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恆
2018年04月26日11:05 來源:廣西日報
4月23日至25日,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深入柳州、來賓兩市調研。這是在柳工集團,鹿心社詳細詢問企業的產品研發銷售情況。記者 黃 克/攝
4月23日至25日,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深入柳州、來賓兩市,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重要講話和自治區黨委十一屆四次全會精神,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進行調研。他強調,全區上下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個扎實”新要求,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在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上下功夫,深化改革創新,注重精准招商,打造特色優勢產業,扎實推進富民興桂取得新成效。
柳州是我區第二大城市和最大工業城市,汽車產量位居全國城市第三。來到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鹿心社詳細了解企業發展情況。作為國內第一家中中外合資汽車公司,上汽通用五菱連續十二年蟬聯全國產銷量冠軍,打造多個民族自主品牌。鹿心社表示,廣西當年秉持“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理念推動合資組建,是一個非常明智的決斷,不僅給企業帶來長足發展,還初步形成龍頭效應。希望繼續努力,逐步把產業鏈上空缺的關鍵環節完善起來,壯大產業集群,建設好廣西柳州汽車城。他指出,互聯網+、智能駕駛、新能源是汽車產業發展方向,誰具備雄厚的技術實力,誰才可能笑到最后。
在聯合汽車電子有限公司,鹿心社勉勵企業始終保持對研發力量的投入,保持住車用電子世界先進水平。在廣西汽車集團,鹿心社對企業緊跟市場、緊跟客戶需求走的做法予以肯定。在柳鋼集團,鹿心社表示,柳鋼向沿海地區實施減量搬遷的同時,也要大力發展高精尖產品,繼續做優做強柳州本部。
作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排頭兵,今年迎來60歲生日的柳工集團,擁有上千人的全球研發團隊、一流的“大國重器”,海外業務網絡覆蓋50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面對該企業關於二次創業的請求事項,鹿心社當場表示支持,他說:“改革創新對老牌國企至關重要。如果企業機制體制不活,那就等於背著沉重包袱甚至是捆住手腳去跟別人賽跑。一定要在深化改革上下更大功夫,讓企業輕裝上陣,在市場競爭中跑出好成績。”
柳州三年前在全區設區市中率先挂牌成立行政審批局,實現“一局一章管審批”。鹿心社走進辦事大廳,與窗口工作人員、前來辦事的群眾親切交談。他稱贊這種“一站式”服務方便了群眾、提升了審批效率、改善了營商環境,希望不斷完善調整,努力形成一張網、一個平台,為老百姓辦事提供更大便利。
鹿心社考察了柳州城市規劃展覽館、馬鞍山人防工程、柳州工業博物館、窯埠古鎮和柳江沿江城市建設。他表示,柳州工業有輝煌的歷史,產業基礎好。要推動傳統優勢產業二次創業,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步發展第三產業,努力創建“中國制造2025”國家級示范區、打造萬億工業強市,在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上發揮重要作用。柳州山水獨特,一定要保護好生態環境,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打造宜居美麗的特色城市。
來賓地處廣西東西向和南北向兩個經濟走廊的交叉點,素有“桂中”之稱。站在紅水河岸,鹿心社聽取來賓打造西江黃金水道節點城市情況匯報,詳細詢問河道通航、港口建設、貨物來源等問題,要求當地充分發揮區位優勢,繼續推進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為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鋁產業是來賓支柱產業之一,由於受國際國內市場變化、產業競爭加劇特別是用電成本過高等影響,發展一度面臨困難。為此,中央和自治區支持來賓以產業園區為載體先行開展售電側改革試點,建設大工業區域電網。“供電范圍有多大?電價降了多少?”走進樞紐變電站,鹿心社認真察看大工業區域電網實時運行情況,要求加強監管服務,做好電網對接,推進鋁電結合,確保用電長效穩定安全。來到來賓銀海鋁業有限責任公司,鹿心社了解到,該企業電解鋁產能達50萬噸,但留在本地深加工的僅佔一小部分。他當即指出,要精准招商,發揮龍頭企業優勢,想方設法把下游深加工企業引入園區,對產業鏈條缺失的高附加值環節進行“補鏈”,形成產業集群。
桂中治旱樂灘水庫引水灌區工程是國務院部署的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建成后可為灌區內150萬人解決水源及灌溉問題。但受制於多種因素,該工程在打通隧洞、搭建跨河渡槽等方面推進較慢。得知這一情況,鹿心社關切地指出,桂中治旱是重大民生工程,希望有關方面在確保工程質量與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施工進度。他還叮囑當地主要負責同志,從現在起就要做好通水后的規劃,充分考慮如何結合土地流轉、規模經營,發展特色農業及農產品精深加工,最大限度發揮工程效益。
鹿心社還考察了廣西福美新材料有限公司、來賓海升柑橘現代產業示范區、金鳳凰果蔬現代農業示范基地、鳳凰鎮黃安“雙高”糖料蔗基地、法國樂斯福集團廣西丹寶利酵母有限公司等項目。鹿心社指出,來賓是全區最年輕的設區市之一,在區位、資源、生態、交通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經過這些年持續不懈地努力,城鄉面貌變化很大。希望來賓堅持特色發展、差異化發展,在壯大鋁、蔗糖等傳統優勢產業的同時,選准選好現代農業、生態旅游等符合實際的主導產業,積極培育新的發展動能和經濟增長點,打造具有較強實力和競爭力的桂中新興城市。
王可、費志榮一同調研。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