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波
2018年07月11日15:58 來源:共產黨人
賀蘭縣緊鄰銀川市區城北,有著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全縣上下團結一心,篤定實干,緊緊抓住沿黃生態經濟帶和銀川市都市圈建設的有利契機,瞄准經濟繁榮、環境優美、人民富裕、社會和諧靶向施策,全面打響產業興縣、生態靚縣、富民強縣、法治安縣四大戰役,奮力打造沿黃生態經濟帶明星縣。201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7.71億元,地方財政公共預算收入11.06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3.93億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8641.2元、13668.1元。
現代農業邁上新台階。實現農業總產值35.02億元。成功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現代農業三大體系逐步完善。一是產業體系穩步提升。以優質高效為主題,發展有機水稻1.5萬畝,稻漁立體種養4000畝。創新蔬菜產銷“安品模式”,“黃河綠康”蔬菜區域品牌暢銷區內外,走向國際市場。以綠色生態為主題,建設漁業設施溫棚13萬平方米,工廠化車間8000平方米。榮獲全國畜牧業綠色發展示范縣。稻漁空間田園綜合體、通威漁光一體化產業園成為全區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樣板。二是生產體系日益完善。提升農機化裝備水平,加強農機農藝融合,發展互聯網+農業、物聯網+農業等多種模式。在11個農業生產基地推廣應用“互聯網+”,全縣124家農資經營主體實現在線監管。被評為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整體推進型示范基地。三是經營體系逐漸壯大。培育規范家庭農場、合作組織、產業聯合體、產業聯盟、技術聯盟等新型經營主體,構建現代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試點推廣病虫害統防統治、動物疫病防治等5項政府購買農業公益性服務。
工業轉型聚合新動能。以擴總量、優結構、提質量、增效益為目標,不斷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一是企業效益穩步提升。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9.4%,企業負債總額同比下降8%。遠高杭蕭綠色建筑、泰益欣生物制藥等重大項目快速推進。13家服裝加工企業進駐寧夏服裝中小企業孵化園。百瑞源等7家企業入圍自治區大中型企業行列。雙玉防水等6家企業入圍全區中小企業50強。二是發展基礎更加堅實。全年實施招商引資項目197個,到位資金144億元,同比增長8%。成功舉辦“中國企業家財富論壇•魅力賀蘭行”活動。創新委托招商、以商招商模式,無紡布、雲威電動車等一批項目簽約落地。三是科技創新驅動力增強。寧夏如意科技時尚產業有限公司被評為自治區級工程技術中心,其智能染色工廠項目被確立為國家智能制造重點項目和綠色制造系統集成項目。縣科技創新中心被科技部認定為“星創天地”。
服務業呈現新亮點。傳統產業和“四新”經濟齊發力,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同發展。傳統服務業改造升級步伐加快。汽車銷售模式順應時代變化,線上銷售達40%以上。中汽世邦汽車配件集散交易中心一期建成招商,二期工程順利推進。“四新經濟”加速興起。銀川電商物流園快遞物流業務佔全區六成以上。電商交易額突破22億元。出台“金融十八條”利企政策,引進銀行、保險、擔保機構13家。構筑“1214”全域旅游空間格局,鄉村旅游成為銀川市民休閑游勝地。桃林又一村榮獲“全國休閑漁業示范基地”稱號,中國枸杞館入列全國工業旅游名錄。
改革創新激發新活力。堅持目標導向,在全區率先成立縣級行政審批服務局,102項行政審批及98項公共服務事項集中辦理,實現“推開一扇門,辦成一攬子事”。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審批環節、辦結時限壓縮65%,投資項目在線審批量居全區第一。農村土地流轉經營權確權、“兩權”抵押貸款試點等改革深入推進。組建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整合6部門306項行政執法權,解決了城市管理力量分散、多頭執法等突出問題,提升城市管理精細化水平。優化升級政府網站,創刊發行政府公報,構建多渠道政務公開格局,13個重點領域“五公開”初見成效。全國基層政務公開標准化、規范化試點工作有序推進。
美麗賀蘭展現新面貌。牢固樹立生態紅線意識,加大環境綜合治理力度,守住綠水藍天這個發展的“本錢”。深入實施“藍天碧水•綠色城鄉”專項行動。突出問題整改有效。拆除2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117台。5家藥企異味污染得到有效整治。中央環保督察組反饋問題年內全部整改銷號。河長制全面推進。落實縣鄉村三級河長,加快銀新干溝、四二干溝水質提升綜合治理,實施暖泉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德勝工業園區同城化污水管網工程建成並投入使用。嚴厲打擊盜採砂石違法行為,賀蘭山東麓環境綜合整治取得階段性成效。城鄉環境明顯改善。植樹造林7860畝,栽植各類樹木230萬株,綠化縣城12處閑置空地。拆除違章建筑2200處,整治農村庄點33個。實施欣蘭廣場、如意湖改造提升工程,建成5個小微公園,完成10個老舊小區改造任務。投資近10億元建設城鄉公路41.7公裡。推行環衛保潔市場化運作模式,城鄉衛生保潔質量顯著提升。銀河村、金沙村被評為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四十裡店村被評為第二屆自治區美麗鄉村文明創建工程示范村,金貴小城鎮建設列入自治區美麗小城鎮項目。
民生福祉實現新提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賀蘭縣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重中之重的工作,面對不斷加大的財政支出壓力,始終保持民生投入不減、力度不降。賀蘭縣將70%以上的財政收入投入民生事業,辦成了一批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實事,讓發展成果實實在在地惠及群眾。脫貧攻堅扎實推進。創新技能培訓,6300人次實現就業。設立扶貧基金,建成扶貧產業園,鼓勵農戶土地入股,1266戶移民變股民,帶動戶均增收1.5萬元。完成“十三五”移民搬遷任務269戶1229人。全縣精准扶貧低保兜底231戶1128人。實現“扶貧保”全覆蓋。建檔立卡戶250戶1259人穩定脫貧,人均收入超過3800元。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投入近4億元新建5所學校,有效緩解超大班額問題。實施農村集中辦學,農村學生“吃、行、學”實現全免費,全面推行高中免費教育。惠及學生近萬名。集團化辦學延長優質教育鏈。高考二本上線率達40.1%,實現九連增。醫療衛生保障有力。投入6700萬元,實施14個醫療衛生項目,完成中醫院主體工程,實現鄉鎮衛生院中醫館全覆蓋。引進3家民營醫院及17名中高級醫療人才,35名醫師下沉輪轉,47個家庭醫生團隊簽約服務7.5萬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得到有效緩解。文化體育蓬勃發展。培育文化名人10人,打造文藝精品10件,獎勵文藝作品89件。《花兒》等3個項目成功申報為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快樂少年》等2件作品在國家平台展演。完成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平台試點及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建設,圖書館成功通過國家一級館驗收。建成8個體育活動場所。成功舉辦全國冰釣賽、CBA預備役聯賽等體育賽事。群眾文化體育需求得到不斷滿足。社會保障全面覆蓋。建成第二敬老院、老年活動中心和9個日間照料中心,養老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城鄉居民低保每月分別提標130元、60元,高齡津貼每月提標130元,基礎養老金達到每人每月220元,居全區較高水平。發放各類救助金8592萬元,惠及2.3萬人。撥付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1.2億元。實現全國異地就醫聯網結算,城鄉居民住院醫保報銷比例達75%以上。轉移農村勞動力3.2萬人,新增城鎮就業6123人。入選全國新型城鎮化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試點地區。平安賀蘭扎實推進。全面實施“雪亮工程”,608處1366路治安監控織密天眼網絡。189件歷史遺留問題、信訪突出問題得到有效化解,全年信訪總量同比下降33.8%。安全生產四項指標“三降一升”,沒有發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全面推行“明廚亮灶”,加大食品抽檢力度,健全質量追溯體系,食品安全水平顯著提升,成功創建自治區食品安全先進縣。
站在新起點,展望新征程,賀蘭縣將更加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在區市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深入實施“三大戰略”,認真落實“五個扎實推進”,踐行“綠色、高端、和諧、宜居”城市發展理念,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全力打響產業興縣、生態靚縣、富民強縣、法治安縣四大戰役,聚力實施“十大行動”,爭取早日建成經濟繁榮、環境優美、人民富裕、社會和諧、風清氣正的沿黃生態經濟帶明星縣。一是加快經濟轉型升級的步伐。堅持向改革要動力,以創新添活力,靠開放挖潛力,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在破除無效供給、培育新興動能、降低發展成本、打好風險防范攻堅戰、促進實體經濟提質增效上不斷發力,打造賀蘭經濟升級版。以“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加快構建現代農業三大體系,扎實推進現代產業示范園,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二是提升品質賀蘭建設的形象。堅持規劃提標、建設提質、管理提檔一起抓,精心打造特色街區、城鄉綠道、景觀水系、休閑公園等,突出形態美城、業態興城、文態活城、生態優城,向全縣人民展示“宜居宜業、色彩繽紛”的品質賀蘭新形象。三是凝聚社會治理創新的合力。以法治、善治、共治的理念和舉措,完善治理體系,提升治理能力,維護公平正義、守護百姓平安,讓千家萬戶更加安居樂業。四是提升全縣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全面優化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養老等公共服務,加快補齊公共服務短板,積極破解“大班額”“看病難”、環境污染等突出問題,努力使全縣人民的日子過得更舒心、更幸福、更有質感。
(作者系賀蘭縣縣長)
(寧夏《共產黨人》雜志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 |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
相關專題 |
· 期刊選粹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