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時代先鋒

管華詩:中國“藍色藥庫”追夢人

2019年02月17日10:21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管華詩:中國“藍色藥庫”追夢人

  管華詩帶領團隊在實驗室裡工作。中國海洋大學供圖

  【新春訪名家】

  1月29日,臘月二十四,與中國工程院院士管華詩約定的採訪由家裡改到了中國海洋大學浮山校區。“這都快過年了,您怎麼還在實驗室裡?”記者關切地問。“有事干多充實,年前還有不少工作沒干完。”80歲的管華詩看上去精神矍鑠,笑呵呵地將記者迎進門。

  海洋孕育著豐富的藥用資源,是一個巨大的“藍色藥庫”,開發海洋藥物,有望成為解決人類疑難病症的希望。2016年,管華詩倡議並發起實施中國“藍色藥庫”開發計劃。該計劃聚焦“藍色藥庫”開發的重大科學問題,緊緊圍繞突破並著力構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藍色藥庫”開發關鍵技術體系,針對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系統培育、聚集開發、創新研制一批重大海洋藥物,並同步建成以“藍色藥庫”資源實體庫和大數據庫為核心的國際首個海洋藥物信息系統等重點任務,展開多學科、多主體、多目標的協同研究。

  “我最近主要忙兩件事,一是完成治療阿爾茨海默症的新藥971的申報批文,為新藥進入市場做好各項准備﹔二是分別從國家、山東省、青島市不同的層面為‘藍色藥庫’的打造做好起步性工作。”管華詩說,從國家層面,在原有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中國“藍色藥庫”開發計劃建議書,希望能夠將這個項目申報列入國家科技計劃﹔從山東省角度,編寫“藍色藥庫”的地方發展方略,旨在通過海洋藥物產業促進新舊動能轉換和產業振興﹔立足本地,希望青島能夠成為全國“藍色藥庫”開發試點城市。

  “我是山東夏津人,1964年畢業於山東海洋學院(中國海洋大學前身)並留校,擔任老科學家李愛杰先生的助教,教本科生生化實驗課。”管華詩回憶說,1978年10月,他主持的研究課題獲得全國科技大會獎,這個獎勵對當時還是科研新秀的他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激勵。自此,海洋科研便成為管華詩的熱愛和追求,他也逐步成長為中國現代海洋藥物學科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971的成功証明了海洋藥物開發的巨大空間和無限潛能。”管華詩說。2018年7月17日,中國海洋大學的管華詩團隊、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和上海綠谷制藥聯合研發的治療阿爾茨海默症新藥971順利完成臨床3期試驗。此次試驗完成,意味著該新藥研制已經邁過了最關鍵的一步,預示著中國科學家找到了阿爾茨海默症的“解藥”。

  “目前我們正在進行971市場化之前的沖刺工作。”管華詩說,如果一切順利,我國第一個抗老年痴呆海洋藥物、全球第14個海洋藥物很快就會面市。

  自2005年9月開始,管華詩團隊就構建了中國“藍色藥庫”中的海洋糖庫。這些寡糖化合物中,有70%是世界范圍內的首次發現,中國科學家為世界海洋糖類物質的探索,作出了中國貢獻。從投身於海藻中提取碘的協作到我國第一個現代海洋藥物PSS(藻酸雙酯鈉)的誕生﹔從開創我國海洋藥物學科到編纂海洋藥物專著《中華海洋本草》﹔從籌建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到創建海洋生物醫藥研究院,管華詩的畢生情感所系,都在“生命搖籃”的水域深處。

  “我今年正好80歲,早該退休了,卸下一些頭銜,不用操那麼多心了。但是在中國‘藍色藥庫’的建設上,我是‘退而不休’的。”管華詩說,“海洋是生命的搖籃,是人類生產和生活的空間,也與我們中華民族的生存、發展和盛衰休戚相關。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不僅是對實驗室的激勵,對海洋界、科技界來說,都是一個莫大的鼓舞。我能夠體會到總書記深沉的海洋情懷,我們一定不會辜負總書記的期望,為實現中國人共同的海洋夢想而奮斗。”

  (記者 劉艷杰)

(責編:高巍、黃瑾)
相關專題
· 人物事跡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