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弘揚民族精神、奮斗精神

淞滬抗戰:一寸山河一寸血

2018年12月12日15:09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淞滬抗戰:一寸山河一寸血

近日,60歲的闕光儒不遠萬裡專程從美國來到上海,向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捐贈他的祖父——闕漢騫將軍在淞滬會戰中指揮作戰的珍貴照片,以及當年的書信和手稿。“家人都覺得,這些東西放在紀念館裡會更有意義,希望年輕人能夠記住80多年前中國軍民同仇敵愾、浴血抗日的身影。”

1937年8月,時任中國軍隊第十四師第40旅旅長的闕漢騫,在淞滬會戰羅店防守戰中率部與日寇反復爭奪,沉重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該團將士的勇猛表現贏得了國內外廣泛贊譽。

淞滬會戰,是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中國軍隊抗擊侵華日軍進攻上海的戰役,又稱“八一三淞滬戰役”。這是一場規模巨大的抗日戰役,日軍投入10個師28萬人的兵力,動用軍艦30余艘、飛機500余架、坦克300余輛,中國則先后投入70余個師的兵力,動用艦艇40艘、飛機250架。戰役中,中國軍民同仇敵愾、斗志昂揚,以劣勢裝備與敵浴血奮戰,斃傷日軍4萬多人,徹底粉碎了日本帝國主義“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

淞滬會戰也是抗日戰爭中最慘烈的戰役之一。其中,羅店爭奪戰更是以“血肉磨坊”聞名於世。是年8月23日起至9月底,中日雙方聚集大量兵力在上海羅店鎮短兵相接,展開激烈的拉鋸戰。裝備簡陋、缺少重武器的中國軍隊在日軍堅船利炮和飛機轟炸下,整連整營地戰死沙場,許多營、團、甚至師不到幾天就減員大半,但官兵們士氣始終高昂不衰。曠日持久的爭奪戰,使整個城鎮變成一片廢墟,戰場上尸積如山、血流成河,“一寸山河一寸血”。

“泰山鴻毛之訓,早已了然於胸。故常處境危難,心神亦覺泰焉。望勿以弟個人之安危為念……”

這封家書寫於1937年10月18日,寫信者叫謝晉元,時任第八十八師第524團副團長。寫完這封信幾天后,他即奉命率一個加強營420余人堅守三面受敵、孤立無援的上海四行倉庫。歷經四晝夜血戰,官兵們擊退日軍6次圍攻,斃敵200余人,有力掩護了大部隊撤退,而己方僅犧牲5名戰士,32人負傷,史稱“八百壯士守四行”。

四行倉庫保衛戰的成功,振奮了中國軍民的士氣。整個淞滬會戰期間,全國各地民眾積極支援上海抗戰,湖南學生戰地服務團和福建省民眾組織的慰問團,奔赴前線進行慰勞﹔各界救亡協會廣泛開展宣傳、募捐、演出、慰勞等活動﹔海外華僑也踴躍捐款捐物,支援祖國抗戰。

歷時三個月的淞滬會戰,以中國軍隊全線西撤、上海淪陷而結束。盡管軍事失利,但淞滬會戰為中國民族工業內遷、文教人員向后方轉移爭取了寶貴時間,更讓國際社會看到中國軍民抗擊侵略奮戰到底的堅定決心。

如今的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就坐落在昔日上海軍民浴血抗戰的主戰場——寶山區境內。一件件文物、一份份史料,記錄著侵華日軍的滔天罪行,也是中華民族災難深重的歷史見証。

據悉,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改擴建二期工程已破土動工,約5000平方米的新館將於2019年對外開放。“我們將全面、真實地展示上海14年抗戰的歷史全過程,激勵更多中華兒女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館長唐磊說。(新華社上海12月12日電 記者吳振東)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