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4月20日16:44 來源:新華網
到6月底,農民李世方就要搬入廣龍旅游小鎮450平方米的新房。想想越來越近的小鎮生活,他一臉的興奮與期待:“等安頓下來,我就准備開辦旅游民宿,現在環湖周邊的環境越來越好,相信生意一定會很好。”
膚色黝黑的李世方是雲南省玉溪市澄江縣龍街街道廣龍社區的農戶,世代居住在撫仙湖畔。在他的記憶裡,撫仙湖水清澈如鏡,是小時候游泳玩耍的好去處。
撫仙湖蓄水量高達206億立方米,是我國為數不多的Ⅰ類水質淡水湖。撫仙湖屬於高原斷陷湖泊,匯水面積僅為水域面積的兩倍,加之流域植被覆蓋率低等特點,生態環境脆弱,一旦水質惡化很難恢復。
由於農業面源污染、村鎮污水收集管網不完善等原因,撫仙湖近年來面臨極大的環保壓力。為保護好這一泓湖水,玉溪市以“四退三還”為核心,加大撫仙湖保護治理力度。根據規劃,撫仙湖一級保護區內2.8萬人將分批搬遷。
所謂“四退三還”,即退人、退房、退田、退塘、還湖、還水、還濕地。李世方家所在的廣龍社區位於撫仙湖北岸,是撫仙湖生態濕地建設項目搬遷點之一。
作為“退房還湖”的農戶,李世方家原本種韭菜的2畝多地,已經在退田還湖和建人工濕地中,分3批流轉了出去。一家人也於去年2月徹底搬離湖區老房子。但他還是會經常到湖邊走一走,看一看原來的宅基地。
李世方今年6月將與廣龍社區居民一起搬入新建設的廣龍旅游小鎮。按照人均90平方米的標准,他家5口將住進450平方米的大房子。新房不僅條件遠勝於原來的老房子,還可以做生意、辦民宿……離交房還有還有一段時間,李世方對未來的生活早有打算和期待。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這一理念正成為當地人的共識,他們調整種植結構,以前種植大水大肥的蔬菜,現在改種連片荷藕,還建設萬畝濕地公園,實施大健康大旅游項目。
“為了這湖水,這幾年不斷整治,沒有人再到湖裡洗衣洗菜,村裡連蒼蠅蚊子都沒了。”廣龍社區黨總支書記侯榮坤認為,隻要把湖水保護好了,以后游客會越來越多,村民肯定會從中受益。“不管做什麼,保護好撫仙湖才是根本。”侯榮坤說。
“搬離湖區老房,說不留戀是假的,不過湖水越來越清,環境越來越好,未來的日子也會越來越好。”李世方信心滿滿。(新華社昆明4月20日電 張雪花、鐘群、白靖利)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