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時代先鋒

時代先鋒:黎明,迎著朝陽出發

——“藍領創客”張黎明的創新之路

2018年05月24日15:06    來源:《工人日報》

原標題:【時代先鋒】黎明,迎著朝陽出發

  張黎明在作業中。 (工人日報資料照片)

  “我1969年8月出生於內蒙古烏海。出生時,天剛蒙蒙亮,‘黎明’的名字是父親給我起的。等長大參加工作了,我才愈發體會到這個名字的含義。”

  “記不清多少次,我們迎著朝陽出發,走向搶修現場,走向施工工地,走向居民社區。每當我看到那輪紅日噴薄而出,我便油然生出電力人一種自豪感。”

  ……

  張黎明,國網天津濱海供電公司運維檢修部配電運檢室黨支部副書記兼配電搶修一班班長。自1987年參加工作以來,他31年扎根電力搶修一線,干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從一名普通工人成長為全國勞模、黨的十九大代表,成為點亮萬家的“藍領創客”。

  創新達人:從1500張手繪線路圖到帶電作業智能機器人

  張黎明所服務的轄區天津市濱海新區,是北方的第一個自貿區,這裡落戶的世界500強企業有140多家。保障區域用電安全、及時排除故障隱患,是張黎明班組的首要任務。

  搶修工作常常與危險相伴,杆上、荒野、泥塘,是張黎明堅守的地方﹔三九、三伏,是張黎明堅守的時光。巡視、搶修、操作……在看似簡單的工作中,張黎明堅持把簡單的事情重復做、重復的事情用心做,工余時間巡線8萬多公裡,親手繪制線路圖1500余張。

  張黎明的這手絕活,得益於他的工余愛好──“溜達”。他總是沿著電力線路行走,不時掏出小本記錄線路沿途地理位置及周邊環境,回去再把一條條線路圖精確地繪制出來。 

  在工友眼中,張黎明就是搶修“活地圖”。他梳理分析了上萬個故障,形成50多個案例,總結形成“黎明急修工作案例庫”和“搶修百寶書”,用錄音、視頻等方式向大家傳授。

  他更是一個“創新達人”。這些年來,他發明了“急修BOOK箱”,將搶修工具定置定位擺放﹔優化改進搶修工作流程,推廣以“受理、行動、評價、分析”為主要內容的“AAEA”搶修管理模式,將高壓故障平均處理時間由3小時縮短到1小時甚至更短……“創新的過程是快樂的,創新的成果會讓工作充滿成功感和獲得感。”他說。

  在以張黎明名字命名的勞模創新工作室中,團隊完成的技術革新多達200余項,經濟效益超過1億元。在他的帶領下,濱海供公司先后孵化出“志鵬”“蒲公英”“金種子”等班組創新工作坊8個,培養出一批“藍領創客”。

  同時,張黎明創新工作室堅持產學研深度融合,與清華大學合作,為企業創新再添新色彩。2017年以來,張黎明和同事利用傳感、識別、認知等人工智能技術,開展帶電作業機器人研究,成功研發導線上的“鋼鐵俠”——基於人工智能的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該項目成功入圍天津市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項目。今年年底以前,機器人將可從事配網帶電作業全部工作。

  “創新不怕小,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問題,往往就是創新。創新還要不怕大,要敢想敢干、不怕失敗。這才是我們新時代產業工人該有的樣子。”張黎明說。

  點亮心燈:從一個人到326名隊員的共產黨員服務隊

  在徒弟眼中,張黎明是“專家導師”﹔在客戶眼中,張黎明是“電保姆”﹔在困難孤老眼中,張黎明是點亮心燈的“光明使者”。

  除了搶修班班長,張黎明還有一個特殊“頭銜”——天津電力“心連心”濱海黎明共產黨員服務隊隊長。

  服務隊向社會各界公布服務熱線電話。張黎明的手機號出現最多的地方,是社區敬老助殘服務卡上、街道市民服務手冊上、便民愛心卡上。

  10年來,黨員服務隊進社區、進企業、進村庄、進校園、進醫院開展志願服務,與11個社區150余戶老弱孤殘住戶建立幫扶關系,累計開展志願服務近萬次,惠及居民10萬余戶。

  “節能互助、點亮鄰裡”公益項目,使600多層老舊樓道告別黑暗,近2000戶居民受益。該項目源於張黎明到老舊小區搶修或看望孤寡老人時的觀察和思考,這些小區樓道大多光線不好,腿腳不便的老人因此行動更為艱難。張黎明和公司的青年志願者們商量解決方法,他從網上找到一種能聲光控制的LED節能燈泡,一年使用電費僅需1.5元左右。他將濱海新區發放給他個人的1萬元文明個人獎金悉數捐出,成立“黎明·善小”微基金,用來購買這種LED燈泡,為社區居民帶去了光明。

  如今,濱海黎明共產黨員服務隊20支分隊、326名隊員已經把志願服務制度化、常態化,每年累計出勤1100余次。

  家風傳承:從老班長父親到賢內助妻子

  張黎明清晰地記得1987年他剛入職運行班時的情景:“我那時隻有18歲,還一身孩子氣。第一天到運行班報到回家后,父親對我說,‘你當上產業工人了,這就說明你有責任了,不要小瞧了巡線工,那可是關系千家萬戶的大事啊!’”

  張黎明的父親是位老黨員、老班長。他在中建六局從事工程施工,是大伙兒公認的技術能手。張黎明從小就跟隨父親四海為家,從內蒙古烏海搬到了湖北十堰,建設東風汽車城,又轉戰到丹江口水庫工地,后來又來到天津。

  張黎明總會想起父親對他說過的話——“要把活兒保質保量地做好做到位,完成你的崗位責任,讓同事們信任你,這是咱的本分。干好本職工作就是對黨最大的忠誠。”

  黨的十九大閉幕后,作為十九大代表的張黎明,先后29次參加宣講活動。他結合自己工作實際,與廣大黨員干部、青年、農民工、學生等面對面交流心得,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送到機關企業、部隊單位、車間工地和田間地頭。

  張黎明從父親那裡繼承的良好家風也影響著他的妻子李海春。李海春26歲從天津新港毛紡廠下崗后,濱海供電公司后勤主任楊永柱熱心幫忙推薦了一份工作,是去公司下屬農電所的小區物業公司做管理。李海春猶豫了好幾天才答應,但沒過多久,她還是離開了那裡——她怕人說閑話,說是受了在電力公司工作的丈夫的照顧。

  如今,張黎明的生活習慣也悄然發生了變化。回到家,妻子總會和他探討養生健身之道。上班前,妻子還會用保溫杯給他沏上中藥保健茶,讓他帶到單位去喝。

  “我就是一名干好自己本職工作的產業工人,身體健康了,心態平和了,每天迎著朝陽走向工作崗位,是心情最舒暢的時候。”張黎明說。

  短評

  創新,點亮職業生涯

  工人日報評論員

  從一名普通工人成長為全國勞模、黨的十九大代表,張黎明在電力搶修一線堅守31年,梳理急修案例和“搶修百寶書”,改進傳統技術和流程,帶領上百人的創新團隊創效超過1億元。這一切源於他對創新的不懈追求。

  沒有最好、隻有更好,張黎明不滿足於既有的工作方式,不放過每一次改進的可能。為了再節省些時間、少走些彎路、降低些成本,他對工作“錙銖必較”甚至“死磕”,而這恰恰是其創新的動力之源。時刻做工作中的有心人,於無疑處生疑,在平凡中求變,保持好奇心和問題意識,才會讓改變發生,令奇跡出現。做好一個零件,完成一次組裝,開展一次搶修,攻克一個項目……面對熟悉的場景、機器、流程,如何在工作中發現樂趣,進而找到個體的價值與意義,是很多產業工人心底共同的疑問。張黎明給出的答案是:“創新的過程是快樂的,創新的成果會讓工作充滿成功感和獲得感。”

  《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提出要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宏大的產業工人隊伍。懂技術會創新,無疑需要產業工人在崗位上日復一日地勤奮鑽研,腳踏實地地學技術,扎扎實實地去創新。“創新不怕小,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問題,往往就是創新。創新還要不怕大,要敢想,敢干,不怕失敗。”對各行各業的勞動者而言,工作中不斷嘗試去改變、創新,受挫碰壁后依舊不減銳意進取的魄力,需要相當的毅力和付出。心無旁騖,精益求精,追求極致,我們期待千千萬萬的張黎明活躍在各行各業的崗位上。

(責編:段晨茜、姜萍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