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火箭軍工程大學教授王雪梅:女教授把16枚導彈送上藍天

2019年04月03日16:01    來源:中國婦女報

原標題:女教授把16枚導彈送上藍天

一頭短發,一副近視眼鏡,軍裝筆挺、舉止干練,王雪梅顯得溫文爾雅。誰能想到,她竟是一名火箭軍導彈專家,曾作為導彈發射總工程師,先后把16枚導彈送上藍天。

王雪梅是火箭軍工程大學“導航制導與控制”“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國家重點學科青年學術帶頭人、碩士研究生導師。

人們常說,戰爭讓女人走開。而對王雪梅來說,卻是“離戰場越來越近”。從地方大學畢業參軍后,不僅成為導彈院校課堂的一名教員,而且還是導彈控制專業的女先鋒官。

在同事和學員眼中,王雪梅是公認的“鐵娘子”“女強人”。近年來,她先后承擔多種型號武器30多門課程的教學任務,年均工作量是額定工作量9倍以上﹔先后25次入選重大演習專家組,成為發射場上的“定盤星”﹔6次以學員東風旅技術把關身份走上高原,帶領學員成功將16枚導彈送上藍天。

2006年6月,王雪梅第一次走上高原。那年,學校首次組織畢業學員實施實彈發射任務。既無發射經驗可循,又無作戰數據可借鑒,大家心裡都沒底。身為技術把關的王雪梅同樣“壓力山大”。為此,她把所有專業知識又重溫一遍,帶領技術骨干科學擬訂訓練計劃,指導學員進行針對性訓練。上百項指令測試,數十次測試比對,逐一排查分析……一個多月后,經她之手精心測試的導彈呼嘯出鞘,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對常人來說,導彈也許只是鋼鐵巨物,但王雪梅相信,導彈是有感情的。“要實現人劍合一,就必須對導彈有感情,這種感情,簡單說就是一種用心。”每次發射前,她都要去庫房摸一摸導彈,說上幾句心裡話。在王雪梅眼裡,導彈就像自己的孩子,發射就好比閨女要出嫁,總有些臨別的話要說一說。

去年初夏,王雪梅第6次帶隊挺進高原。她不斷總結實彈發射特點,探索裝備技術性能確定、技術保障、技術訓練規律,成為讓官兵信任的導彈專家。

發射架下,她在動員教育中說道:“要像談戀愛一樣,培養對導彈的深厚感情,用心去了解導彈的內在機理,掌握發射流程。”任務結束,一枚備份導彈需要歸還給某導彈旅。導彈啟運前,學員們一遍遍擦拭著導彈,又精心進行了偽裝。此情此景,讓王雪梅倍感欣慰。

“戰時一秒鐘,平時十年功”。多年來,在王雪梅的辦公桌上,總是攤滿了電路圖紙,她每天都要對著密密麻麻的元器件和曲折環繞的線路,“跑”上一遍又一遍。

對末區導彈落點的測量,一直是困擾部隊的難題。2012年,王雪梅主動請纓,決定研制一套類似手槍報靶器的自動實時報靶設備,提高部隊智能化訓練水平。一年中,她十余次往返於靶場,設計了上百張電路圖紙,終於研制出一套智能化系統。

那年深秋,戈壁大漠硝煙四起。由王雪梅領銜研制的“某型導彈末區報靶系統”樣機走進演兵場,成為檢驗一支支導彈勁旅鏖戰沙場的新利器。這套系統,也為火箭軍靶場落點檢測進入自動化時代奠定了基礎。

此后,王雪梅把創新的方向瞄准導彈武器網絡化、模擬化、智能化,加大裝備模擬、先進靶標、復雜戰場環境構設等方面研究,先后承擔6種型號主戰武器的科研任務,開創了模擬器材先於實裝配備部隊的先例,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軍隊一等獎2項﹔國家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軍隊一等獎1項﹔取得2項國家實用發明專利、4項國防專利……

“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王雪梅常以蘇格拉底的名言激勵自己。“說到底,我是一名教員,教書育人是我的主業。而我最大的心願,就是讓每一名學員都能熱愛導彈事業,敬畏手中掌握的技術,通過刻苦努力執著追求,最終成長為共和國的忠誠馭劍人。”如今,王雪梅帶出的學員大多已成長為導彈發射場上的中堅力量。

如今,桃李滿天下的王雪梅也收獲了沉甸甸的榮譽: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全軍巾幗建功先進個人……先后榮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記者 徐旭 李斌 鐘福明)

(責編:段晨茜、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