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期刊選粹>>《刊授黨校》

周總理這樣開會

楊詩

2018年07月06日15:03    來源:刊授黨校

周恩來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堅定的原則性,“處理問題的敏捷有如電火行空”(郭沫若語)。他十分厭惡不負責任的官僚主義行為,一旦發生此類事情,哪怕是深夜也要召開緊急會議,及時查找問題、解決問題。這也是周恩來常用的一種開會方法。 

新中國成立后,周恩來就任國務院總理26年,領導和主持制定了一系列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決策,其中有些決策是召開會議研究產生的。周恩來嫻熟地運用開會這一領導方法,根據不同的主題召開不同的會議,集中研究和解決有關問題,成效顯著。

周恩來豐富的實踐,為我們提供了主持開好會議的范例。學習周恩來開會的思想和方法,在力戒形式主義的今天,對領導者來說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每周一會,充分聽取各種意見

周恩來虛懷若谷,以善於兼聽而著稱。他認為,隻聽一方面的意見,就會閉塞,犯片面性的錯誤,多聽各方面的意見,可以豐富自己的思想,正確地決定方針、政策及具體決策。這種思想轉化到實踐中,成為周恩來開會的一種重要方法。

國務院前身為政務院,1949年10月21日成立后,周恩來每周主持召開一次政務會議,研究討論重要決策和人事任免。政務會議成員包括總理、副總理、秘書長和政務委員,共21人。其中有共產黨員,也有民主黨派人士。

周恩來非常重視發揮政務會議的作用,要求其成員中的民主黨派人士都參加每周的政務會議,還讓他們審查有關文件,修改指示和法令。這些民主黨派人士熱情很高,積極參加政務會議,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周恩來在充分聽取各種意見的基礎上,作總結講話,集思廣益,形成決策。

來自民主同盟的政務委員羅隆基,本是不樂意開會的人,可他帶病也要參加政務會議。這是為什麼?羅隆基說:“不是政務會議上的什麼事情我都有興趣,也不是這個人那個人的講話我都喜歡聽,而是有一點深深地吸引了我,那就是在每次政務會議上,周總理總有一篇講話,教益很深,對我就像是上了一次大課,所以我舍不得不來。周總理的講話見解精辟,綱舉目張,其水平之高是一般人達不到的。”

羅隆基評價總理主持召開的政務會議有兩個特別之處:一是周總理總結講話的最大特點,在於“把其他人發言時的可取之處,也吸收進去,加以肯定”。周恩來認真傾聽每個人的發言,歸納總結時,積極吸收和熱情肯定好的意見,讓參會人感到自身價值。二是周總理“對包括我在內的其他與會人員發表的並不正確的意見,採取極其高明的方式加以糾正,使人真正心悅誠服”。對於民主黨派人士的不正確的意見,周恩來採取真誠坦率的態度,耐心地擺事實、講道理,幫助他們接受真理、修正錯誤。春風化雨,這些民主黨派人士因此心悅誠服。

從1949年10月21日至1950年10月20日,周恩來共主持召開了55次政務會議。他說:“為什麼政務會議每個星期要開一次呢?難道我們也是閑著沒事干,高興每個星期開一次會嗎?不是的。這是有好處的。”實踐証明,它是廣泛聽取各種意見,妥善作出決策的重要方式,也是發揚民主、團結民主人士合作共事的好形式。通過一次次政務會議,參會的民主黨派人士“把黨的政策傳達到他們所代表的那一部分人民中去”,這樣就團結和調動起了更多的建設國家的力量。

周恩來在主持召開其他會議研究問題的時候,也經常採用民主、兼聽的思想和方法,集思廣益,取長補短,從而形成正確的決策。

專委會議,統籌協調果斷決策

周恩來善於統領和駕馭全局,妥當處理多方面關系,順利解決各種難題。有時面對復雜情況,他會從實際出發果斷決策,以推進重要工作的開展。這是周恩來開會的又一種方法。

原子彈是新中國揚威的一個重器。1962年,為了加速研制原子彈,中央決定成立中央專門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央專委會”),周恩來任主任,還有七位副總理和七位部長參加,領導這一“天字號工程”。

11月17日中央專委會成立當天,周恩來就召集了第一次會議,開始了全面的領導工作。半個多月裡,他連續主持召開了三次專委會議,研究研制原子彈的規劃,為二機部調集領導干部和科技人才,確定部門間的協作項目等。此后,專委會議三個月開一次﹔有急迫問題需要解決,就隨時開小會。

周恩來求真務實、嚴謹細致,每次專委會開會之前,都要審閱議題要點,仔細閱讀有關部門呈送的報告,然后再確定開會議題。這樣,會議內容就很實在,研究解決問題的效率也提高了。盡管如此,會議上仍然會出現某些爭論。每當這時,周恩來都會找到化解矛盾的方法,把復雜的問題變得簡單化。

原子彈工程浩大、投入巨大。當年剛渡過三年困難期,國家財力有限,研制原子彈的經費從哪裡來?初次搞如此大的工程,會有許多不可預知的因素,導致有些項目事先無法列入財政計劃,臨時要錢如何解決?專委會議上出現了爭論。為了切實解決這個問題,周恩來進行了認真研究和反復思考,在審查專委會第二次會議紀要時加寫了一句話:“設置專委機動費多少萬元。”難題迎刃而解,不用爭論了。一些沒有預見而又急需的項目,也可以順利啟動了。

從中央專委會成立到1964年10月16日我國成功爆炸第一顆原子彈,周恩來共主持召開了九次專委會議和若干次專委小會,解決了100多個生產、科研和建設中的重大問題。其間意見難以統一時,周恩來總是從實際出發,大膽拍板。原子彈研制幾乎牽動全國各條戰線,正是由於周恩來負責抓總、統籌協調、果斷決策、高效指揮,這一浩大工程才能有序開展、全面推進,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使壯美的夢想變成了震驚世界的現實。

后來研制氫彈、人造衛星的過程中,周恩來採取同樣的開會方法,情況復雜時運用同樣的決策方式。這既証明了總理的關鍵作用,也展示了其卓越的領導才能。

凌晨開會,解決官僚主義問題

周恩來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堅定的原則性,“處理問題的敏捷有如電火行空”(郭沫若語)。他十分厭惡不負責任的官僚主義行為,一旦發生此類事情,哪怕是深夜也要召開緊急會議,及時查找問題、解決問題。這也是周恩來常用的一種開會方法。

1973年9月10日凌晨1時,周恩來在人民大會堂召開緊急會議。民航、空軍、總參謀部的負責同志和有關人員接到通知后急忙趕來。

周恩來為什麼要在凌晨召開這次緊急會議?

9日夜,巴基斯坦的一架波音720飛機,從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飛往卡拉奇,機上載有亞非國家的體育代表團和某國政府代表團。飛機升空僅5分鐘左右,機組就向機場指揮塔報告:“飛機第三發動機起火,請求返航降落!”為防止飛機降落時起火爆炸,該機組同時申請空中放油。塔台指揮員從未遇到過這種緊急情況,連忙向值班首長請示。值班首長不敢做主,便向民航總局調度值班室請示。總局調度值班室又向值班副局長報告,副局長也不敢拍板……33分鐘過去了,沒有一個人作出決斷。

情急之中,塔台指揮員要通了北京民航管理局副局長張瑞靄的電話。當過飛行員的張瑞靄聽完情況后果斷地說:“立即放油,同時做好緊急搶救准備!”他火速趕到機場,看見飛機仍在空中盤旋,還沒有放油,便搶過塔台指揮員手中的話筒,下達了命令,“720,放油降落!”由此避免了一場可能發生的災禍。

周恩來走進了會議廳,把到會的人掃視了一遍,發現了張瑞靄,就一邊走向他,一邊高聲說:“感謝你呀,張瑞靄同志!你辦了一件大好事!你的決定很正確,很果斷,很及時!”之前,張瑞靄聽說上級要追究他“擅自做主”的責任。此時,他聽了總理的評價,熱淚盈眶。

贊揚完張瑞靄,周恩來隨即轉向與會的三方負責同志,嚴厲地說:“作重要指示,像打仗一樣,應該尊重前線指揮員,你們不但不這樣做,還要追究責任,是誰決定的?”

見無人答話,周恩來問民航總局值班首長:“你當時是怎麼想的?”值班首長回答:“我也是同意放油的。”周恩來追問:“那麼你為什麼不下達指示,還要一級一級向上請示呢?”值班首長知道錯了,低下了頭。

接下來,周恩來認真查証了在場的每一級領導,發現有13個環節層層請示而沒有一個決斷的。他於是痛批道:“簡直是官僚主義!不負責任的官僚主義!這不僅是關系飛行安全的重大問題,也是關系到國際影響的重大問題!不要說延誤33分鐘,有時即使是延誤33秒鐘,也會造成不堪設想的嚴重后果!我們的事情之所以難辦,就是層層太多,又不敢負責。機構不改革不行,權力一定要下放,領導者要懂行,官僚主義要不得!”

從10日1時到4時30分,會議開了三個半小時。日理萬機的周恩來在凌晨召開緊急會議,因為這是一個不能過夜的重大問題。他親自查找問題的根源,痛批層層推諉的錯誤行為,並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要求,是為了杜絕不負責任的官僚主義。

這次緊急會議后,民航總局改進了管理辦法,明確了責任和要求,提高了領導應急處理能力,周總理的指示精神得到了全面落實。

《刊授黨校》雜志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責編:段晨茜、秦華)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