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弘揚民族精神、奮斗精神

弘揚民族精神、奮斗精神

“扁擔姐”麥瓊方:愛與責任一肩挑

2018年10月11日18:51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扁擔姐”麥瓊方:愛與責任一肩挑

多年來,她無數次用扁擔挑著衣物翻山越嶺,送給山區的貧困孩子和老人,又把一個個山區孩子的上學夢想“挑”出大山——廣西百色“扁擔姐”麥瓊方以她朴素而真摯的愛溫暖人心、感動世界。

小小扁擔:挑來溫暖和希望

“最早挑扁擔,后來騎摩托,現在坐汽車,下鄉的條件比以前好多了。”不久前記者見到麥瓊方的那個周末,她連續兩天下鄉和留守兒童一起玩游戲、包餃子。

39年前,麥瓊方19歲,是廣西百色市人民醫院洗衣房的一名勤雜工。一個偶然的機會,她來到一個深山村寨,老人小孩艱難的生活讓她內心很受觸動。之后,她經常收集一些舊衣物,購買一些食物,打包后送進山裡。因為交通閉塞,她常常隻能搭車到半路,用扁擔挑東西進村。

一次,麥瓊方獨自挑衣服到隆林的一個村庄,一不小心連人帶物掉進了10米深的溝裡。從此落下腰痛的病。

“別人需要幫助,我就去幫一點,能幫到別人我很快樂。”幾十年下來,麥瓊方挑壞了18根扁擔,送進山的舊衣物有幾十噸,人們親切地叫她“扁擔姐”。

在麥瓊方家小區的院子裡,有一個專門儲藏愛心衣物的小屋,裡面堆放著很多打好包的衣物,寄自全國各地。“有時候一個月就可以收到兩車衣服。”麥瓊方說,收到衣物后她會進行洗滌消毒,再分類裝好。

麥瓊方基本上每隔幾個星期就下一次鄉。隨著收集到的物資越來越多,她的足跡延伸到田林、右江區、凌雲、隆林、巴馬等縣區的數十個偏遠村屯。

這根扁擔,還“挑”起了山裡娃的上學夢。遇到孤兒或家庭貧困的失學兒童,麥瓊方總會想方設法幫助他們上學,或者干脆把他們帶回自己家裡,和自己的孩子一起養著。

同一個家: 夢想從這裡出發

百色市中醫醫院護士林麗艷和姐姐在麥瓊方家住過四五年時間。“那時候,麥媽媽經常去我們村,后來把我們接了出去。”

林麗艷回憶,最多的時候,麥媽媽家裡同時住了十幾個不同年齡的小孩。“每天晚上打地鋪,吃飯也是一大鍋米飯,大家在一起其樂融融,就像一個大家庭。”

麥瓊方的家位於百色市的老舊小區,86平米的房子數十年間先后住過上百人,有孩子也有孤寡老人。麥瓊方家最多的物品是床、被褥和碗筷。“大門鑰匙有幾十把,這麼多年我一直都不換鎖,都為孩子們留著,什麼時候這都是他們的家。”麥瓊方說。

2000年,麥瓊方收養的孩子有8人同時考上大學,大筆學費開支讓她和丈夫犯了難。“那時我經常在家裡偷偷地哭,因為實在湊不出來這麼多錢。”麥瓊方說,后來她家五兄妹的房產証都拿去抵押,“絕不能讓孩子們輟學。”

2005年,麥瓊方的丈夫意外去世,她覺得天都塌了。看到滿屋子的孩子和老人,麥瓊方知道自己不能倒下。為了維持一家生計,麥瓊方甚至打起了三份工。

這些年來,麥瓊方收養、資助的孩子,先后有80多人成為大學生,有的考上了清華、北大等名校。

播種愛:收獲“聚合”效應

麥瓊方的義舉影響著人們,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聚攏在一起。張金華自從3年前買了汽車之后,幾乎成了麥瓊方下鄉時的免費專職司機。

麥瓊方專門建了一個微信群,下鄉前在群裡喊一聲,大家有人出人、有物出物、有錢出錢。很多外地愛心人士寄來衣物,菜市場的攤販也給她“最優價格”。

讓麥瓊方欣慰的是,她養育的很多孩子都熱心公益,也組建起愛心網絡開展各種扶貧活動。她養育的孤兒黃俊,高中畢業后入伍當兵,為救掉進冰窟窿的兩個小孩付出了寶貴的生命……

麥瓊方家的牆壁上,一張張愛心紙條滿滿地寫著孩子們對她的祝福。

(新華社南寧10月11日電 記者向志強、曹祎銘)

(責編:王珂園、程宏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