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奮斗不停步 改革再出發——“四個自信”筑牢強國之基

2019年01月26日10:46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奮斗不停步 改革再出發——“四個自信”筑牢強國之基

  超薄玻璃能有多薄?0.12毫米。我國做到了,站在了世界先進水平前列。

  中國自信的背后,是40年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從貧窮落后到邁向全面小康,從國民經濟瀕臨崩潰到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多項技術被“卡脖子”到部分領跑全球……改革開放創造了舉世矚目的中國奇跡。

  奮斗不停步,改革再出發。立足新時代,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中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志不改、道不變,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斷創新體制機制,夯實“四個自信”的根基,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進發。

  自信之源:改革開放的偉大飛躍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在珠三角腹地的廣東佛山小鎮北滘,碧桂園機器人谷項目首期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成為“北滘智造”又一張閃亮名片。可誰能想到,60年前,這裡曾經是成片的稻田,人們常年掙扎在溫飽線上。

  經歷了上世紀發展鄉鎮企業、推行“三包”生產責任制、企業股份制改造等一系列改革,北滘從窮鄉僻壤蛻變為中國唯一擁有兩家世界500強企業的經濟強鎮,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超過600億元,實現了7.5%的強勁增長。

  “2017年底我到有一萬多人口的莘村慰問貧困戶,找來找去,就隻找到了兩家。”看似有些“沒如願”,但北滘鎮鎮長王崇曦打心眼兒裡感到高興。這一年,北滘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8843元,遠超13432元的全國平均水平。

  “北滘人日子越過越紅火,對未來的生活充滿希望!”王崇曦說,以人民為中心推動改革創新、以目標和問題導向發展經濟,北滘走出了一條人民共享改革成果之路,越走信心越足。

  “北滘奇跡”是“中國奇跡”的縮影。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在短短幾十年裡成功擺脫貧困並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創造了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的奇跡。

  擁有世界最大規模的義務教育體系、基本醫療保障網和棚戶區改造工程,建成世界最大的高速公路網、最快的超級計算機……40年改革開放引領中國人民富起來、強起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充分釋放和彰顯。

  在江蘇省昆山市陸家鎮一個不起眼的角落,國際標准化組織兒童乘用車項目委員會秘書處,就設在這裡的好孩子集團。

  曾幾何時,兒童用品行業還沒有國際標准。當江蘇企業好孩子集團向國際標准化組織申請主導建立兒童用品的國際標准體系時,業內領先的西方發達國家發出詰難:發展中國家怎麼可以牽頭制定標准?!哪兒來的底氣?

  2018年,國際標准化組織兒童乘用車項目委員會專家齊聚上海,討論並起草兒童推車標准。在實地參觀好孩子集團的研發中心、智能化制造車間和實驗室后,法國人豎起了大拇指,美國、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專家也被“好孩子”的實力折服,紛紛表示出合作意願。

  “底氣就來自於在改革開放大潮中堅持自主創新和持續研發帶來的技術積累。”好孩子集團高級副總裁竺雲龍說,改革開放不僅帶來了機遇和市場,更激發了市場主體的創新活力和奮斗精神。

  “改革開放40年來,‘四個自信’貫穿創新發展始終。”中建材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院長、首席科學家彭壽說,“中國走出了符合自己國情的道路,隻要努力,就能干成任何人不能干成的事情。”

  自信之基:全面深化改革的創新探索

  40年前,為了解決溫飽,18位安徽小崗村農民以“托孤”的“壯烈”方式,先行先試土地承包責任制﹔40年后,懷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安徽定遠縣肖崗村農民開始嘗試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償退出。

  隨著改革步入深水區,一成不變、固步自封必然難以為繼﹔唯有一切從實際出發,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和調整,發展的信心才更堅定。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蹄疾步穩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推出1500多項改革舉措。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正風肅紀、反腐懲惡……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刀闊斧、刀刃向內,彰顯推進復興偉業的堅強決心和堅定信心。

  在明確清晰的戰略規劃和頂層設計保障下,全面深化改革更是充分激發了蘊藏在人民群眾中的創造偉力。破解突出矛盾、破除發展障礙、創造美好生活……全國各地形成了不斷向縱深推進的全面深化改革態勢。

  改革創新,讓各種生產要素的活力競相迸發。

  科技成果轉化是世界性難題。政府有政策,但不是技術實施者﹔企業有技術需求,但找不到供應方﹔科研院所有技術,但對市場需求不掌握。

  江蘇產業技術研究院聚焦企業願意“買單”的技術需求,採取項目經理制等創新舉措,形成了系統科學有效的科技成果轉化制度體系,極大地調動了各方面積極性。目前,研究院年均轉化科技成果1000項,年均衍生、孵化科技型企業100家。

  改革創新,讓人民群眾收獲滿滿的幸福感。

  在牽頭醫院成立醫共體管理中心統一履行基層管理職責,實施“上聯三甲、下帶鄉村”的精准幫扶,開展編制周轉池試點……一系列醫改創新舉措讓安徽省天長市實現了大病不出縣,提前達到了2020年縣域內就診率90%左右的全國目標。不僅如此,醫務人員平均年收入較醫改前翻了一番,工作積極性提高﹔群眾就醫滿意度顯著提高。

  改革創新,還讓傳統文化在新時代大放異彩,滿足了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喚起了人們對中國優秀文化再學習再認識的渴望。

  安徽省黃山市近年來對古村落進行保護性開發利用,不僅吸引越來越多國內游客踏足觀賞自然風景和人文歷史風貌,還在外國人中掀起了“中國文化熱”。

  從2016年起,每年夏天,數十名來自美國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等知名學府的學生都會來到黃山市研學一周,觀摩這裡的古建筑、制茶及手工藝,了解徽州的歷史文化。

  “中華文化歷史悠久,那兒的人們也非常熱情好客,和我分享了許多改革開放以來他們生活的變化。”來自耶魯大學的弗麗達·考爾德倫已經學習了三年中國書法,還研習了中醫藥知識,被其蘊含的哲學思想深深折服。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發展絕不是一成不變、刻板僵化的,而是一個不斷豐富發展的生命體。”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崔麗華說。

  從全面深化改革的頂層設計到改革創新的基層新實踐、新探索,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帶來了強大推動力﹔而改革創新取得的新經驗、新成果,進一步增強了中國人民自信的底氣。

  自信之力:攻堅克難再出發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不是就改革開放談改革開放,而是將其放在歷史的線索中來分析。”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思政理論課教師何畏說,“從中很容易發現,新中國成立以來不同時期的發展理念是一脈相承的,都在回答時代之問、人民之問。”

  當前,我國改革步入深水區,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外部環境復雜嚴峻,思想文化領域交流、交融、交鋒頻繁,各種矛盾、風險、挑戰疊加,更需要堅定“四個自信”,持續夯實“四個自信”的物質基礎。

  “我們既要看到矛盾、困難、問題、挑戰和危機的一面,更要看到希望、機遇、光明和前景的一面。”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21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說。

  走過千山萬水,仍需跋山涉水。

  “改革必須堅持正確方向,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習近平總書記論改革的這段話,既是對過去經驗的總結,也是對未來方向的昭示。

  改革開放再出發,就要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

  2018年11月,廣東出台《關於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10條59項針對性措施,著力降低民營企業生產經營成本,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2019年初,又發布《關於進一步促進科技創新的若干政策措施》,在激勵企業創新動力等12個方面推出系列政策,率先提出“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100%比例獎補”等措施,全面激發創新活力。

  “無論是‘民營經濟十條’還是‘科創十二條’,都是能夠立即兌現的措施,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非常大。我們的信心更足了!”廣州明珞汽車裝備有限公司副總裁龍璞說。

  改革開放再出發,就要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以“科技盡善,生活盡美”為願景,美的集團把改善用戶服務體驗作為發展方向,向工業自動化與機器人領域進軍,對產品線進行智能化改造,2018年10月發布了全新工業互聯網平台M.IoT。

  “消費者不僅可以個性化定制產品,還將享受到萬物互聯帶來的便利。”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張小懿說。

  改革開放再出發,就要以國家戰略為引領,放眼全局、走向世界——

  服務國家長三角一體化戰略,2018年12月,中新嘉善現代產業園項目簽約。16.5平方公裡的園區,將結合嘉善本地特色產業,重點發展智能制造、5G的大規模商用,並將以智能傳感為抓手,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打造智能傳感產業的集聚高地。

  “中新集團正在積極探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城市推介園區開發經驗。”中新蘇州工業園區開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趙志鬆介紹,位於東盟國家的一個園區項目2019年上半年即將落地。

  剛剛過去的2018年,中國推出了10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世界看到了改革開放的中國加速度,看到了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的中國決心。(新華社北京1月26日電 記者班瑋、田曉航、畢子甲、翟翔、陳諾、湯陽、陳剛、肖思思)

(責編:黃瑾、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