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從“白米”到“金米”的“品牌突擊”——吉林稻田“種出”的農業供給側改革樣本

2018年10月11日10:19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從“白米”到“金米”的“品牌突擊”——吉林稻田“種出”的農業供給側改革樣本

吉林舒蘭曾以出產皇家貢米自豪,所產水稻品質上乘,但好米卻賣不出好價,面對以大米聞名的鄰縣——黑龍江五常,既尷尬又羨慕。

近年來,舒蘭引導當地農戶既種好水稻又“種”好品牌,成功實現從“白米”到“金米”的“品牌突擊”,在萬頃稻田裡書寫了農業供給側改革的鮮活故事。

“鄰居”強,更要自己強

一條拉林河,將吉林舒蘭與黑龍江五常連在一起。兩地同山同水同氣候,也同樣出產優質稻米,但地處上游的舒蘭所產大米卻遠不及五常大米名氣大。價格低很多,就自然出現了“貼牌”的尷尬現象。

一方面是部分舒蘭大米“主動貼牌”:五常大米知名度高,不少加工廠購買印有五常大米字樣的包裝袋,“貼牌”上市。

一方面是不少舒蘭大米“被動貼牌”:五常大米暢銷,當地產量無法滿足需求,一些米企就開著大卡車到舒蘭等地方大量收購稻花香品種的稻谷。

“那些年,舒蘭為了跟五常爭糧,還曾在村口設卡,不准外地車輛來收糧。”在緊挨五常的一個鄉鎮,一位舒蘭米商回憶說。

“黑龍江五常的品牌意識起步早,水稻品種研發做得好,行業協會帶動作用強,當地政府也重視推廣,所以很早就得到市場認可。”說起舒蘭與五常昔日的差距,舒蘭市平安鎮永豐米業董事長曹洪峰頗有感觸。

米香也怕巷子深。十多年前,一些舒蘭人背上大米和電飯鍋,開始走南闖北參加展銷會,現場燜飯讓消費者品嘗,舒蘭大米開始被人知曉。

“但與五常相比,這些努力還遠遠不夠,萬裡長征隻邁出了一小步。”舒蘭市糧食局監督檢查科科長趙彥臣說,當地年產水稻45萬噸左右,絕大部分還是沒能賣出好價。

“種”水稻,更要“種”品牌

要走出五常的影子,小打小鬧、單打獨斗都不行。2014年,舒蘭開始集全市之力進行品牌突擊,繼成功注冊“舒蘭大米”地理標志証明商標后,2015年“舒蘭大米”又獲得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証書。統一的形象標識把分散的力量擰在一起。

2013年,舒蘭成立大米協會和大米品牌推廣協調機構,開始組織當地米企抱團闖市場。為了支持舒蘭大米走出去,當地政府從2014年起每年專門撥付二三百萬元推廣經費,今年漲到了500萬元。

“第一次在北京開推介會時,現場的北京市民都被舒蘭大米的香味吸引住了,企業帶去的產品預訂一空。”舒蘭大米協會工作人員安娜說,從2014年開始,推介會陸續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地舉行,不僅贏得口碑,更拿到訂單。電視屏幕、戶外廣告、飛機餐食、電商平台……學會主動吆喝的舒蘭大米,為越來越多消費者所熟知、認可。

“我每年要參加十多次推介活動,感受舒蘭大米有三大變化:一是名氣大了,二是價格高了,三是銷量大大增加。”友誠米業董事長孫有成說,“從前,舒蘭大米1斤賣2元左右,現在高的要賣三四十元,甚至一些外地企業開始模仿我們的包裝。”

除了通過各種平台積極推介外,當地還組織插秧節、開鐮節、豐收節等互動活動,主動邀請外地客商來實地察看、參與,增加他們對舒蘭大米的感性認識。

“不久前的豐收節上,多家國內知名企業負責人在稻田棧道上品嘗我們的大米后,立即簽訂了大單合同。”舒蘭市委宣傳部部長蕭模喜說。

“闖”品牌,更要“護”品牌

舒蘭大米“闖”出了品牌,也意味著面臨一項新任務:“護”品牌。

“首要的是確保綠色種植,政府提供高標准農田改造補貼,到今年底全市將擁有60萬畝綠色稻田和3萬畝有機稻田。”舒蘭市農業局副局長王立君說,舒蘭還推出了地方水稻種植標准,從源頭上為水稻品質立下規矩。

好吃才是大米品牌的王道。這幾年,舒蘭的稻花香、小町香等產量不高但口感更好的品種種植面積越來越大,魚稻、蟹稻、鴨稻等新種植模式更加普遍,二化螟性誘劑、赤眼蜂等病虫害生物防治方式得到大面積推廣。

在舒蘭市朝陽鎮的一片稻田裡,水中泥鰍游動,田間稗草叢生。舒蘭合興種植合作社理事長奚凱軍說:“泥鰍不能帶來多少效益,稗子更會影響水稻生長,但它們是優質大米的最好‘代言人’,等於告訴消費者這裡的大米是綠色天然的。”

品牌離不開文化的滋養。作為舒蘭大米的龍頭企業之一,永豐米業在建設佔地萬余平方米新廠房的同時,開工建設舒蘭稻米文化博物館。“我打算把稻田觀光、博物館、生產線等連成一條線,讓客商和游客更好地感受舒蘭大米的魅力。”曹洪峰說。

綠水青山出好米。蕭模喜介紹,近年來,舒蘭多次放棄引進高污染、高耗能的工業項目,下決心發揮舒蘭獨有的生態、氣候和土壤等多種優勢,把大米作為主要產業來抓。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對於旅游資源缺少優勢的舒蘭來說,優質大米就是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的最好‘中介’。”蕭模喜說。(新華社記者鄒聲文、劉碩)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