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為加強民族團結建設美麗西藏凝聚磅礡偉力——西藏自治區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綜述

2018年11月08日14:47    來源:西藏日報

原標題:為加強民族團結建設美麗西藏凝聚磅礡偉力

偉大時代,必須有偉大思想領航﹔偉大時代,必須有偉大精神支撐。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指導、親自推動,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推動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過去5年的西藏大地,主旋律更響亮,正能量更強勁。全區宣傳思想文化戰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各項工作取得新的重大進展。

強化理論武裝 唱響新時代最強音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區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始終把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關於治邊穩藏的重要論述作為理論武裝的重中之重,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用共同理想凝聚人心,理論武裝步步緊跟、講求實效,理論宣傳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筑牢了各族干部群眾的思想根基。

專家學者講理論、黨員干部講政策、農牧民群眾講身邊事,全區立體宣講體系逐步形成……由專家、學者、農牧民組成的各宣講團累計宣講7.8萬余場,受眾1280萬余人次。

全區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多聲部傳播黨的創新理論的輿論矩陣,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天天見”“天天新”“天天深”,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成為我區最嘹亮的主旋律、最昂揚的精氣神。

2017年3月,自治區黨委書記吳英杰主持召開區黨委常委會會議,對“四講四愛”主題教育實踐活動進行研究部署。

從認真籌備、動員部署、組織培訓到宣講教育、實踐活動、建章立制,“四講四愛”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環環相扣、不斷深入。

從講黨恩愛核心、講團結愛祖國到講貢獻愛家園、講文明愛生活,“四講四愛”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有序開展、重點突出。

談起對“四講四愛”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的感受,阿裡地區噶爾縣古入江寺僧人扎西旦增表示,縣宗教局組織的宣講內容貼切實際,很受教育,深受啟發,生活在現在這樣好的時代,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懷,就應該提升個人修養,積極推動藏傳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堅定不移地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爭做愛國、愛教、遵紀守法的好僧尼。

全區“四講四愛”主題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累計宣講22萬余場次,受眾2190余萬人次,開展實踐活動10萬余場次,受眾300余萬人次,社會各界反響熱烈,廣大群眾深受教育,在全社會掀起了自覺踐行“四講四愛”的熱潮。

2018年10月6日,吳英杰書記就“四講四愛”群眾教育實踐活動作出重要批示:“四講四愛”開展以來,效果明顯,成績予以充分肯定。

……

形式多樣、以上率下,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區宣傳思想理論學習工作如火如荼。

理論研究在聚焦中心、服務大局中深入推進、成果豐碩。區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率先垂范,5年來,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85次,有力地帶動了全區的理論學習。為基層黨員干部群眾免費發放藏文版《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等120余萬冊,不斷增進干部群眾對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

理論創新每前進一步,理論武裝就跟進一步。全區堅持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作為宣講工作主線,深入開展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及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宣講工作,開展自治區第九次黨代會等巡回宣講,建立起“專家學者講理論、黨員干部講政策、農牧民群眾講身邊事”的立體宣講體系。不斷深化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治邊穩藏的重要論述在西藏的成功實踐理論研究,推出一系列重大成果。緊緊圍繞“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認真做好黨員干部宣講教育工作。

今年以來,全區認真組織開展《習近平談治國理政》通讀精學活動。組織編寫《西藏自治區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講提綱(黨員干部版和農牧民群眾版)》《〈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第二卷宣講提綱》(藏漢文),舉辦“自治區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講團培訓班”等,培訓全區各級宣講骨干3375余人,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講,開展《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二卷宣講,開展“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百姓宣講等,截至9月底,共計開展各級各類宣講38.4萬場次,聽眾達3241萬余人次。

堅守輿論陣地 凝心聚力揚正氣

正面宣傳高亢有力,廣泛集聚起推進西藏長足發展和長治久安的強大正能量。黨的十八大以來,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等中央媒體累計刊播正面宣傳西藏的各類稿件17萬余篇(條、幅、次)。重大主題報道濃墨重彩、出新出彩,自治區主要媒體策劃組織開展“砥礪奮進的五年”等重大主題報道,形成正面輿論強大聲勢。

堅持典型引路,推出了郭毅力等重大典型和“最美人物”系列典型。僅2017年,西藏進一步加大典型宣傳力度,推出古桑丹增、珠勤、扎西頓珠、索朗多布杰、次央等一批愛黨愛國、創新創業、固邊富民優秀典型,形成時時見典型、處處見典型的良好輿論環境。

做好突發事件報道和精准輿論引導,第一時間發出權威聲音,有力回擊了國際敵對勢力和十四世達賴集團的造謠污蔑。扎實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深度融合,積極推進區內主要媒體融媒體中心項目建設。

目前,僅西藏日報社就形成了“七報一刊一網”的傳媒體系,下轄的新興子媒體多達19個。

全區改革開放40周年主題宣傳聲勢浩大。自治區主要媒體開設《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改革開放40年西藏變化述評》等專題專欄,報道我區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舉辦的各項活動等。大力宣傳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好形勢和良好態勢,全方位展示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在全區上下營造了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的良好氛圍。

邀請中央和區外媒體赴藏開展“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改革開放40周年”等大型主題採訪報道。截至今年9月底,協調中央媒體在各類平台共刊播我區成就性報道近9000篇(幅、條)。

10月19日,中共中央宣傳部授予山南市隆子縣玉麥鄉卓嘎、央宗姐妹“時代楷模”稱號,向全社會宣傳發布了她們的先進事跡。

卓嘎、央宗姐妹榮膺“時代楷模”的喜訊從北京傳來,全區各族干部群眾反響熱烈。

截至目前,自治區主要媒體推出《卓嘎、央宗姐妹一家幾代人在玉麥放牧守邊的故事》《新時代基層干部的榜樣——慕育軍》及鐘揚、周會明等典型報道。協調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台等中央主要媒體推出《西藏隆子縣玉麥鄉卓嘎、央宗姐妹——扎根雪域邊陲的格桑花》《(新華全媒頭條)墨脫筑夢人——格桑德吉》等典型報道。

自治區九屆三次全會以來,自治區主要媒體推出《堅定不移維護社會穩定》等10篇有分量、充滿戰斗力的系列評論員文章,起到了引導社會輿論的良好效果。

近期,圍繞昌都市江達縣、林芝市米林縣兩起特大山體滑坡突發事件,大力宣傳報道黨中央和區黨委的安排部署、災情實況和救災進展,積極回應社會關切,有力引導了社會輿論。

媒體融合穩步推進。加強融媒體建設,推動主流媒體轉型升級,“讀西藏”“聽西藏”“看西藏”品牌影響力日增。根據中宣部的統一部署,分批次推進我區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目前正在推動拉薩市堆龍德慶區、林芝市工布江達縣廣播電視台作為試點單位,從組織領導、機構設置、建設方案等方面具體研究。

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校園、文明家庭以及道德模范、學雷鋒標兵、志願服務先進典型等評選表彰工作,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在全區營造了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濃厚氛圍。

5年來,全區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圍繞重大會議、重大節慶、重大活動、抗震救災、優秀典型等,開展了富有成效的正面宣傳報道,集中展示了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和黨的建設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各族群眾的幸福生活,廣泛凝聚起推進西藏長足發展和長治久安的強大正能量﹔深入開展“中國夢”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大力弘揚“老西藏精神”“兩路精神”,深入推進群眾精神文明創建,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日常,全區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進一步鞏固。

繁榮文化事業 書寫文化自信新篇章

10月31日,《文成公主》藏文化大型史詩劇第六季演出在拉薩寶瓶山下圓滿收官,為現場近4000名觀眾奉獻了年度重磅視聽盛宴。自2013年8月首演至今,該劇已呈現千場精彩演出,演出及旅游配套接待觀眾突破210萬人次,累計收入達7.7億元。

在《文成公主》實景劇取得成功的基礎上,《金城公主》歷史舞台劇目前已籌備妥當,將於明年首演。屆時“公主姊妹篇”的上演,將對西藏歷史、文化的保護、傳承、創新和發揚等產生深遠意義。

過去5年,繁榮興盛的文化事業產業,為我區改革發展穩定注入強大生機活力。“十二五”期間,國家和自治區對文化、新聞出版、廣電等領域的重點公共文化設施建設項目投入達26億余元。自治區加大財政投入力度,每年安排農村文化建設資金近1億元,5年來,投入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11938萬元、文藝扶持資金5502萬元。自治區還一次性投入資金1.16億元集中更換了34.1萬套高清機頂盒,滿足了農牧民群眾收聽收看廣播電視的需求。

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現市地群藝館,縣區綜合文化活動中心、新華書店,鄉鎮綜合文化站和農家書屋全覆蓋,90%以上農牧戶實現廣播電視“戶戶通”,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有效保障。

群眾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各地建成文化廣場1616個和縣級民族藝術團排練場所39個,每年開展“五下鄉”等基層文化活動9萬余場次,累計受益群眾8500萬人次。

積極穩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特色文化產業發展勢頭強勁,確定4批71個自治區特色文化產業重點扶持項目,拉薩等3個地級市被納入國家文化產業重點項目《藏羌彝文化產業走廊總體規劃》。

民族優秀文化傳承發揚,全面啟動46項重點文物保護項目,實施23個國家級非遺項目重點保護工作,加強對藏戲、格薩爾、傳統節慶等重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工作,投資6.4億元對西藏博物館進行改擴建,深入開展全國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完成全區1295家國有單位文物收藏情況調查。

蓬勃發展的文化產業,百花競艷、欣欣向榮﹔一個充滿文化自信和文化魅力的新西藏,正闊步而來。

西藏是國際涉藏輿論斗爭的主戰場,涉藏外宣在國家外交外宣大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區立足國家站位、樹立全球視野,依托特殊的地緣和文化優勢,突出正面宣傳西藏和深入揭批十四世達賴集團兩大任務,以全面提升涉藏外宣主導權話語權為目標,以全面展示社會主義新西藏的新發展新變化新成就為重點,創新話語體系,加強話語主導,為西藏的改革發展穩定營造了良好的國際輿論環境。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區積極配合國新辦接待國外來訪團隊44批300余人次,選派21批146人次藏學家、藏醫學家、宗教界人士等,分赴30多個國家開展學術交流和友好訪問,起到了積極影響國際涉藏輿論的良好效果。國際傳播能力顯著提升,西藏衛視藏語頻道在尼泊爾成功落地,對外英語廣播節目覆蓋五大洲50多個國家。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區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將繼續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擔當,以不變的初心記錄時代變遷、歷史足跡,見証城市前行、社會巨變,謳歌人民奮斗精神、實干氣質,開創我區宣傳思想文化事業發展新局面。

(責編:姜萍萍、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