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期刊選粹>>遼寧共產黨員

固本強基振興鄉村

牛澤群

2018年09月10日10:30    來源:共產黨員

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億萬農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決定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

怎樣強農業、美農村、富農民?黨的十九大報告給出了答案——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保障農民財產權益,壯大集體經濟。中央組織部連續兩年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基層黨建重點任務作出部署﹔遼寧省委書記陳求發同志多次深入農村一線,對加強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提出明確意見。

學習黨的精神不停步,貫徹黨的精神不鬆勁。遼寧省委、省政府將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作為強農業、美農村、富農民的重要舉措,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服務功能的現實需要,實現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統籌推進、齊抓共管,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台階,傾力傾情書寫著鄉村振興的“遼寧答卷”。

——從2015年9月起,遼寧省相繼發布《關於發展村級集體合作經濟 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服務能力的指導意見》《遼寧省開展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試點實施方案》《關於全省深化農村改革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意見》等系列文件,形成了黨政齊抓共管、組織部門統籌推進、相關部門支持配合的工作機制。

——2016年以來,中央和省級財政按照1:1配套比例,每村投入200萬元,每年重點扶持200個集體經濟試點村。同年,遼陽市17個試點村,已有10個項目產生收益。

——2017年,全省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座談會召開。同年,阜新市徹底消除了集體經濟“空殼村”。

——2018年,《關於全省深化農村改革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意見》印發,13條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重大舉措出台。自2017年10月至今,全省新消除456個“空殼村”,“空殼村”比例下降14.1%﹔5萬元以下薄弱村減少416個,薄弱村比例下降6.5%。

……

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農業變強了、農村變美了、農民變富了。每一片熱土,都發生著精彩的故事﹔每一片山野,都傳唱著奮進的歌聲……

黨建引領綱舉目張

不發展集體經濟,村黨組織就沒有實力發展村級公益事業,不能很好地為群眾服務,說話就沒人聽,辦事就沒人跟。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不單純是一個經濟問題,更是一個關系黨在農村執政基礎的政治問題。

振興發展的征途中,需要黨建引領﹔攻堅克難的道路上,更需要黨建引領。在遼寧省委及省委組織部的指導下,遼寧各級黨組織堅持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下好“一盤棋”,打好“組合拳”,為推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提供了可靠組織保証。

帶頭人隊伍“領富”。遼寧省選派1.2萬名干部到鄉鎮和村工作,將扶貧攻堅與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有機融合﹔堅持把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把黨員致富能手培養成村組干部,為渴盼騰飛的村庄培養了一大批“領頭雁”。丹東市振安區窯溝村的駐村干部提出了“黨支部+合作社+電商”的發展模式,把果樹栽植散戶集中起來,更新品種、注冊商標、網上銷售,預計3年內可創收1000萬元。沈陽市康平縣王家村通過黨員示范引領,發展黑果花楸等高效作物,2017年村集體經濟收入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5萬元。

村黨組織“促富”。遼寧堅持發揮村黨組織在引領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核心作用,鼓勵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將黨組織建在合作社裡、建在產業鏈上。朝陽凌源市120個貧困村實現“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模式全覆蓋,帶動7902戶貧困戶脫貧增收,貧困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2萬元以上,初步實現“富民強村”的目標。

監督考核“逼富”。遼寧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納入各級黨委政府實績考核指標,作為黨委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重要內容,並與村黨組織書記表彰獎勵、績效報酬挂鉤,倒逼各級黨組織提升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積極性和能力。錦州市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考核駐鄉村干部工作的重要內容,對一年內無發展思路、二年內無增收渠道、三年內未摘掉薄弱帽子的駐村干部,及時約談、召回調換並記錄在案。丹東東港市北井子鎮的村民欣喜地看到,村干部在村裡混日子的少了,出去跑項目的多了。根據北井子鎮制定的村干部績效考核指標,績效工資與工作完成情況挂鉤,最好的村績效工資可領50萬元,極大地調動了村干部積極性。2017年,北井子鎮村均收入實現355萬元,成為東港市首個消除無經營收益村的鄉鎮。

政策保駕揚帆起航

省裡撥款、市縣配套,人才扶持、政策扶持,源頭注活水、杠杆撬大石。各市縣積極行動,因地制宜,有效激發了工作活力。

2018年1月,撫順市有關部門組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答辯會”,45個村的“兩委”主要負責人逐個上台演講,爭取21個“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試點村”名額。每個試點村將獲得省財政專項資金200萬元,專門用於扶持集體經濟,推動鄉村振興。撫順市財政局相關負責同志介紹:“2016年以來,省財政為全省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試點村撥付專項資金,幫了大忙。”

營口市成立了市級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專家人才庫”,聘請各方面專家對省、市重點扶持項目的可行性進行科學論証,並全程跟蹤指導,為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提供智力支撐。工作開展以來,通過村集體議、鄉鎮初核、縣(市)區自評、市級實地考察、現場答辯、專家評審等程序,先后評定出99個村級集體經濟項目列入市級“孵化池”,由市財政投入3200萬元予以重點扶持。通過一系列的政策扶持,鱍魚圈區的小望海村農樂園、蓋州市老爺廟村千畝優質谷子種植、大石橋市青天村水產養殖等一批集體經濟項目得到了快速發展。

全省近600個經濟困難鄉鎮、6000多個集體經濟薄弱村,是遼寧決勝全面小康的重點和難點。各地優先扶持薄弱村發展集體經濟,通過發展集體經濟改變薄弱村落后現狀,脫貧攻堅與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工作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從2018年起,鞍山市財政每年安排1000萬元專項資金,重點支持經濟薄弱村領辦創辦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濟組織,幫助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本溪市共安排財政資金500萬元,確定市級扶持發展薄弱村50個﹔朝陽市財政安排498萬元專項資金,採取以獎代補的方式,重點支持薄弱村發展村級集體經濟……

因地制宜百花齊放

每一片綠葉都有自己的顏色,每一方熱土都有獨特的溫度。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遼寧各地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各顯其能。

盤活資源增效益。阜新市彰武縣是全國土地確權工作試點縣和“農業部財政專項支持項目試驗區”,通過土地確權,全縣“賬外”多測出土地104萬畝,其中用於給新生兒補地等讓利於民58萬畝,村集體增加46萬畝,平均每村增加2500畝。僅此一項,村集體每年增加收入2300萬元,平均每村年增收12.5萬元,實現了全縣村村都有集體經濟收入。鞍山海城市希水村通過整村拆舊建新和土地整理,新增1000余畝集體耕地,規劃建設了設施農業、畜牧養殖、果蔬採摘三個產業區,採取招商引資、整體發包的方式,每年為村集體帶來80萬元的穩定收入,解決了村裡近千名勞動力就業問題。

發展產業謀增收。在丹東、阜新、撫順等地,光伏產業從無到有,發展迅速。朝陽市建平縣小平房村依托鐵礦石資源,堅持走集體經濟發展之路,相繼興辦了8家村辦加工企業,並在完成資本原始積累后,向現代農業和旅游產業進軍,實現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積累固定資產2.1億元,2017年實現集體經濟收入867萬元,打造了響當當的“遼西第一村”。曾經的“空殼村”——鞍山市湯崗子村在新一屆村“兩委”班子帶領下,以發展“綠色酸菜”為突破口,逐步打造出集“農產品深加工、特色餐飲、物流配送”為一體的多元化產業鏈條,實現村級集體收入600萬元,積累集體資產6000萬元。

抱團取暖聚人氣。丹東市相繼建成寬甸滿族自治縣城南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和東港水產品、鳳城果菜、振安區小漿果加工集聚區,統一生產銷售,逐步形成優質化、品牌化發展模式。營口蓋州市在11個鄉鎮13個村統一規劃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示范園區,引進“陽光玫瑰”葡萄栽培項目,開啟了村級集體經濟“抱團式”發展模式。

新時代帶來新使命,新擔當謀求新作為。在實現中國夢和推進遼寧新一輪振興發展的時代大潮中,遼寧全省上下改革創新的精神更鮮明,時不我待的干勁更充足,攻堅克難的勇氣更高漲,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步伐更穩健、旋律更鏗鏘。   

  (遼寧《共產黨員》雜志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責編:謝倩、黃瑾)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