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新時代 新氣象 新作為

“包公宴”“喜慶堂” 村頭喜事新風尚——安徽敦風化俗涵養鄉風文明

2019年04月13日15:19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包公宴”“喜慶堂” 村頭喜事新風尚——安徽敦風化俗涵養鄉風文明

肥東推出“包公家宴”菜譜,杜絕宴席上的浪費﹔界首紅白理事會倡導喜事新辦,讓村民都能“娶得起”﹔天長農民自導自演小品,寓教於樂涵養鄉風文明……近年來,安徽將推動移風易俗作為農村精神文明創建的重中之重,強化示范引領,實行綜合治理,發揮農民主體作用,一些傳統不良風氣被有效遏制,向上向善的文明鄉風得到進一步傳承和弘揚。

在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縣,“包公家宴”菜譜成了各村鎮的新晉網紅。糯米圓子取名為“圓夢小康”,帶魚燒青椒則叫“代代清廉”,紅椒炒黃鱔是為“擇善而交”……這些別致的菜名刷爆了肥東人的朋友圈。

肥東縣石塘鎮四合村村民盧冰輝嫁女兒沒要一分彩禮錢,婚宴的菜譜是“包公家宴”。“我們可省了一大筆錢,婚宴加煙酒辦下來才花了8000塊,往常最少也要花個3萬5萬。”盧冰輝告訴記者,自己不要彩禮,還選用“包公家宴”,一來希望孩子婚后能少點壓力,二來也給鄉親們做個榜樣。“盲目攀比,到頭來苦的還是自己。”盧冰輝說。

一份朴素的“包公家宴”菜譜,折射出的是安徽鄉村風俗的大變化。近年來,為推進移風易俗,安徽立新規破舊俗,引導各地建立完善“一約四會”(村規民約、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和禁毒禁賭會),倡議“喜事廉辦、喪事簡辦、小事不辦”,約定紅白喜事一切從簡。針對春節前后返鄉人員集中辦喜事、暑假期間升學宴、國慶長假集中辦婚事等重要時間節點,發揮基層黨組織和自治組織的作用,加大宣傳引導力度,開展集中上門服務,遏制大操大辦、互相攀比、擺闊炫富之風。

3月中旬,在安徽省界首市蘆村鎮棗林村紅白理事會的引導下,兩位新人在村頭文化廣場的喜慶堂,舉行了一場既簡單大方又新風扑面的婚禮,婚禮幕牆上寫著“傳承家風家訓,莫忘勤儉持家”,引得許多人圍觀。

“界首有個說法叫‘一婚半生窮’,結婚都講排場,很多人家‘不敢娶’‘娶不起’。”棗林村村委會主任程金良告訴記者,自紅白理事會推進移風易俗以來,村裡的“喜慶堂”備受新人們青睞,紅白喜事大操大辦明顯減少,喜事新辦、節儉養德、文明理事的社會新風逐漸深入人心。

截至目前,安徽農村“一約四會”覆蓋率達95%以上。各地整合資源,利用村部會堂、閑置村舍、廣場祠堂等場所,建成“喜慶堂”“理事堂”“村民食堂”等紅白喜事集中辦理場所500多個,配備設施、免費使用,在服務中引導群眾、在舉措上施惠群眾。數萬名老黨員、老干部、老教師主動加入,幫助村集體解決棘手事,為村民解決煩心事,革除陳規陋習,深化移風易俗,抵制鋪張浪費。

與此同時,安徽各地還結合實際,用群眾聽得懂、聽得進的鮮活語言,編創了小品以及村規民約“三字經”“四字歌”“七字謠”等,在群眾中廣為流傳,推動移風易俗理念入腦入心,引導群眾增強行動自覺。

在安徽省天長市大通鎮街南村“移風易俗倡文明”廉政文藝演出現場,由農民自導自演的小品《收禮》贏得在場群眾稱贊。“為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天長創作了《收禮》《贍養風波》《賭鬼的自白》等多部小品,在各鄉鎮行政村巡演。”大通鎮文化站站長王雪余告訴記者,小品以身邊人說身邊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警醒群眾正視惡習陋習的危害,獲得群眾廣泛認同,天長農村傳統陋習正潛移默化地得到改善。

在推進移風易俗、倡導鄉風文明過程中,安徽發揮黨員干部帶頭作用,引導黨員干部帶頭踐行移風易俗“四倡四反”。

淮北發布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操辦婚喪喜慶事宜“七不准”規定﹔宣城市宣州區則要求黨員干部“五帶頭”,並將黨員干部操辦婚喪嫁娶事宜監管納入各單位年度考核。

正面倡導的同時,安徽還聚焦黨員干部違紀違規情況整治,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大辦婚喪喜慶的黨員干部嚴肅查處。黃山市拘留所所長高文平為女兒舉辦婚宴,婚禮實際宴請51桌酒席,遠遠超出此前申報的25桌,並且宴請人員中含有其管理的下屬工作人員,為此,高文平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截至目前,安徽共處理黨員干部大操大辦、違規收受禮金等違反移風易俗規定192人,起到了有效的警示震懾作用。

安徽省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安徽將繼續以推進移風易俗為抓手,以優良黨風政風帶動社風民風,提高社會文明程度,營造良好社會風尚,涵養鄉風文明,助力鄉村振興。(新華社合肥4月13日電 記者吳慧珺)

(責編:扶婧穎、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