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讓服務事項“應上盡上、全程在線”

福州:電子政務跑出便民加速度

2018年05月18日10:56    來源:《工人日報》

原標題:福州:電子政務跑出便民加速度

加快推進電子政務,關鍵是各級政府部門要打破信息壁壘、提升服務效率,讓信息多跑路、百姓少跑腿。這在福建省福州市,有著生動和成功的實踐。

作為全國唯一的國家“互聯網+政務服務”綜合試點和政務服務協同化專項試點城市,近年來,福州大力推進電子政務建設,積極探索創新服務舉措,初步建成了“一號一窗一網”政務服務體系,讓服務事項“應上盡上、全程在線”,讓居民和企業少跑腿、好辦事。

超九成事項“最多跑一趟”

過去,福州市區周邊群眾為了辦理一些事項,必須往市裡跑,但現在,依托全市“一體化”的網上政務服務平台,群眾在家門口即可聯網辦理,讓辦事真正不難、不慢、不繁。

今年1月8日,地處福州市晉安區的市民服務中心正式對外啟用。該中心是福建省首家獨立設置的縣區級市民服務中心,已入駐12個市直、區直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實現全部174項便民服務“市區同權”、全城通辦。這得益於福州市在全國首創的“市區同權、多點辦理”機制,從而避免了群眾辦事“多頭跑”的情況。“許多在市裡能辦的業務,這裡也能辦,而且離家更近、排隊時間更短,真的太方便了。”前來辦事的市民表示。

3月28日,連江縣市民服務中心正式啟用,成為福建省首家縣域市民服務中心。當日,連江引入的首個智能政務服務機器人洋洋開始上崗,與辦事群眾語音交流,提供辦事指引、排隊取號、智能導航等服務。

據連江縣市民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目前該中心已有15個部門入駐,實行“一個窗口受理、一條龍服務、一站式辦結、一個平台收費”,提供不動產登記、公証、醫保辦理等342項服務,服務事項入駐率達98%以上。

從市裡到區縣,福州已構建起全市“一體化”的網上政務服務平台,實現了網絡通、數據通、系統通、業務通、服務通“五通”,初步建成“一號一窗一網”政務服務體系(“一號”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

目前,福州市級“最多跑一趟”和“一趟不用跑”事項達1433項,佔比93%。其中,“最多跑一趟”事項1163項,佔比75.13%。

超三成行政審批事項全程網辦

今年的福州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使更多事項在網上辦理,必須到現場辦的也要力爭做到“隻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

4月9日,市行政服務中心城鄉建委窗口前,市民林露莎為公司領到了建筑施工安全生產許可証。從上網提交申報材料,到接到取証通知,隻用了2天時間。而此項業務,國家規定的辦理時限是45天,市行政服務中心城鄉建委窗口承諾的是4個工作日。

除了取証時間快,辦理過程也很“順暢”。比如,可以全程網上辦理,不需跑窗口重復提交紙質材料﹔如果加選“榕政通”快遞服務,還可以足不出戶,在家就可收到辦好的証照。

政務服務更快更便捷,這一切要歸功於該市實行的行政審批全流程電子証照應用。

“凡是電子証照庫中儲存有電子証照的,不再要求企業前來窗口重復遞交紙質材料,企業隻要通過數字証書和電子簽章,就可以在市網上辦事大廳申報審批事項。”市行政(市民)服務中心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

目前,福州市已對接924個事項603類証照,累計入庫電子証照1200多萬份,實現了紙質証照和電子証照同步生成,電子証照跨部門、跨層級共享應用。

探索創新讓群眾辦事更便捷

在福州,電子政務根深葉茂,群眾已經習以為常。探索提升電子政務服務,福州馬不停蹄。

今年3月20日,福州電子社保卡上線,市民可以通過出示基於二維碼的電子社保卡,實現窗口辦事、藥店買藥、醫院看病等“一碼通行”。

3月28日,福州市民公共服務平台“e福州”升級上線,通過平台上公共支付二維碼“福碼”,市民可以用一個APP暢享交通出行、政務服務、智慧社區、信用支付等九大場景便民服務。

近年來,福州全方位拓展政務應用,不斷提升電子政務服務水平。率先為全體市民免費發放實名數字証書,實現移動支付“一卡一碼”﹔首創城市公共服務二維碼支付標准,在政務服務、公共服務等領域全面推廣應用﹔率先建設“互聯網+社保”服務平台﹔率先啟用“企業營業執照自助服務終端”等設備﹔率先啟用社區24小時便民自助服務終端……這些新舉措新設施應用,讓越來越多的群眾辦事越來越方便。

據悉,福州今年還將全面形成一個窗口統一受理、網上全流程辦理、電子証照庫為支撐的辦事服務體系,推進政務服務標准化、精准化、便捷化、平台化與協同化,讓群眾享受到更優質便捷的服務。(記者 吳鐸思 通訊員 陳敏靈)

(責編:謝倩、程宏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