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從“跳農門”到進城不遷戶——三代小崗人談四十年變化③

2018年07月16日10:30    來源:安徽日報

原標題:從“跳農門”到進城不遷戶

小崗,這個中國農村改革起錨的村庄,昨天人們曾渴望告別土地,“跳農門”進入城市﹔今天,不斷增加的含金量卻令農村戶口走俏,小崗村村民成為令人自豪的標記。

在城鄉統籌不斷加快的腳步聲中,不同時代的小崗人做出不同的選擇。

改革永遠在路上,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在這裡薪火相傳。曾經的先行者,已是精神矍鑠的老人﹔中年一代正砥礪奮進﹔新一代小崗人開闊了眼界,瞭望屬於自己的時代。

代代接力,小崗人正奔向越變越好的明天。

關友江:農村建設得越來越好

1978年實行分田到戶 “大包干”的十八位帶頭人之一關友江,曾有機會舉家遷到鎮上。如今,這個當年的“遺憾”,成為他津津樂道的“幸運”。

關友江今年73歲,現如今和兒子在村裡經營“大包干農家菜館”。 4個子女中,女兒嫁到外地,大兒子務工,二兒子經營菜館,小兒子在鳳陽縣工作。孫子輩大部分都在讀書求學。

回憶起當年進城的機會,關友江記憶猶新:“1984年有個朋友到小西河鎮買房子,4000塊錢一套,他喊我一道,很心動,能離開農村當然好! ”因為家裡子女多,到鎮上怕沒穩定收入,他忍痛放棄了進城的念頭。

鳳陽縣小西河鎮,並不如它轄內的小崗村名氣大。這個開啟中國農村改革歷史進程的名村,40年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令“大包干”帶頭人之一的關友江心生感慨。

“幸好沒去鎮上,你看現在日子多好,農村空氣好,吃得也好,住這麼大院子。 ”6月25日,炎熱的中午時分,記者來到小崗村“大包干農家菜館”,關友江搖著蒲扇對記者說,誰能想到農村變這麼漂亮?

這個農家樂是關友江兒子關正錦所開。院子裡干干淨淨,栽種著各種花草,一些開得正熱烈,鮮紅的一叢叢。通往包廂的木頭廊架上,挂著大大小小的葫蘆,陽光下顯得格外耀眼。顯然,這是個殷實、興旺的農家。

農民,長久以來都是受窮受苦的代名詞。

“誰要能把戶口遷到城裡,那真是十裡八鄉又羨慕又嫉妒,吃上‘商品糧’了!”關友江回憶,那些年誰願意當農民?臉朝黃土背朝天,受累受窮,社會地位不高。有能耐的人各顯神通,想辦法辦“農轉非”到城裡去,回來走親戚都神氣得很。

改革不斷消弭城鄉間的鴻溝。

2006年、2007年,中央1號文件持續聚焦加強新農村建設。

2010年,中央1號文件首次聚焦城鄉統籌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1號文件又持續致力於以改革激活農業農村發展的內在活力,促進四化同步發展,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分享現代化成果。

“2016年,村裡啟動‘三年大提升’行動,改善人居環境,提高村民獲得感。 ”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李錦柱介紹,去年以來東環路等一批大項目和影響群眾生產生活“最后一公裡”小項目齊頭並進﹔規劃建設村民新居1002套,近八成村民住進了新區,完成了通水泥路、自來水、天然氣、寬帶網絡和亮化綠化美化……

“這幾年沒人把戶口從小崗村遷走,很多姑娘嫁到外地,還把戶口留下。”李錦柱介紹,隨著農業稅取消、國家惠農政策不斷加強,農民的獲得感持續提高。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三變”改革實施,小崗村集體經濟快速壯大,村民成了村集體經濟的股東。

今年2月9日,小崗村村集體首次分紅,4288位村民作為股東首次每人領到350元的分紅款。 2017年,小崗村集體經濟收入820萬元,同比增長20.6%﹔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06元,同比增長11.98%。

發展,讓農民挺起了腰杆,鼓起了腰包,臉上有了光。小崗村“一年越過溫飽線,二十年沒進富裕門”的尷尬逐漸成為過去。 “不少當初走掉的人想把戶口遷回小崗村,讓人頭疼。 ”李錦柱說。

“農村建設得越來越好!現在讓我進城也不去,在農村多快活,沒事出門閑溜一圈。 ”關友江咂摸著眼下的日子,全是享受。

嚴德雙:創業很忙碌但很充實

兩次南下到東莞打工之后,2007年,31歲的嚴德雙決定回到小崗。

“一直打工感覺很枯燥,也不能打一輩子工。再加上那時有了孩子,就想回來干點事,也能照顧到家。 ”嚴德雙回憶。嚴德雙曾搞過葡萄種植,現與父親嚴金昌一同經營“金昌食府”,兩個孩子都在讀書。

如今,嚴德雙的農家樂已經營10年,他也成了40挂零的中年漢子。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小崗村,就曾到他家走訪並稱贊“農家樂、樂農家”。

“自己干,哪怕很小的一點事,也是自己的事,也有希望有奔頭。 ”6月26日午后,送走了最后一桌客人后,嚴德雙坐在“金昌食府”大廳的圓桌旁,心滿意足地說。

1995年,年僅19歲的嚴德雙跟村裡親戚去東莞打工。 “同去的有十幾個人,每年村裡都有人出去,最多的時候五六十人。 ”嚴德雙說,那時候種地賺不到錢,不出去打工怎麼養家糊口?

2000年前后,我省現代農業剛起步,絕大部分地區還以糧食作物為主,農產品加工業欠發展。“小崗沒有一家像樣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土地還分散在農民手上。想日子過好點,隻有打工一條路。”李錦柱說。

在東莞,嚴德雙認識了來自湖南的一位姑娘,兩人結了婚、生了娃。 “因為老婆生孩子,中間回家裡呆了一年。”嚴德雙說,最多的時候他一年工資近2萬元,頂在家種好幾年地,也習慣了城市生活。

但嚴德雙從來沒想過在東莞安家。

“我是農民,總歸還是要回老家,不管是種地還是干什麼。 ”嚴德雙回憶,2007年前后小崗村發展加速,特別是農家樂、觀光採摘農業剛起步,讓他有了回鄉創業的沖動。 2008年,在種完一季葡萄后,嚴德雙靠“自己琢磨的廚藝”開起了農家樂。如今,餐館讓他年收入10多萬元。

正是這一時期,國家對“三農”問題日益重視,發展要素越來越向農業農村傾斜,現代農業步伐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拉長,不僅改善了農村民生,還提供了創業就業空間。

“當初一起打工的,基本都回來了,在家開農家樂、浴池、超市。 ”嚴德雙說。目前小崗村正全力建設小崗農產品加工園,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盼盼等知名食品加工企業已簽約落地。去年全年小崗接待游客74.2萬人次,旅游總收入1.2億元,帶動農民增收230萬元。

經濟越發展,鄉村就越有活力,農民增收的步伐就越快。

農民和市民有什麼區別?

“過去農村人到了城裡東張西望,一眼就看出來了。 ”嚴德雙說,剛到東莞的時候特別羨慕,心想要是城裡人就好了,穿得光鮮,有正式工作,下班了逛逛公園、看看電影。

“現在輪到城裡人到鄉下‘東張西望’了。 ”嚴德雙開玩笑說,慕名而來的城裡人到了村裡,看什麼都新鮮,看什麼都好,“肉啊、雞蛋啊、蔬菜啊,都說比城裡的新鮮、好吃。 ”

“你看店門口這條路,我出去打工的那一年還是碎石頭路,后來鋪上了水泥,前幾年變成了柏油路。 ”嚴德雙指著外面感嘆,“生活就像這條路一樣,越來越好了。 ”

總結回鄉10多年的生活,嚴德雙說:“每天很忙碌但感覺很滿足。 ”他認為農村發展了,提供了創業機會,才有更多人選擇“鳳還巢”,“有事業,日子才有奔頭”。

關勉:未來的生活在城鄉間自由切換

6月的最后一周,關勉一直在緊張地復習迎考。關勉,關友江孫女,作為新生代小崗村村民,今年19歲,是安徽工業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大二學生。

扎著馬尾辮,穿著簡單的T恤衫和牛仔短褲,6月29日,記者在安徽工業經濟職業技術學院見到了她。

“畢業后,你是想把戶口遷到城市,還是留在小崗村? ”記者問關勉。

“留在小崗村。 ”

“為什麼? ”

“我爸媽說過現在‘農轉非’很容易,‘非轉農’就很難了,小崗村政策比較好,每年還有分紅。 ”

這是一個已經很難從外貌打扮上區分城市和農村人口的時代。越來越多的農村人來到城市,即便有了穩定工作,買房安家,但農村戶口是必須保留的。曾幾何時這是無法想像的。

2015年,我省出台意見,要求建立與統一城鄉戶口登記制度相適應的教育、衛生計生、就業、社保、住房、土地及人口統計制度。

我省不斷健全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推進機制,增強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戶意願和能力,深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2017年,全省16個市全部出台市級戶籍制度改革文件。

按照國家統一部署,今年年底前我省將正式取消農村戶口,統一為居民戶口。

改革,不斷打破城鄉二元割裂,讓各類發展要素自由流動。

“‘大包干’以前,我在外地干活掙錢,村裡不給去,下命令讓我回來,否則就要交錢抵工分。 ”“大包干”帶頭人之一的嚴宏昌說,那時候農民進城、坐車、住旅店都要開証明,不然寸步難行。

而今天,關勉入學的時候,已經不再要求必須遷戶口,可以自由選擇。 “可以遷到學校,也可以留在原籍。 ”關勉說,宿舍6個人,有的是農村戶口也有的是城市戶口,完全沒覺得有什麼不一樣,“也說不好自己是不是農民。比如我姐姐戶口在小崗村,但她在鳳陽縣做小學音樂老師,還開了一個培訓班。你說她算不算農民? ”

現代農業的發展,戶籍制度改革的持續推進,讓農民日益成為一種職業,而不是身份的界定。是改革與發展,讓新一代農民有了更多的選擇和底氣。

記者了解到,像嚴德雙這樣的“70后”小崗人,返鄉后基本告別了農田。而一批“80后”卻主動返鄉務農。

今年31歲的楊偉,幾年前從部隊退役的時候才20多歲,卻放棄了部隊工作,也沒有留在大城市,而是“回家種草莓”。現在他已經注冊成立了小崗村新時代家庭農場,搞現代農業。務農的他在村裡被人喊“楊總”或者“楊老板”。

“我是土生土長的小崗村農民,參軍前也每天干農活。但現在與過去不一樣,我認為我還是個農民,更多是因為我從事農業,農民於我是職業,而不是身份。 ”楊偉說,他給自己的定位更大程度上是新時代農村的創業者。(記者 史力)

(責編:楊亞瀾、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