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期刊選粹>>山西《前進》雜志

整治群眾身邊腐敗  提升幸福懷仁內涵

劉亮

2018年12月14日09:26    來源:前進

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問題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內容,也是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作出的重要部署。2018年3月27日,省委書記駱惠寧在我市海北頭村委員會,主持召開了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問題專題座談會,圍繞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問題,與我市基層干部群眾代表深入交流,聽大家談變化、講問題、提建議,對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懷仁市委不折不扣貫徹落實省委書記駱惠寧指示要求,把這項工作作為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重要抓手,扛起主體責任,擺在突出位置,加強組織領導,傳導工作壓力,嚴厲整治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走向深入、走向基層,在全面從嚴治黨中不斷提升“中國德鄉、幸福懷仁”的幸福內涵,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深刻認識整治群眾身邊腐敗的重大意義,切實增強打贏整治群眾身邊腐敗攻堅戰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

在懷仁座談會上,省委書記駱惠寧指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啃食的是群眾獲得感和黨的執政基礎,與黨的初心和使命背道而馳,與人民群眾的利益水火不容。這一論斷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群眾身邊腐敗問題的嚴重性和危害性,充分體現了省委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鮮明態度。“蠅貪”雖小,其害如虎。堅定不移嚴懲群眾身邊腐敗,事關厚植黨的執政根基,事關社會公平正義,是民心所向、民願所歸。

第一,整治群眾身邊腐敗是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應有之義。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從“物質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的變化,反映的是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階段的提高,意味著人民對公平正義的社會風氣更加期盼,對清正廉明的政治生態更加向往,對風清氣正的干事創業環境更加期待。群眾身邊腐敗問題影響黨的惠民政策的落實,影響平等競爭的市場環境,影響公平正義的法制環境,腐敗每增加一分,群眾的好感就會減少一分,必須堅決加以防范和鏟除,堅決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讓人民群眾真正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第二,整治群眾身邊腐敗是厚植黨的執政基礎的必然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和習總書記的堅強領導下,推動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向基層延伸,基層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明顯好轉,人民群眾獲得感明顯增強。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並鞏固發展,但形勢依然嚴峻復雜,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問題任務還十分艱巨。比如,一些基層黨組織主體意識不強,落實管黨治黨責任不力,管理監督黨員干部寬鬆軟﹔少數黨員干部動機不純、利欲熏心,侵害群眾利益的現象時有發生,嚴重侵蝕黨群干群關系,嚴重損害黨的形象,動搖黨的執政基礎。各級黨組織必須牢記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敢於善於向群眾身邊腐敗亮劍,才能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和凝聚力,增強黨的領導力和號召力,使黨的基層基礎堅如磐石。

第三,整治群眾身邊腐敗是全面構建良好政治生態的迫切需要。群眾身邊腐敗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就難以得到實現,基層政治生態得不到淨化,良好政治生態就不能算全面建成。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和習總書記的堅強領導下,我省戰勝系統性“塌方式”腐敗、戰勝經濟“斷崖式”下滑,實現政治生態由“亂”轉“治”、經濟發展由“疲”轉“興”的不平凡歷程。但省委多次強調,山西“大病初愈”,還需“康復治療”,要“治”不忘“危”,“興”不忘“憂”。這就要求全省各級黨組織要深刻理解省委的重大判斷,深切認識到我省正處於“兩轉”后的爬坡上升階段,必須加大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問題力度,既做好刮骨療毒、重整旗鼓的工作,又做好修復生態、培植土壤的工作,才能推動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向壓倒性勝利轉化,推動全面構建良好政治生態向鞏固深化提高方向邁進。

二、壓緊壓實責任,整合監督力量,打好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問題的組合拳

全省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問題工作開展以來,懷仁市委自覺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把這項工作作為加強黨對反腐敗工作全過程領導常態化制度化長效化的重要抓手,按照“書記抓”“抓書記”的思路,加強組織領導,壓實各級責任,認真制定具體專項整治方案,明確“任務書”“時間表”和“路線圖”,全力構建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問題的“天羅地網”。

一是層層傳導,壓實責任。成立了由我擔任組長的縣委反腐敗領導小組,全面落實加強地方黨組織對反腐敗工作全過程領導常態化制度化長效化要求。同時,成立了由我任組長的全市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問題領導小組,紀委監委組織協調,組織、宣傳、政法及信訪、扶貧等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各鄉鎮也相應成立領導小組,把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一貫到底、壓緊壓實,形成系統治理、條塊結合、齊抓共管的整治格局。先后制定了《關於開展扶貧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治理的工作方案》《關於開展民生領域腐敗和不正之風專項整治的實施方案》《關於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實施方案》。同時,把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問題作為各級黨委(黨組)履行主體責任、班子成員“一崗雙責”的重要內容,開出問題清單、任務清單和責任清單,進行目標責任考核,切實把責任傳導到基層單位,傳導到基層黨組織負責人,確保履行主體責任往下不衰減。

二是以上率下,一線指揮。省委書記駱惠寧在懷仁座談時指出,抓這項工作,縣委很關鍵,縣委書記要當好“施工隊長”,你們要把壓力傳導到每一個基層單位,把責任壓實到每一個基層組織負責人。工作中,我自覺當好一線指揮,做到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點環節親自協調、重要案件親自督辦,切實履行好第一責任人職責,逢會必講、調研必看、座談必問。每半月至少與班子成員、紀委書記單獨或者會議形式研判群眾反映的熱點問題、干部作風及“微腐敗”的表現形式,面對面傳導責任壓力。縣委常委會會議研究管黨治黨、反腐敗工作25次﹔我對全面從嚴治黨作出批示9件(次)﹔縣委常委領導班子成員認真履行“一崗雙責”,加強對分管范圍內的黨員、干部約談提醒,切實把壓力傳導到每一個基層單位,把責任壓到每一個黨支部書記身上。各鄉鎮黨委書記和七大黨工委書記主動當好突擊隊長,在人力、物力、工作重心上加大傾斜力度,形成了強大的整治合力。

三是深化監改,延伸監督。不斷深化監察體制改革,持續深化派駐監督、鄉鎮監察、村務監督委員會監督試點工作,村務監督委員會全部成立,實現了對全縣297家單位、22個社區、162個村委會的“全覆蓋”,對行使公權力人員的“全監督”,監督黨員1.3萬人,監察對象由2604人擴展到5889人,發揮了管黨治黨 “監督員”、干事創業“護航員”、反腐倡廉“守門員”的作用。特別在村務監督委員會開展工作中,探索出了日常監督常態化、靶向監督精細化、易村監督制度化的監督體系,把從嚴管黨治黨、正風肅紀反腐的壓力傳導到基層,有效推動了民生監督向縱深拓展。試點工作以來,村務監督委員會共列席或參與村(社區)“兩委”會議237次,收集並反饋意見建議473條,化解調解農村矛盾45次,發現問題線索69條 ,談話提醒14人,給予黨紀處分6人。

四是整合力量,提升效能。最大限度發揮各方監督力量,加強信息溝通和分析研判,同頻共振、同向發力,努力構建大監督工作格局。充分發揮巡察利劍作用,專題部署全市巡視巡察整改自行“回頭看”有關工作,開展了4輪巡察工作,完成對全市各級黨組織的“政治體檢”。發揮“兩代表一委員”廣泛聯系群眾的作用,定期安排代表、委員走訪調研,聽取民意,發現線索。暢通群眾監督渠道,推行“微信工作法”,建立了領導干部學習交流群等7個微信交流平台,展示工作成就,收集群眾舉報,回應群眾關切。堅持開門整治,發動群眾參與,用好“12388”舉報熱線、監督檢查、巡察、專項審計以及調研成果,多方拓展渠道,收集問題線索。通過派駐、巡察、監察、社會監督“四個全覆蓋”,合力監督的正效應充分釋放。

三、靶向聚焦整治,正向激勵引導,切實讓人民群眾在全面從嚴治黨中增強獲得感、幸福感

開展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工作,一方面,要堅持問題導向,在“靶向治療”中整治突出問題。另一方面,要在加強黨員干部教育和鏟除滋生群眾身邊腐敗土壤下功夫,“兩手抓、兩手硬”,才能讓人民群眾享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靶向發力整治,形成震懾作用。在查處民生領域腐敗方面,圍繞民生資金、征地拆遷、教育醫療、生態環保、惠民政策落實、干部作風等6個方面,實行一線監督、定期研判、直查快辦,直擊“微腐敗”,緊盯“微權力”,嚴肅查處民生領域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176件,同比增長18.92%,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78人,同比增長10.56%,打通聯系群眾的“最后一公裡”。在查處扶貧領域腐敗方面,圍繞資金項目、政策落地、領導責任、干部作風等4個方面,緊盯“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四個關鍵環節,建立了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線索排查、線索移交、線索處置、問責追責、通報曝光五項工作機制,查處扶貧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39件,同比增長30%,給予黨紀政務處分40人,同比增長33.33%,確保扶貧工作務實、脫貧過程扎實、脫貧結果真實。在查處涉黑涉惡腐敗方面,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堅持把掃黑除惡和基層“拍蠅”結合起來,對2016年以來查處的涉黑涉惡犯罪案件開展全面排查,重點分析研判是否存在黨員干部、公職人員參與黑惡勢力違法犯罪活動的問題﹔是否存在支持、放縱和包庇黑惡勢力充當“保護傘”的問題﹔是否存在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失職失責、推動工作不力等問題。截至目前,全市共打掉惡勢力團伙13個。從違紀違法的時間分析,違紀問題發生時間在2014年9月以前的佔59%,2014年9月—2016年7月期間的佔32%,2016年7月以后的佔8%,存量大幅減少,增量有效遏制,不敢腐、不能腐的局面初步形成。

二是突出預防為先,增強拒腐定力。加強對干部的信念教育、宗旨教育和黨紀法規教育,開展了參觀一次廉政教育基地、組織一系列紀法專題學習、讀一本黨員干部懺悔錄、看一部警示教育專題片、開一節廉政黨課、寫一篇心得體會“六個一”廉政教育活動,增強干部依法行政意識和廉潔自律意識,從根本上筑牢防腐拒變的思想防線。對16起典型案例進行公開曝光,在全市形成了強大整治聲勢和有效震懾。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抓牢實踐“四種形態”的關鍵環節,對黨員干部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通過函詢、約談、誡勉等方式早提醒早糾正。今年以來,談話函詢354件次,初步核實218件次,立案審查200件次。堅持精准執紀,綜合施治,拔“爛樹”、治“病樹”、正“歪樹”,運用“四種形態”處理585人次,同比增長8%。第一至第四種形態分別佔比為65%、32%、1%、2%。

三是依托“五村聯創”,推進移風易俗。“五村聯創”是懷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創新性舉措。目前,“五村聯創”實現三年任務兩年完成,總投資4.5億元,全市162個行政村全部達到省級“美麗鄉村、文明鄉村、清潔鄉村、衛生鄉村、平安鄉村”標准,農村面貌發生了明顯改觀。在推進過程中,以“五村聯創”為載體,積極推進農村、社區紅白理事會建設,移風易俗,轉變村風。目前,全市成立紅白理事會123個,覆蓋率達到66.85%,集中操辦事宴場地由原來的2個增加到13個,村“兩委”主干或成員兼任紅白理事會會長佔72%。市紀委監委制定出台《指導資料匯編》,限定宴席標准、規模、范圍,禮金控制在全家200元、個人100元以內﹔村務監督委員會全程監督紅白理事會各項工作落實情況,實行婚喪事申報制度,村委會把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的典型納入年度“好媳婦、好婆婆、好黨員、文明家庭”等模范典型評選范圍,對普通村民違反規定大操大辦者取消其享受低保等救濟性款物資格,使農村黨員干部感到大操大辦“苦頭”,普通群眾嘗到紅白事簡辦的“甜頭”。

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工作開展以來,我們以實際行動推動全面從嚴治黨走向“神經末梢”,以優良黨風政風帶動社風民風,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2018年8月8日懷仁成功建市,成為雁門關外第1個縣級市,開啟了建市治市新征程。1-9月份,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52億元,增長4.5%,增幅全市第一﹔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10.4億元,增長45.3%,創歷年同期最高水平﹔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完成60.26億元,佔到全朔州的三分之一﹔開發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8.64億元,佔全市三分之一。

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工作隻有起點、沒有終點,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及省委的決策部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推動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取得扎實成效,一刻不停地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讓廣大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為建設美好幸福新懷仁凝聚磅礡力量。

(作者系中共懷仁市委書記)

山西《前進》雜志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責編:謝倩、黃瑾)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