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期刊選粹>>《刊授黨校》

交出讓人民滿意的“答卷”

陳科

2019年03月28日13:07    來源:刊授黨校

70年過去了,我們取得了巨大進步,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富起來了,但我們面臨的挑戰和問題依然嚴峻復雜,應該說,黨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


70年前,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從西柏坡出發,踏上了“趕考”之路。

1949年10月1日,天安門城樓上,毛澤東向全世界庄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第一面五星紅旗在北京上空冉冉升起。經歷了近代以來100多年苦難斗爭的中國人民,終於迎來中華民族浴火重生的曙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使億萬中國人民成了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滿懷豪情開始了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偉大征程。

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消滅一切剝削制度,推進了社會主義建設。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人民,在迅速醫治戰爭創傷、恢復國民經濟的基礎上,不失時機提出了過渡時期總路線,創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的轉變,使中國這個佔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東方大國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成功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國各族人民意氣風發投身中國歷史上從來不曾有過的熱氣騰騰的社會主義建設。在不長的時間裡,我國社會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獨立研制出“兩彈一星”,成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的大國,積累起在中國這樣一個社會生產力水平十分落后的東方大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經驗。

在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我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大膽地試、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從實行家庭聯產承包、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取消農業稅牧業稅和特產稅到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從興辦深圳等經濟特區、沿海沿邊沿江沿線和內陸中心城市對外開放到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共建“一帶一路”、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謀劃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成功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從“引進來”到“走出去”,從搞好國營大中小企業、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到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從單一公有制到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和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前無古人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再到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從以經濟體制改革為主到全面深化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黨和國家機構改革、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依法治國體制改革、司法體制改革、外事體制改革、社會治理體制改革、生態環境督察體制改革、國家安全體制改革、國防和軍隊改革、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紀檢監察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扎實推進,各項便民、惠民、利民舉措持續實施,使改革開放成為當代中國最顯著的特征、最壯麗的氣象。

70年,在人類發展史上只是彈指一揮間。但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在這個時間段內,創造著波瀾壯闊、驚天動地的歷史,填寫了一張張成績優異的“答卷”。

“在中國這樣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沒有先例,猶如攀登一座人跡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荊斬棘、開通道路。”

我們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不動搖,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動搖,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在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勇敢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各方面創新,不斷賦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鮮明的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越走越寬廣,黨和國家領導體制日益完善,全面依法治國深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日益健全,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保障和法治保障更加有力,人權事業全面發展,愛國統一戰線更加鞏固,人民依法享有和行使民主權利的內容更加豐富、渠道更加便捷、形式更加多樣。

中國的社會生產力、綜合國力實現了歷史性跨越,人民生活實現了從貧困到溫飽再到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新中國從千瘡百孔的爛攤子起步,在社會主義康庄大道上前進。改革開放插上了騰飛的翅膀,中國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二,綜合實力顯著提升,社會全面進步,人民生活不斷改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目標正在日益接近。

1949年,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分別不足百元和不足50元,而到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從1953年到2018年,中國的GDP總量增長了171倍,從經濟落后逐步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新中國成立之初,農業大而不強、工業基礎薄弱、服務嚴重短缺,許多工業品都不能制造。而現在,我國形成了行業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批發零售、交通運輸等傳統服務業日益繁榮,新興服務業蓬勃壯大,鋼鐵、水泥等220多種工業品產量逐步躍居世界第一,勞動生產率、能源利用率也得到穩步提高。中國從一個工業基礎薄弱、經濟陷於停滯的農業和手工業國家,逐步成長為制造大國,並正向服務業主導型經濟轉變。我國基礎設施建設成就顯著,信息暢通,公路成網,鐵路密布,高壩矗立,西氣東輸,南水北調,高鐵飛馳,巨輪遠航,飛機翱翔,天塹變通途,科技創新和重大工程捷報頻傳。現在,我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制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外資流入第二大國,我國外匯儲備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國人民在富起來、強起來的征程上邁出了決定性的步伐!

新中國成立初期,城鎮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僅為10.6%,而2018年,我國城鎮化率已達59.58%。黨的十八大以來,新型城鎮化進程已經啟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等新的地區戰略正在開始實施,區域經濟發展你追我趕,方興未艾。

70年中,我國貧困人口累計減少7.4億人,貧困發生率下降94.4個百分點,譜寫了人類反貧困史上的輝煌篇章。教育事業全面發展,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3.8%。我國建成了包括養老、醫療、低保、住房在內的世界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超過9億人,醫療保險覆蓋超過13億人。居民平均預期壽命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35歲提高到2018年的76.7歲,嬰兒死亡率由200‰下降至2018年的6.8‰……這不僅使中國徹底拋掉了“東亞病夫”的帽子,而且為人類戰勝貧困、為發展中國家尋找發展道路提供了成功的實例。忍飢挨餓、缺吃少穿、生活困頓這些幾千年來困擾我國人民的問題總體上一去不復返了!

社會生活步入法治化的軌道。1954年,我國制定了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這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不斷推進立法、司法改革。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各方面運行已經走上法治化軌道。依法執政成為黨的基本主張,依法行政成為各級政府的基本遵循。進入新世紀,我國立法進程加速,到2010年底,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在這次謀劃未來中國改革開放宏偉藍圖的大會上,“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成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主題和顯著內容,中國開啟了整體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新階段。

文化建設繁榮發展。70年來,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從幾乎一無所有向豐富多彩轉變。人民的文化生活從嚴重匱乏向比較豐富轉變。政治文化從傳統的專制文化向民主法治文化轉變,民主、法治已經構成政治文化的主旋律。社會文化從落后的封建文化、半殖民地文化轉向了以公平正義為主旋律的現代文化。經濟文化從過去追求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文化轉變為以效率、創新為主旋律的市場經濟文化。道德文化從傳統的三綱五常為主體的封建文化轉變為開放、開明、包容的新型道德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深入人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廣泛弘揚,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扎實開展。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不斷提高,文藝創作持續繁榮,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蓬勃發展,互聯網建設管理運用不斷完善,全民健身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主旋律更加響亮,正能量更加強勁,文化自信得到彰顯,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大幅提升,全黨全社會思想上的團結統一更加鞏固。

生態文明建設穩步推進。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國人急於擺脫貧窮落后,對發展與資源環境的關系考慮不周、重視不夠。1973年,國務院召開第一次環境保護會議,中國的環境保護事業從此啟航。1983年至1999年,“保護環境”“合理利用土地、保護耕地”“水土保持”“節約資源”相繼被確立為基本國策﹔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黨的十七大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黨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目標更加明確,任務更加具體。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從文明進步的新高度重新審視中國的發展,強調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的總布局。1979年,我國頒布《環境保護法(試行)》,標志著國家的環境保護邁上法制軌道。改革開放40年來,國家先后頒布30多項法律法規,涉及循環經濟、節約能源、環境影響評價、清潔生產、水污染防治、海洋環境保護、大氣污染防治、森林、草原、水土保持等國民經濟領域,初步形成生態文明建設的法律框架。建設“三北”防護林,治理京津風沙源,在長江上游、黃河上中游地區和東北、內蒙古等重點國有林區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對120萬平方公裡不具備治理條件的沙化土地實施封禁保護。“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已經由億萬人民的美好期待,躍升為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化為各行各業的實際行動。

建設強大的國防。為了維護國家安全,實現國家統一,捍衛人民利益,中國軍民毅然亮劍。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人民志願軍果斷出兵朝鮮,抗美援朝﹔人民子弟兵挺進大西南,平定叛亂、穩定中印邊界。這幾記重拳,打出了30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和平。七八十年代,邊境自衛作戰、南海海域維權作戰,為國家安全再添保障。20世紀90年代至今,我駐香港、澳門部隊接收兩地防務,洗刷百年屈辱﹔中國軍民的海上維權行動,成果顯著﹔抗震救災、抗洪搶險,利比亞撤僑、也門撤僑,一次又一次搶險救災、一批又一批的護僑行動,讓人民解放軍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完美呈現。隨著海軍、空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中國人民解放軍預備役部隊的建立與發展,人民解放軍已經由單一陸軍發展成為諸軍兵種健全的強大軍隊。國防科技創新和先進軍事裝備碩果累累。“兩彈一星”發射成功,軍事信息系統、戰略戰術導彈、核潛艇、航空母艦先后列裝,載人航天和探月工程享譽世界,殲-20、殲-31、運-20、先進無人機、新型先進艦艇陸續問世,為建設現代國防,實現強軍夢,提供了堅實支撐。始終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不斷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推進人民軍隊實現革命性重塑,武器裝備取得歷史性突破,治軍方式發生根本性轉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水平顯著提高,人民軍隊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能力顯著增強,成為保衛人民幸福生活、保衛祖國和世界和平牢不可破的強大力量。

堅定維護祖國統一。我們堅持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實施“一國兩制”基本方針,於1997年、1999年相繼恢復對香港、澳門行使主權,洗雪了中華民族百年屈辱。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加強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堅決反對和遏制“台獨”分裂勢力,牢牢掌握兩岸關系發展主導權和主動權。海內外全體中華兒女的民族認同感、文化認同感大大增強。

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堅定維護國際關系基本准則,維護國際公平正義。新中國成立后,廢除了一切不平等條約,取消了帝國主義在華特權,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和世界關系的基礎,為中國和其他各國建立平等互利的新型國家關系開辟了廣闊道路。從此,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揭開了中國和世界關系的嶄新篇章。1953年12月,中國、印度兩國在北京舉行談判時,周恩來總理提出了處理中印關系的五項原則,即互相尊重領土主權、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處的原則。此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深入人心,成為處理國際關系的基本准則,載入史冊。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以壓倒多數票通過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一切合法權利的決議。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國掀起了改革開放大潮,在40年裡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和平、合作、負責任的大國形象為世界所公認。中國始終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我們實施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發起創辦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設立絲路基金,舉辦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亞信峰會。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70年來,我們實現由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歷史轉變,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為推動人類共同發展作出了應有貢獻。積極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旗幟鮮明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不斷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成為國際社會公認的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回望當年黨中央離開西柏坡時,毛澤東說過“進京趕考”。對於這份沉甸甸的成績單,中國共產黨取得了好成績。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指出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的偉大勝利,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歷史的中華民族全面邁向現代化,讓中華文明在現代化進程中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使具有500年歷史的社會主義主張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成功開辟出具有高度現實性和可行性的正確道路,讓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使具有60多年歷史的新中國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短短30多年裡擺脫貧困並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徹底擺脫被開除球籍的危險,創造了人類社會發展史上驚天動地的發展奇跡,使中華民族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

70年過去了,我們取得了巨大進步,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富起來了,但我們面臨的挑戰和問題依然嚴峻復雜,應該說,黨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雖然在階段性考試中,我們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考試”仍在繼續,一張張“考卷”還需要我們書寫答案,繼續“趕考”的嚴峻考驗還在我們面前。“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接力跑,我們要一棒接著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為下一代人跑出一個好成績。”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面向未來,我們必須堅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中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實現13億多人共同富裕任重道遠。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不能驕傲自滿,黨不能驕傲自滿,國家不能驕傲自滿,領導層不能驕傲自滿,人民不能驕傲自滿,而是要增強憂患意識、慎終追遠,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刊授黨校》雜志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責編:謝倩、黃瑾)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