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期刊選粹>>黑龍江《黨的生活》

警鐘莫作“耳旁風”

2018年05月21日14:33    來源:黨的生活

前不久,筆者在一個微信群裡轉發了省紀委監委關於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的最新一期通報,其中一則案例引發群友的討論:

幾年前,某高校一名中層干部在辦理父親喪事期間,收受八名教師禮金4300元,被校紀委誡勉談話。后來,這名中層干部在辦理岳父喪事期間,再次收受下級禮金,且在組織調查期間不如實說明問題,為此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並被免職。

群內有人認為:“都是正常的人情往來,處理得太重了吧?”

群內有人分析:“估計是被人盯上了,這種事就是抓住誰誰倒霉。”

群內有人感嘆:“收這點兒錢也算個事兒嗎?小題大做。”

筆者發現,群內持類似心態的人並非個別。也就是說,對於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的警鐘,有些人還沒有放在心上,黨紀“紅線”這根弦還沒有繃緊。他們尚未真正認識到,一些過去人們習以為常的“小問題”,已經越來越為黨紀政紀所不容。

據中央紀委近期發布的數據顯示,全國3月份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3516起。其中,違規發放津補貼或福利、違規收送禮品禮金、違規配備使用公務用車等“節日常見病”的數量仍然位居前三。同時,2018年第一季度,全國紀檢監察機關運用第一種形態處理16.5萬人次,佔運用“四種形態”處理總人次的63.2%。

以上數據表明,在查處“四風”問題上,運用第一種形態持續發力已成常態,意在抓小抓早、防微杜漸,但目前依然高發的違紀問題,也說明有不少黨員干部沒有給自己敲響警鐘。

在營造風清氣正政治生態的時代要求下,對碰觸黨紀“紅線”的行為堅決打擊,一方面,說明作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反復性,克服不良作風不可能一蹴而就﹔另一方面,從嚴查處、持續通報就是為了形成震懾效應,給僥幸者、“旁觀者”以警示。

事實上,很多通報中的問題就發生在我們身邊,甚至我們自己身上也或多或少存在。這些看起來不起眼的小問題,雖未觸犯法律,但已觸碰了黨紀“紅線”。

對廣大黨員而言,在全面從嚴治黨的大背景下,必須正視這樣一個現實:“全面從嚴”的范圍,包括全體黨員﹔“全面從嚴”的內容,包括紀律和法律。黨紀黨規和中央八項規定等要求從來都不是遙不可及的“最高標准”,相反,這些約束只是對黨員的“最低要求”。無數案例一再表明,對小問題不以為然,終究會演變為追悔莫及的大問題。

常言道,“識時務者為俊杰”。目前的“時務”,就是全面從嚴、日益從嚴的執紀常態。謹記前車之鑒,避免重蹈覆轍,就是“識時務”。識時務者,即便算不上“俊杰”,但至少是政治上的聰明人。所以,對於通報的那些典型案例,決不能當“熱鬧”看、當“笑話”聽,而應當引以為戒,反躬自省。

摒棄“看客”心態,樹立“底線”意識,需要真正把自己擺進去,不能把警鐘當成“耳旁風”。(任紅禧)

(黑龍江《黨的生活》雜志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責編:宋美琪、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