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期刊選粹>>黑龍江《黨的生活》

北安觀察: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2019年04月23日13:34    來源:黨的生活

位於小興安嶺南麓、鬆嫩平原邊緣地帶的北安,一百年前時稱龍鎮縣。作為最早的黑龍江省工委、黑龍江省政府所在地,北安堪稱黑土地上的一座歷史名城。

近年來,這座小城不斷刷出令家鄉人備感自豪的“新顏值”——承載著近代歷史不同時期、系列主題的紅色博物館群,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前來追尋歷史足跡,緬懷革命先輩,汲取精神力量﹔具有標志性意義的“北安紅色文化系列活動”立項申請,順利通過文化部專家組的驗收,被列為國家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項目﹔作為解放戰爭時期黑龍江地區剿匪指揮部所在地,引得中央電視台《國寶檔案》欄目組專程到此取景拍攝……

也許有人不解:一個地域偏遠的縣級城市,紅色文化之花為何如此鮮艷?

破解歷史密碼:發掘紅色資源富礦

如果把紅色歷史資源比作精神礦藏,那麼,北安可謂一座積澱豐厚的富礦。

作為黑土地上的革命老區,北安有著光榮的戰斗歷史和鮮明的紅色印記——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趙尚志、李兆麟、金策、馮仲雲、於天放等一大批著名抗聯將領曾在這裡與日本侵略者及其走狗浴血奮戰,“趙尚志冰趟子大捷”“於天放牢門脫險”“尚大嫂支援抗聯”等傳奇故事被傳為美談……然而,隨著歲月的不斷流逝,許多見証當年抗聯英勇斗爭的舊址與文物日漸斑駁,許多鮮為人知的歷史記憶瀕於失傳。

做好紅色歷史的挖掘、保護與傳承,是現代北安人義不容辭的責任。正是基於這種時不我待的使命感,近年來,北安市委、市政府不斷加大投入,高度重視對各類紅色資源的保護、挖掘和傳承工作。

通過系統性發掘整理,一大批塵封的紅色歷史成為北安城市名片中的光榮記憶:這裡誕生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全國第一個完整的省級人民民主政權——中共黑龍江省工作委員會、黑龍江省政府,這裡出版了黑龍江省第一張省委機關報,這裡建立了人民軍隊的第一所工兵學校,這裡成立了新中國第一個國營機械農場,這裡擁有過新中國規模最大的槍械制造廠,這裡拍攝了新中國第一部寬銀幕電影《老兵新傳》,這裡創作了新中國第一部大型歌劇《星星之火》……

最令北安人自豪的是: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之后,為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受黨中央派遣,延安干部團的195名同志經過長途跋涉,於同年11月15日到達北安。在這些“延安火種”的領導下,黑龍江人出色完成了建黨建政、建軍剿匪、土地改革、支援前線四大任務,建立了下轄26個縣、近300萬人口的黑龍江省根據地。作為穩固的戰略后方基地,這裡在人力、物力、財力上為東北解放、全國解放、抗美援朝以及新中國建設提供了強大支撐,做出了卓越貢獻……

穿過歷史的雲煙,拂去時光的塵埃,北安呈現了這座城市前所未有的獨特辨識度。在充分挖掘的基礎上,北安持續加大對紅色文化資源的場館設施建設和開發利用力度。

2012年以來,在原有北安博物館、黑龍江省工作委員會舊址陳列館、黑龍江省政府舊址陳列館、慶華軍事工業遺址博物館四座博物館的基礎上,北安市又相繼建成了於維漢紀念館、雷鋒精神紀念館和主星朝鮮族鄉民俗風情館,全市博物館總數達16個之多。通過開發網絡資源,投資92萬元建起網絡北安紅色博物館,初步形成了一個地域特征鮮明的紅色博物館群。

作為這座光榮之城的“紅色風景線”,這些地標性場館不但使紅色文化的內涵更為立體生動,而且極大豐富了當地群眾及外地游客的文化生活。自免費開放以來,紅色博物館群共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參觀者300多萬人次。

今年4月初,河南省鄭州市退休教師李思安用三天時間認真參觀了紅色博物館群。他感慨地說:“這些紅色文物和展覽內容,帶給觀眾的是一種精神震撼,讓我們更加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因為今天的和平環境是先烈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

尋根紅色血脈:突出延安精神傳承

城市精神的塑造,具有內聚合力、外展形象的雙重功能。

2017年年初,經過深入調研和論証,北安市委、市政府一致認為,北安作為老黑龍江省工委、省政府的所在地,對於延安精神的繼承和發揚,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延安精神的實質,就是共產黨人的堅定初心﹔北安精神的弘揚,要從延安精神中去尋根。為此,北安市委宣傳部受命與延安市寶塔區(原延安縣)相關部門協調,啟動締結友好市區的准備工作。

2017年4月11日,北安市黨政代表團首次訪問延安。通過收集到的大量珍貴資料,他們對當年延安干部團所體現出的延安精神、延安作風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

2017年11月,北安市委再次派員前往延安,追尋1945年延安干部團的歷史足跡,收集“從延安到北安”的相關資料,開展兩地之間的文化交流。

通過與延安方面的深入接觸,使北安市委、市政府加強紅色文化建設的思路得到進一步拓展,方向也更為明確。

2018年1月,北安市委書記黃士偉在中央黨校參加縣委書記研修班期間,撰寫了一篇題為《從延安到北安》的署名文章,詳細介紹了北安的紅色歷史資源,深入闡釋了北安與延安之間的紅色基因傳承關系。經過黨史專家的嚴格審訂,中央黨校主辦的《學習時報》予以刊載。這篇文章的發表,不但使“從延安到北安”這段珍貴黨史得到權威部門的認可與重視,也把北安的紅色歷史宣傳推向全國——人民網等幾十家主流網絡媒體以及《延安日報》紛紛予以轉載。

2018年2月8日,北安市隆重舉辦2018“擁抱新時代的春天”新春慰問演出。這場演出最為搶眼的一個節目——《從延安到北安》,以原創音舞詩畫的形式呈現了1945年延安干部團經過長途跋涉來到北安,建立以北安為中心的老黑龍江省根據地,為北安帶來延安精神、延安作風、延安經驗的艱苦歷程,獲得觀眾的高度贊賞。

2018年3月3日,黃士偉以《從延安到北安》為題,為北安市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輪訓班學員上了第一課,讓全市所有科級以上干部深入了解北安的紅色歷史,從中汲取精神力量。

2018年4月17日,北安市與延安市寶塔區正式締結為友好市區。在兩地之間的文化交流活動中,應邀前來北安採風的一位延安作家動情地說:“延安,北安,仿佛失散七十多年的兄弟又相聚了。”

在北安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劉鳳芝看來,北安與延安締結為友好市區,體現的是延安對北安紅色基因的高度認同。

一年來,北安全市上下圍繞“從延安到北安”紅色品牌建設,各司其職、協同發力——

市政協黨組利用十個月的時間,編輯出版了近20萬字的《紅色記憶——延安精神在北安》。這本集中反映延安干部團到達北安后創建老黑龍江省根據地的歷史資料,成為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延安精神的教育讀本。

市紀委監委牽頭開展的“塞北延安,清風頌廉”北安原創作品專場文藝演出,將延安精神與時代要求、紅色文化與廉政教育有機結合,震撼人心,反響熱烈。

市委組織部派出攝制組,前往哈爾濱等地尋訪延安干部團成員及后人,通過採集到的大量彌足珍貴的影像資料,制作了一部《從延安到北安》專題片,在省委組織部舉辦的觀摩交流活動中獲評一等獎,成為開展黨員教育活動的生動教材。

為貫徹落實《北安市教育系統“傳承紅色精神 打造舒心校園”工作方案》,北安市教育局與延安市寶塔區教育局簽訂了“教育友好合作交流協議”。寶塔區教育局領導表示:“一定全力支持北安市教育局把紅色精神傳承好、延續好,讓北安更多的青少年懂得、領會延安精神。”

……

2018年7月下旬,時任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的錢鋒帶隊到北安調研。他在調研過程中表示,北安市為黑龍江省解放初期的黨史研究提供了許多寶貴史料,紅色博物館群內藏品豐富,場景符合史實,獨特的資源很好地體現了北安的文化符號﹔尤其是對“從延安到北安”這段歷史的深入挖掘,不僅讓黑龍江的黨史尋找到了革命的源頭、信仰的根源,更增強了人民群眾的愛國意識。

今年3月的一天,一位70多歲的老人帶著妻子造訪北安。

拉乘他們的出租車司機、雷鋒車隊成員王師傅發現,老人對北安的紅色歷史非常感興趣,自行參觀了北安的多個紅色博物館。交談中,王師傅得知,老人叫李祝捷,他的父親正是延安干部團195名成員之一、曾任北安鐵路護路軍司令部參謀長等職的李蔭芝。原來,李祝捷讀了《從延安到北安》一文后,看到北安市對延安干部團在北安工作的紅色歷史如此重視,便下決心來此追尋父親的足跡。

王師傅緊忙通過雷鋒車隊隊長姜濤將這一信息向市委宣傳部作了報告。聞聽此事后,北安市委書記黃士偉特意與李祝捷夫婦會面。經過一番深入交談,李祝捷被北安市傳承、弘揚紅色文化的系列做法深深感動,決定把父親留下的一批珍貴史料轉贈給北安市,並表示要為北安紅色歷史文化傳承做出積極貢獻。這段奇遇,自然也成為北安市傳承紅色基因的動人佳話。

創新表達方式:強化城市“路演”理念

傳承紅色文化,彰顯城市精神,需要與時俱進的思維、走心入腦的表達。

在北安,路演理念已經成為市委、市政府內聚合力、外展形象的一種自覺行為。

路演原本是指企業相關人員在特定公共場所進行演說、演示,向外界推介自己公司的產品、理念、意向,從而獲得受眾認同、爭取合作伙伴、擴大市場影響的一種運作方式。近年來,這一理念及手段已逐漸應用於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

2018年,北安市委通過“路演北安深化年”活動,以經營城市的理念對北安的有形資源和無形資源進行大力推介,通過個性鮮明的北安故事,塑造北安的城市專屬性格,凝聚北安共識,呈現北安魅力,激發北安力量。

“用身邊的故事感染人,用榜樣的力量教育人,更具春風化雨的效果。”2018年3月,經過精心策劃,北安市委隆重推出的“榜樣,逐夢的力量”百場經典故事會拉開序幕——利用一年時間,組織經典故事講述團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進軍營、進網絡,通過一百場故事會,弘揚北安精神,展現時代風採。

為推動這項活動的深入開展,保証活動效果“有高度、有溫度、有深度”,北安市委宣傳部成立了組織指導、文稿撰寫、基層宣講、綜合協調和技術保障五個工作組,側重組織挖掘不同時期在“塞北延安”建設中無私奉獻的無名英雄、身邊好人和道德模范的感人故事﹔通過基層推薦、組織選拔、大賽評比等方式,在全市遴選出28名優秀故事講述員,成立了五個經典故事講述團,並聘請專業人士進行指導。

百場經典故事會甫一亮相,立即引發社會各界的熱烈反響。經典故事講述團所到之處,每一個榜樣的故事都讓聆聽者受到心靈的震撼。

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貼近北安的百場經典故事會,不僅成為北安市委加強意識形態工作的有效載體,也成為北安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特色品牌,周邊地區的一些中省直單位紛紛向北安經典故事講述團發出邀請。一年間,經典故事講述團不僅在本地圓滿完成“七進”任務,而且走進遠隔幾千裡的陝北延安。

除了累計受眾達10萬多人的百場經典故事會,北安市委還通過開展“北安,一座有溫度的城市”“觸摸鄉情·感悟變遷”系列活動,利用“群歌唱響北安城”“歡樂北安行”“秧歌會演”“金色田野”“城市之光”等主題活動以及社區文化周、文化大學堂等傳播載體,把紅色文化送到千家萬戶,唱響新時代的主旋律。

北安不僅在線下組織豐富多彩、主題突出的系列活動,還全力打造“路演北安”“淳美北安”“北安之聲”“今日北安”等政務新媒體平台,聯合市域內60多家中省及黑河市直單位共同構建區域新媒體聯盟,協調“北安人”“北安味道”“北安信息港”“北安新鮮事”等自媒體平台傳播主流聲音,通過官方制作發布的精良內容和權威信息,打造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橫縱聯合的新媒體矩陣,合力展現這座城市獨有的精神風貌。

注重聯動效應:營造“文興北安”氛圍

在探索振興發展之路的過程中,北安市委、市政府充分發揮文化建設的聯動效應,營造“文興北安”的濃厚氛圍。

兩年來,在北安與延安結為友好城區的過程中,文化交流始終走在前列。北安市委宣傳部與延安革命紀念地管理局、北安博物館與延安革命紀念館相繼簽訂了友好合作協議﹔借助延安木蘭書院的社會影響力,組建了木蘭書院北安分院網絡書院﹔組織“從延安到北安”文藝創作採風團,創作了大型連環畫《從延安到北安》,編輯了紅色歌曲集《歲月留痕》﹔舉辦“從延安到北安”全國作家採風筆會、第12屆海內外華語文學創作頒獎儀式,借水行船,擴大影響……

兩年來,在貫徹實施“文興北安”發展戰略的過程中,文化自信日益增強。以北安的紅色歷史為背景,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全市各類文化精品呈現“井噴式”增長——報告文學《紅流滾滾向北安》、歌劇《薪火》、音舞詩畫《從延安到北安》、組詩《八千裡路雲和月》、電視片《延安北安薪火相傳》、組歌《薪火相傳》……值得一提的是,北安市為推動紅色題材歌曲創作工程,每年撥出專款用於優秀作品獎勵,並組建了一支百余人的北安市紅色文化藝術團,在慰問演出、廣場演出、送文化下鄉以及參加省、市文藝會演等活動中展示優秀作品。

兩年來,在群眾性文化活動和大型文化交流活動中,特色品牌越發耀眼。北安市第33屆運動會突出“薪火相傳·逐夢北安”的紅色主題,首次邀請市域內森工、農墾、監獄系統等中省直及黑河市直單位參加,並通過新華社現場“雲平台”進行網絡直播﹔北安市第三屆文化產業博覽會邀請俄羅斯藝術家聯盟社會組織主席、省文聯領導及30多名著名書畫家和工藝美術大師參加,讓北安的文化產品在業界更具知名度和美譽度﹔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北安冰雪畫、北安烏魚繡、北安烙畫、北安嬤嬤人剪紙等文化產品,相繼參加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黑龍江文化產業博覽會、中俄文化大集,在更多國家級平台上展現了北安文化的魅力。省文化廳(機構改革前名稱)正式命名北安市為黑龍江“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在“文興北安”的實踐中,以紅色文化為背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基的文化觸角,已延伸到城市的各個角落。

在北安市弘北社區麗水華庭小區,一面面家風家訓主題文化牆設計清新,風格雅致,引人入勝。在小區入口處,曾經空曠的牆體如今變成了講故事的“家風家訓文化牆”,小區內各個單元的樓道牆也被充分利用起來——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孝親敬長、愛在鄰裡、家風家訓等中華傳統文化精華為內容,由一個字和句子連接的名稱,使每個單元都擁有各自的文化主題,單元內部更有引經據典的美文可讀、美圖可看。

2019年,北安市委提出全力打造“志願之城”,讓志願服務品牌“遍地開花”。3月19日晚,“榜樣,逐夢的力量”百場經典故事會第二季啟動,首場故事會的聽眾就是來自各行各業的北安市志願者團隊。

集結號,已經吹響!(奮斗全媒體記者 李小平 薛萬博)

(黑龍江《黨的生活》雜志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責編:謝倩、黃瑾)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