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穎
2018年06月28日09:10 來源:黨員電教與遠程教育
黨教專題片最應該注意表達什麼?毫無疑問,就是主題。黨教專題片必須以鮮明的黨性教育主題來承擔起對基層黨員群眾進行宣教的職能。那麼主題又該如何鮮明地體現呢?其中涉及到的元素很多,比如選題、結構、節奏乃至解說、畫面、音樂等等,而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元素,就是選題﹔精准的選題是正確的制片原點,也是制片工作的基石。黨教專題片如果在選題上不精不准,即使在華麗的畫面、嚴謹的結構、適當的節奏等方面再下功夫,也是南轅北轍。筆者結合多年制片實踐,談一談黨教專題片在選題上應該把握好的幾個原則。
鏡頭向前:選題時代化
黨教專題片無論是人物片、工作片、文獻片或是文藝片,總的特點可以說都是進行黨性教育,再具體一些,就是弘揚主旋律、釋放正能量,以陶冶情操、鼓舞人心。因此說,黨教專題片必須要有一種“直達人心”的教育效果,否則就是失去了立身之本。任何時代都有自己的特征,基層黨員群眾所接受到的教育必須是符合所處時代之特征的,要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在當前,我們就要大力宣傳貫徹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特征的典型事跡、發展理念、社會價值、時代精神等等,否則就是與時代脫節。一個沒有時代氣息的選題,如果既不能承擔起應有的宣教使命,也不能真正吸引住基層黨員群眾,等於毫無價值。
時代化選題應是反映當前工作重點的選題。黨教專題片要緊密圍繞當前這一階段的工作重點來選題,這樣才能切實起到對當前工作有力助推的宣教效果。以我們拍攝的《天山腳下逐夢人》為例。這部片子是2017年拍攝的,起源是1997年根據中央對口支援新疆工作的部署,江蘇省開始選派援疆干部趕赴新疆伊犁州工作﹔到2017年,正好是對口援疆二十周年,而援疆工作也是由組織部門牽頭負責的一項重要工作。在這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時間節點上,來拍攝一部關於援疆干部的典型事跡片,對我們的組工工作將會有相當的促動作用。因此我們定下了選題,將鏡頭對准援疆干部中的優秀代表,並最終選擇了徐羅康。通過刻畫徐羅康的典型形象,以點帶面,充分展現出江蘇省援疆干部二十年來在新疆認真謀事、踏實干事、善於成事的良好形象。片子播出后,由於“二十年”這個概念的符號象征意義很突出,引發的正面效應很大,有力地推動了相關工作的開展。
時代化選題還應是呼應社會熱點的選題。黨教專題片也不必一切都圍繞著具體工作來具體發聲,有時為了更有效地吸引基層黨員群眾,也可以“蹭”一些社會熱點來發出好聲音。當然這個“社會熱點”不能是嘩眾取寵的,而應是基層黨員群眾熱切關注的。還是以具體片子為例。2012年我們拍攝了一部片子,叫《老張的夢》。之所以選這個題,是因為2012年堪稱“PM2.5元年”,霧霾在全國多個城市肆虐,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成為各階層紛紛議論的話題。也是在那一年,“生態文明建設”被正式寫入黨章。當時我們考慮到生態文明已經成為熱點,而“中國好人張春銀”為實現生態文明夢想,義無反顧到鹽鹼沙漠化地區大搞綠色種植,此時推出這部片子,正與當時的大環境吻合。不出所料,《老張的夢》一推出,由於符合社會熱點,很快就引起了各方關注,並得到了廣泛肯定。
鏡頭向新:選題創新化
黨教專題片的選題還是應該一以貫之地尋求創新。“一貫制”選題已經很難滿足基層黨員群眾日益豐富的觀看需求。隻有讓人耳目一新的選題才能“奪人心魄”,從而讓基層黨員群眾產生濃厚的觀看欲望。具體來說,創新化的選題一是領域具有創新性,在新生的社會組織、經濟組織等中篩選選題。二是事跡具有創新性,不要總是簡單地圍繞“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恪盡職守”等這些點來大做文章,固然這是我們應該去大力宣傳的,但總是如此,就顯得有些固化﹔同樣口味的菜肴,吃久了會讓觀眾倒胃口,要創新菜式,給基層黨員群眾奉獻出一些別具風味的特色菜。三是畫面具有創新性,如果選題能夠提供一些別致的視覺享受,通過畫面藝術來增強宣教效果也是一種可行性的探索途徑。
創新化選題應該能夠帶給觀眾啟發並豐富其內心的思考。以往基層黨員群眾看了某部片子,總是感嘆片子中的典型可親可敬、事跡可歌可泣,但僅到這一步,也許還不夠。好的片子,應該是能引發觀眾去更多地思考,去思考片子以外的一些東西,這才是宣教價值的更大化體現。2014年我們拍了一部片子,叫《筑夢月亮山》,講述的是東台小伙陳曉明去貴州支教的事跡。一個在繁華都市生活長大的青年,卻毅然決然地留在了貴州的偏遠山區,在那裡娶妻生子、教書育人,決定奉獻自己的一生。說句實話,陳曉明當時還沒有做出什麼轟轟烈烈的事跡,只是表現出來一種堅守。然而我們卻堅定不移地要做這個選題,目的一是告訴觀眾,一個人可能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但長期堅守本身也值得謳歌﹔二是告訴年輕人,在商品社會也可以不為名利所累,用“別樣”的方式來實現人生的價值。這部“別具一格”的片子一出,反響也很不錯。
創新化選題還可以給觀眾提供“新鮮”的視聽享受。有的選題“注定”了畫面語言會很別致很豐富,因此我們就可以在保証政治性前提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操作。比如《老張的夢》,我們通過鏡語帶受眾來到安固裡淖,這個位於內蒙古高原最南端、曾經是河北省最大的內陸湖,現已成為北京周邊最大的粉塵起源地。漫天黃沙席卷,四野一片荒涼,觸目驚心的沙漠化現狀與我們現實身處的綠樹成蔭、生機盎然的水鄉形成了強烈的反差,瞬間讓受眾入戲,引起觀看的興趣。又比如《天山腳下逐夢人》,徐羅康隻身一人來到新疆察布查爾扶貧,純朴熱情的錫伯族、維吾爾族老鄉,獨特的異域風情,一幅幅如畫般的塞外美景引人入勝,所以片子在播放時一下子就抓住了我們本地黨員群眾的心。
鏡頭向下:選題鄉土化
走過千山萬水,嘗遍人間百味,最難忘懷的還是家鄉的味道。黨教專題片的選題也是如此,還是應該打本土牌、走特色路。對基層黨員群眾來說,他們最喜歡的片子往往反映的都是身邊的人和事,而且人越平常、事越細小,基層黨員群眾就越覺得可親可近、可學可比,宣教效果自然就越好。對於那些“高大上”的選題,基層黨員群眾往往敬而遠之﹔對那些和現實生活、身邊日常相距甚遠的選題,基層黨員群眾也往往興趣冷淡。選題隻有融入到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才會產生真正的共鳴感,從而獲得認可。
鄉土化選題往往直指基層最關心的問題、群眾最關切的事物。現如今都知道關於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是個難題。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一直都很關注這個問題。我們便拍攝了專題片《周宇直播間》,講述的是我市大學生村官周宇利用直播平台開展黨課直播的故事。周宇在直播過程中唱革命歌曲、講紅色故事,帶著支部的黨員“看”新農村建設,給大家講“致富經”﹔雖然每次直播時間不長,但比較接地氣。這部片子對解決在外流動黨員“組織生活不好過、組織服務不好找、組織活動不好搞”問題以及農村黨員“農活繁忙人難聚、學教形式單一難聚人”等問題都很有借鑒價值,播出后受到了基層的一致點贊。
鄉土化選題總是應和基層興趣點、極為接地氣。2017年,我們在江蘇省委組織部組織的微黨課評比中制作報送了三個系列10部片子,都是立足於“小”來做文章。其中《黨建大篷車》系列中的《十個想不到》,是我市梁垛鎮孔堡村的農民宣傳隊自編自導自演的文藝作品,語言詼諧幽默,講著方言,打著快板,將一些“土裡土氣”卻是“真情實感”的話語表達出來。台上農民演,台下農民看,選題非常接地氣,很適合基層黨建宣傳工作。
(作者單位:江蘇省東台市委組織部)
(原載於《黨員電教與遠程教育》雜志2018年第5期)
(《黨員電教與遠程教育》雜志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
相關專題 |
· 期刊選粹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