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4日10:59 來源:四川黨的建設
10月,成都市區的人民南路車流滾滾,一輛警摩顯得並不起眼,唯一不同的是,時間還不到上午11點,這輛警摩已經沿著人民南路來回跑了3圈。寒風把騎車人的臉頰吹得微微泛紅,這名騎車人便是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第一分局三級警長邵軍濤。從警23年,他一直在人民南路工作,是全市2000多名交通警察中為數不多從未變換過工作崗位的民警。寒來暑往,邵軍濤從青年步入中年,僅僅是巡邏,就已經騎報廢了3輛摩托,裡程超過35萬公裡。
練就過硬本領 騎警摩一線執勤
“一個紅綠燈周期,轉體要8次以上。”“頭要面向來車方向45度。”……站口子間隙,邵軍濤向剛入警的新民警傳授經驗。
1995年,邵軍濤通過招聘成為一名交警,工作的第一站便是人民南路。“那時的人民南路交通壓力還比較小,最重要的就是把口子站好。”借著向濟南交警學習的機會,邵軍濤練就了一身過硬本領。1997年冬天,他正在路口打手勢,一位駕駛員突然把車開到了他面前。“手勢剛勁有力,很准確,看起來有種美的享受。”駕駛員的一句話讓邵軍濤激動不已。
1998年,單位配了警摩,因為經常在人民南路巡邏,商家們給他取了“騎警”的名字,名字雖然好聽,但卻不是人人都能當。20年的時間,邵軍濤已經騎報廢了3輛警摩,如今他騎的已是第4輛警摩。因為工作認真負責,能力突出,他有很多次機會告別一線,走上管理崗位。但邵軍濤說,比起管人,他更喜歡管事,更喜歡在一線執勤。
“解口子”高手 “四勤”缺一不可
“邵哥,口子堵起了,你看該咋辦?”工作日的一個晚高峰,人民南路長壽路口發生擁堵,眼見排隊的車輛越來越多,兩位新民警一時找不到解決的辦法,趕緊向邵軍濤求助。這種情況,也就是民警們口中常常提到的“解口子”,非常考驗一個民警的技能水平,而邵軍濤正是“解口子”的高手。
他到路口一看,立即發現了症結所在,從長壽路往人民南路的左轉彎車輛影響到人民南路直行的車輛,兩股車流交匯在一起,自然就擁堵了。找到問題所在后,他立即開始找空間,淨空路口,很快這個路口就恢復了暢通。
“眼勤、手勤、嘴勤、腿勤。”說到在路口指揮、疏導交通的訣竅,邵軍濤用這8個字總結,“眼勤”就是要善於觀察,“手勤”就是要多打手勢,“嘴勤”就是要多喊,而“腿勤”則是要多走動。
“每次站在口子上,總有一種自豪感。”邵軍濤說,他已經在人民南路工作了23年,這種感受一點也沒有變,反而越來越強烈。
敢於打破常規 對工作精雕細琢
憑借多年的經驗和敢於打破常規的勇氣,邵軍濤對人民南路這一線的交通進行了一系列的優化,在跳傘塔路口高峰期臨時增加“沒劃線的左轉彎車道”便是最好的實踐証明。
跳傘塔路口的交通流量非常大,經常發生擁堵。邵軍濤發現,路口雖然有兩條左轉彎車道,但遠遠滿足不了左轉彎往磨子橋方向的車輛。而他通過仔細觀察發現,路口還有停車等待的空間,完全可以加以利用增加幾條左轉彎車道。說干就干,在早晚高峰期,他通過靈活操作,臨時性地把路口的左轉彎車道增加到6條,一個信號燈周期可以多放50輛車,一個小時就可以多通行1500輛車。
從警23年,邵軍濤先后14次被評為優秀公務員,榮立個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受到個人嘉獎7次,被評為2016年度“成都市十佳交警之星”,2017年兩次被評為“科學治堵”交警崗位練兵勞動競賽“季度標兵”。他就像一顆釘子,把青春、把敬業、把“心中無群眾 不配當交警”的精神釘在了人民南路上。(供稿單位:四川省公安廳)
(《四川黨的建設》雜志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
相關專題 |
· 期刊選粹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