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8月30日10:12 來源:雲南日報
8月27日至28日,省委書記陳豪率隊深入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彌勒市調研特色小鎮建設。陳豪強調,要落實新發展理念,以高水平規劃為引領,創新工作思路、方法和機制,努力走出一條特色鮮明、產城融合、惠及百姓的特色小鎮建設新路子,建成一批富有產業特色、獨具文化韻味、充滿生態魅力、體制機制靈活的宜居宜業宜游精品小鎮,為激發區域經濟活力注入新動能。
建水縣臨安古城有1200余年的歷史積澱,古街巷縱橫有致,老庭院底蘊厚重。調研組一行先后來到臨安古城核心區和雙龍橋濕地,察看古城風貌保護、古建筑修復工作,仔細聽取有關規劃設計匯報。陳豪強調,要珍惜特色小鎮發展機遇,在做好古建筑保護性修復、存續好臨安古城歷史文脈基礎上,高起點規劃、高水平設計、高標准建設、高效能管理,科學有序拓展縣城的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布局。
彌勒市太平湖周邊,曾經是貧瘠的石漠化土地,經過精巧的構思和精心的打造,如今綠草茵茵、湖水蕩漾,集展示、研發、生產、運營、銷售為一體的國際木屋博覽園隱秀林中。青山圍合,湖映雲飛﹔百卉爭艷,花氣襲人。眼望美麗景色,對比昔日荒蕪,引發大家陣陣好評。陳豪欣喜地對當地協同推進生態修復治理與特色小鎮建設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他邊聽取匯報邊與當地干部、企業負責人細致探討小鎮長遠發展良策,鼓勵企業一定要注重細節管理,一定要注重品牌塑造,要著眼於國際生態旅游度假區定位,進一步提升完善規劃設計水平。
充滿彝族風情的彌勒市可邑小鎮,在村庄改造提升中注重保留傳統村落風貌,成為“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4A級景區。陳豪進村入戶了解群眾收入情況,鼓勵黨員在鄉村振興中帶頭創業、帶頭致富。他指出,雲南歷史文化名村、傳統村落、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特色景觀旅游名村等資源豐富,依托這些村寨建設特色小鎮潛力很大。要深入挖掘鄉村特色文化元素,盤活優勢資源,改善村庄基礎設施,融存續於發展之中,建設一批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特色小鎮,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建水縣紫陶街、彌勒市東風韻小鎮以藝術文化為核心打造文旅融合社區。風格獨特的建筑和原創藝術作品展示,給人美好的藝術體驗。在紫陶街,陳豪看望了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陳紹康等老中青陶藝名家,希望他們傳承寶貴技藝,創新表現形式,努力推出更多展現新時代雲南氣象、反映各族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作品。在東風韻小鎮,陳豪走進工作室,與藝術家們親切交流,要求當地進一步完善配套服務設施,提高服務質量,吸引更多名家大師前來創作,興學授業,打造有國際影響的藝術家活動中心。
調研途中,陳豪指出,加快特色小鎮建設是省委、省政府從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協調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和新型城鎮化建設、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全局高度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要堅守生態底色,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統籌做好特色小鎮內外山、水、林、田、湖、草的整體保護和開發,將美麗生態轉化為“美麗經濟”。要堅持產業為支撐,加強產城融合,推動要素聚合,為就業、創業、發展提供廣闊空間。要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的模式,最大限度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企業創新活力,積極調動當地群眾參與特色小鎮建設熱情,讓發展成果惠及廣大群眾。要以最美麗縣城、最美麗特色小鎮評比創建為抓手,多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推動新型城鎮化持續健康發展。
宗國英、劉慧晏參加調研。(記者 張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