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期刊選粹>>寧夏《共產黨人》

同心同德 聚力脫貧

——同心縣河西鎮同德村脫貧攻堅側記

2018年12月11日14:12    

9月4日,記者來到同心縣河西鎮同德村,所見所聞令人振奮。同德村位於同心縣河西鎮西北部,是同心縣“十二五”時期最大的移民村,全村共有1379戶6310人。同德村是同心縣實施產業流轉的村子。2014年,寧夏潤德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將同德村枸杞產業進行整體流轉,村民主要以務工形式服務於產業園區。2017年底同德村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6950元,全村基本實現“五通八有”。

黨建引領 助力發展

同德村牢固樹立“抓黨建促發展,抓產業促脫貧”的意識,把黨建作為第一要務,建組織、抓班子、帶隊伍,探索建立了“全產業鏈式”黨建帶扶貧新機制,狠抓枸杞、養殖、光伏、電商、勞務五大產業,努力打造產業帶脫貧的生態移民樣板村。

同德村駐村第一書記王志華告訴記者:“我們探索把支部建在產業鏈上,以黨員為主,帶動建檔立卡戶做好脫貧工作。在枸杞產業上,12名管理員中就有黨員7名,在養殖方面,老支書冶學雲帶頭創立養殖合作社,勞務產業上黨員馬獻江、王有祿零頭做,幾大產業都是黨員帶動,保証建檔立卡貧困戶有收入。”

“村黨支部號召黨員積極發揮帶頭作用。2014年我承包了330畝枸杞地,每年從3月份開始,我組織20多名務工人員從事修剪、抹芽、除草、淌水等田間管理工作。這20多人基本都來自建檔立卡貧困戶。6月到8月份,枸杞到了採摘期,尤其到盛果期,用工量很大。今年我承包的地採摘量達到100噸,村民每人每年收入達六七千元,有的能達到上萬元。”村民楊耀秀告訴記者。

記者來到同德村的政策超市,看到書架上擺著許多農村實用技術、黨員教育等各種書籍和資料,供村民隨時翻閱。政策超市是同德村創新黨員教育的一項舉措,是同心縣叫得響的一個品牌。2015年,同德村榮獲全縣“優秀基層黨組織”稱號,2016年,同德村又被評為全縣“脫貧攻堅先進村”。

楊耀秀說:“村黨總支和支部幾乎十多天就召開一次會議。今年的黨員會特別民主,讓黨員和代表談看法主張,每次開會前還要進行重溫入黨誓詞和交納黨費。”

創新模式 村企聯建

同德村積極探索村企聯建,配合支持潤德公司做大做強有機枸杞產業,採取產業流轉模式,將枸杞基地整體流轉給潤德公司進行經營。

同德村黨總支書記楊耀成說:“我們村和潤德庄園簽訂產業流轉合同25年,流轉模式為‘67889’,即第一個五年流轉費600元,第二個五年700元,第三和四個五年800元,最后一個五年900元,每畝平均760元。”

寧夏潤德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支部書記、同德基地副總監曾紹鋒告訴記者:“2013年10月公司成立,流轉同德村土地7500畝,用於枸杞種植。每年3月到11月,每天能解決村裡勞動力400人次,到採摘高峰期,大約需要4000多人,全年勞動力達36萬人次,公司每年支出2780多萬元採摘費,增加了同德村民的收入,受益的是同德村建檔立卡戶、留守老人、婦女和勤工儉學的學生,有效解決了移民村農民就業難的問題。以前這裡一刮風,就是沙塵暴,石頭沙子地土質不好,早晚溫差大,干旱少雨,老百姓搬遷到這裡,生存都有問題,許多人都出去打工。公司2013年進駐這裡,通過林帶綠化,栽植棗樹、槐樹、柳樹改善環境,平田整地,改善土壤,種枸杞。現在企業每年枸杞鮮果產量2000噸以上,全年營業額9000多萬元,2018年將突破1億元。廠裡吸收村民,讓他們從農民變為產業工人,實現了身份的轉變,實現了生活方式和觀念的轉變。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作為企業來說最重要的是為員工個人發展提供平台。同時,企業也實現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我從2012年搬遷到同德新村,自家的土地也流轉給了潤德庄園。2015年我到公司上班,從烘干操作工干起,工資1400元,干了3個月,提為組長,6個月后,又被提為車間組長,工資拿到了3000元。2017年9月,公司提升我為加工部長,工資增加到6000多元。以前外出打工,到處亂跑,好時一年能掙一到兩萬元。現在家門口上班,既能掙到高工資,又能照顧家裡。企業給我提供了很大的發展空間,我農民出身,沒學歷,在公司的培訓下,我一個台階一個台階上來,感謝公司讓我找到了自身的價值。”潤德庄園車間部長楊小國講。

同東組建檔立卡貧困戶馬英武以前在潤德庄園承包了枸杞地進行管理,現在又是村上養殖產業的帶頭人,收入在年年增加。馬英武說:“黨和政府幫扶這幫扶那,該想到的都想到了,該解決的都解決了,我由衷感謝黨和政府。”

產業拉動 項目帶動

同德村在養殖產業上,實行“黨支部+合作社+養殖大戶+貧困戶”的模式,發揮合作社的帶動示范作用,大力扶持養殖大戶。目前,全村有散養大戶510戶,全村養牛470多頭、養羊2.1萬余隻。同時發揮黨組織優勢和黨員勞務經紀人的帶動作用,每年輸出勞動力1200多人次,人均實現勞務收入達1.5萬元。村裡還搶抓光伏產業扶貧政策機遇,支持光伏企業在同德村實施完成屋頂分布式光伏產業扶貧項目,有效增加貧困戶收入。

“村裡重視產業發展,積極爭取項目資金,扶持一部分人發展養殖產業。光伏產業上,全村農戶家屋頂裝光伏太陽能板,每戶每年補貼500元,我們和企業簽訂25年期的合同。我們還重視農民技能培訓,近年來,各類培訓人員達700多人次。”村黨總支書記楊耀成告訴記者。

同心縣伊宏德養殖專業合作社社長冶學雲說:“我響應村黨支部號召,成為養殖專業合作社黨小組組長。2016年建起養殖專業合作社,2017年又成立河西鎮牛養殖協會。合作社剛起步時是5戶,現在發展到34戶,採取入股和托管的形式管理,年底分紅。家裡沒人力的我們給托管。合作社最多時有牛80多頭,羊2000多隻。”

“依托光伏產業,我們和中利牧輝光伏、中民投等進行屋頂光伏租賃,連續25年,每年都能為全鎮農民增加150萬元的收入。”河西鎮黨委副書記海吉濤說。

文明鄉風 助力脫貧

同德村積極爭創自治區人居環境示范引領村,建設垃圾填埋場和污水處理點,推動“廁所革命”和生活污水治理﹔推廣使用環保清潔能源,實現所有道路亮化、綠化、村庄美化。同時,積極組織開展移風易俗活動,實施鄉風文明建設。

村黨總支書記楊耀成說:“今年村上是全區廁所革命污水治理試點村,投入資金800多萬元,項目覆蓋全村。我們還要在縣上有關部門扶持下建立扶貧車間,吸收婦女搞裁剪,進行服裝加工。投入300多萬元建設垃圾填埋場。建設養殖園區,吸納養殖大戶進入,統一防疫、管理、養殖,糞便統一處理。”

村民楊耀秀感慨地說:“新農村建設、扶貧力量都很到位,村容村貌變化大。”

“我們認真發揮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加強了陣地建設,對村級組織活動場所進行維修和功能整合,狠抓黨員隊伍建設認真開展‘三會一課’活動,引導黨員群眾在脫貧致富路上發揮積極模范作用。村民生活條件改善了,對精神生活要求也高了,我們因勢利導,定期舉辦文藝演出和籃球比賽,組織開展好媳婦、好婆婆的評選,開展鄉風文明建設。籌措資金5.2萬元,救治患有惡性腫瘤的村民馬佳俊,還為同德小學購買學習用品。現在全村群眾脫貧致富的積極性高漲,一心一意搞發展,同心同德促脫貧。”王志華告訴記者。

“全鎮19個村都成立了農民講習所,每月的黨題黨日活動有效地激發了黨員帶頭作用。移風易俗活動在全鎮組織開展,19個村制定了村規民約,成立‘一約五會’,即: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村民議事會、禁毒禁賭會、扶貧理事會,都在有效發揮作用,村裡誰家中有事,紅白理事會就主動介入,宣傳政策。過去這地方彩禮在15萬到20萬,現在降低到6萬元,許多人還不要彩禮,要來的也退了。通過開展宣傳教育,群眾的思想觀念轉變了,脫貧的內生動力也得到進一步激發,群眾的精神面貌有了顯著的改觀。”海吉濤告訴記者。(記者 謝 斌)

(來源:《共產黨人》)

寧夏《共產黨人》雜志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責編:謝倩、秦華)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