚴治警,努力打造一支忠誠干淨擔當、黨和人民滿意的公安隊伍。”2017年11月,公安部黨委強調,要在政治建警、從嚴治警上下功夫,努力在踐行新時代黨的建設新要求上走在前。

“趕考”路上,公安部黨委為全國公安機關定下了目標:“公安隊伍是黨絕對領導下的一支以黨員為主體的紀律部隊,必須全面准確把握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毫不動搖地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毫不動搖地堅持政治建警、全面從嚴治警,努力打造一支忠誠干淨擔當、黨和人民滿意的公安隊伍。”

一方面嚴明執紀“動真格”,移除文山會海、嚴管鋪張浪費,破除形式主義的“客裡空”,打掉官僚主義的特權感,摧毀黑惡丑的“保護傘”,嚴肅查處失職瀆職和不作為、亂作為,把全面從嚴治警覆蓋到“最后一公裡”。

另一方面狠抓理想信念教育,建立警示教育基地、召開警示教育大會、開辟廉政文化園地、選樹勤廉典型﹔實行常態走訪調研、完善廉政檔案、開展跟蹤回訪,建立日常精准監督機制,做到底數清、情況明。

鐵的紀律、鐵的隊伍在深入貫徹黨中央精神的實踐中鍛造。廣大民警體會到,從價值路徑上的固本培元,到實踐路徑上的以上率下,再到制度路徑上的立規明矩,全面從嚴治警不僅成為一次觸及靈魂的革命,更是劃定了公安民警在新時代的精神坐標,成為鍛造一支高素質過硬公安隊伍的必由之路。

而他們正是在這樣的鍛造過程中,書寫讓黨和人民滿意的時代答卷。

(本報北京5月6日電 本報記者 彭景暉)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