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干部論壇

車俊:努力在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中繼續走在前列

沈晶晶 許雅文 錢祎

2018年04月24日09:01    來源:浙江日報

原標題:努力在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中繼續走在前列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結合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和鄉村振興戰略,進一步推廣浙江好的經驗做法,建設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在我省廣大干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要以總書記重要指示為動力,深入實施“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努力建設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

接到消息后,省委書記車俊立即作出批示指出,習近平總書記作出的重要指示,是對浙江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對浙江干部群眾的極大鞭策。全省上下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始終把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放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浙江的突出位置來抓,不斷總結“千村示范、萬村整治”經驗,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堅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堅持穩打穩扎、久久為功,堅持“農民要什麼,我們干什麼”,高水平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提升三年行動,努力在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中繼續走在前列。

浙江是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三農”思想的重要發源地,廣大干部群眾至今牢記總書記的諄諄教導。“進入新世紀,我省農民生活水平快速提升,但農村生態環境不盡如人意。在習近平同志親自謀劃部署下,2003年,我省啟動‘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為我們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打下了基礎、指明了方向。”省農辦副主任蔣偉峰說,15年來,我省咬定青山不放鬆,一錘接著一錘敲,堅持不搞形象工程、不搞一刀切、不照搬城市建設,實現了從“千萬工程”到美麗鄉村,從美麗鄉村升級版到大花園建設的躍遷。

建設美麗鄉村,生態宜居是基礎。“自2003年實施的‘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有力支撐浙江鄉村面貌、經濟活力、農民生活水平走在全國前列,為建設美麗中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等帶來實踐經驗。”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教授徐旭初說,“浙江有平原、有山區、有海島,需要分類指導、分別規劃。近年來,無論是打造具有詩畫江南韻味的美麗城鄉,還是打造現代版‘富春山居圖’,浙江各地都努力實現因地制宜,注重還原鄉村風貌。接下來,更要立足特色,全面打造生態宜居農村環境,推動鄉村生產生活生態深度融合。”

“來我們鄉鎮看看,你會有耳目一新的感覺。”磐安縣盤峰鄉鄉長陳濱潮說,“接下來,我們要把總書記對人居環境改善的殷切期望,轉化為發展的動力,細致地梳理鄉鎮空間和自然文化肌理,以整治環境促產業轉型,進一步豐富鄉村業態,強化基礎設施和服務配套設施建設,重塑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城鄉關系。”

建設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讓廣大農民在鄉村振興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我們的家鄉像一座花園。”台州市黃岩區南城街道山前村村委會主任張勝榮感嘆,這些年來,通過廁所革命、污水革命、垃圾革命,山前村蝶變為省級美麗宜居示范村,現在村裡有山有水,門前屋后都是風景,越來越多村民打消了去城裡居住的念頭,“現在,村民們對優美生態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今后我們要進一步落實垃圾精細化分類、河道長效化管理等舉措,把村庄打造得更美好。”

新時代有新氣象,新時代更要有新作為。“遵照習近平總書記當年親自謀劃設計部署的‘千萬工程’路線圖,15年來,我們走出了一條保護生態與保護生產力同頻共振、環境與財富同步提升的農村人居環境改善之路。”安吉縣委書記沈銘權說。

有美麗鄉村,才有美麗浙江。從浙南山區到浙北平原,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激勵我省各地干部鼓足干勁,帶領廣大群眾,為新時代人居環境提升共同奮斗,為美好未來共同奮斗。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