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期刊選粹>>山西《前進》雜志

治國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資源

朱康有

2018年04月18日16:2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基礎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採”。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治國理政的理論和實踐中,融入到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建設之中,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治國理政上的顯著特色之一。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

在一個多元文化交流交融的現代信息社會裡,被當作“過去時”的傳統文化究竟還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很多人心中是有疑問的。這筆祖上留下來的“遺產”是財富還是“包袱”?

其實,無形的精神和價值,不是說扔掉就能扔掉、說拋棄就能拋棄的。沒有人會否認,我們就是從傳統中走過來的。傳統也以一定的形式“活”在我們的語言與思維、生產和生活中。但中國的復興夢,既不是簡單的繼承,更不是照抄照搬的“異體移植”,它一定是文明融合后人類新文化的誕生。習近平同志指出:“中華民族創造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也一定能夠創造出中華文化新的輝煌。”我理解,這裡講的“中華文化新的輝煌”,在這樣一個“世界歷史”的時代中,顯然具有世界性的意義,可視作由中國發展提供給世界的典范性、引導性綜合智慧,某種意義上就是“人類新文化”。我們應當有這樣的文化自信。

我們的領導人到了國外,其他國家的領導人講中國的古老文化,我們也講他們國家和民族留下的文化精髓——難道僅僅是外交的辭令?其實反映了文化的溝通和相知、認同和融合,拉近了地理上遙遠空間的距離,增加了異域風情民心之間久遠以來的好感。這是國與國之間的“家長裡短”﹔“親戚”之間多走動、多交心,利益的沖突和矛盾就化解了很多。全球治理,有時候很難,有時候則容易。封閉起來,相互對罵,舞槍弄棒,就很難﹔同在一個屋檐下,相互理解,謙遜忍讓,處得就好。一個包含中國智慧的“命運共同體”理念,成為越來越多居住在“地球村”裡人的共識,寫在了聯合國的旗幟上,為世界和平與發展做出我們的應有貢獻。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可以把全球各地近億的海外華人緊緊地聚攏起來,形成廣泛的認同,進而提升我國的國際影響力。

對執政黨的使命,老一輩反復叮嚀、習近平同志說他念念不能忘記的三件事之一,便是五千年的優秀文化不要搞丟了。數千年來,我國的完整和統一不只是靠政權和血緣等因素,主要靠文化的認同﹔文化安全是思想家、政治家長期關注的戰略主題。向外來文化學習的同時,亦在積極改造創新,發展出新的文化流派。在我國以人文倫理為特色的傳統中,基於道德的價值判斷、評估佔據十分重要的地位。反過來說,如果不堅持在我國大地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道德價值,我們的精神獨立性(延伸至政治、思想、文化、制度等方面的獨立性)就會被釜底抽薪。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僅關乎國家文化安全的維護,也從整體上關乎國家安全,是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大戰略任務。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的一個重要語言風格,就是在國內外各種場合、各個領域的重要講話中引用了大量我國歷史文化的名言警句——我理解,它絕不僅僅是“資源式”的運用,也不只是彰顯古老價值觀的永恆魅力,更重要地反映出,當今無論是國家治理甚或全球治理,吸收和借鑒包括中華文明在內的、長期積蘊的人類各種智慧,具有重要的意義,必須從“堅定文化自信、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去認識。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豐厚滋養

早在中央黨校2009年春季開學典禮上,習近平就指出:“傳統文化中的許多優秀文化典籍蘊涵著做人做事和治國理政的大道理……領導干部多讀優秀傳統文化書籍,經常接受優秀傳統文化熏陶,可以提高人文素養,增強對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關系的認識和把握能力,正確處理義與利、己與他、權與民、物質享樂與精神享受等重要關系”。十八大以來,從治國理政的實踐和理論看,習近平同志的很多重要講話包含了傳承弘揚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有機組成部分。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中國共產黨及其指導思想。中國共產黨誕生於激烈批判傳統的“五四”新文化運動,建國后“文革”期間對待傳統文化政策上曾一度出現失誤,因此有觀點簡單地把中國共產黨與傳統文化對立起來。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者和踐行者,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這就從整體上概括了中國共產黨對待傳統文化的科學態度。這一點從我們黨的歷屆領導人以及很多中央文件的論述中可以得到印証。還有觀點簡單把源於西方文明、作為我黨指導思想的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傳統文化簡單對立起來。對此,習近平同志指出,馬克思主義進入中國,既引發了中華文明深刻變革,也走過了一個逐步中國化的過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豐厚滋養”,它有利於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有利於建構“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而“堅守中華文化立場”也被庄嚴地寫進了黨的十九大報告中。

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中華民族的“根”與“魂”。2013年3月1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暨春季開學典禮上的講話中指出:“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學習和掌握其中的各種思想精華,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很有益處。”2014年9月24日,習近平同志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的講話中又加了一個“審美觀”。2016年版的《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中指出:大力宣傳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和光榮歷史……引導人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黨的十九大報告再次重申了這“四觀”。綜合起來,對優秀傳統文化提到了“八觀”高度,實質就是確立中華民族精神世界、精神家園的“根”與“魂”。我們黨歷代領導人的中華文化“底子”都很深厚,但從這樣一個“站位”去論述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還是第一次,必須給予高度的關注和評價。

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立足點”。看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內容,一些人純粹將其作為“舶來品”,認為中國傳統文化沒有或缺乏這些東西。社會主義建設本身並不排斥人類文明一切先進的成分。毫無疑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吸取借鑒了西方文明的精華。但我們的傳統文化真的沒有這些成分嗎?能否完全“移植”別人的?取其精義,甚至一定程度的“嫁接”,我認為是可能的﹔而其背后的文化背景則無法一起“移植”。即使是“嫁接”,也要找到“根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本的層面則要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找到“對接”處,才能有生命力、影響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既是我們文化的基因、精神的基因,也是精神的標識、豐厚的滋養。其中的豐富思想道德資源,更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突出強調道德價值的作用,尤其是傳統美德的功能,就接通了民族文化的精神命脈,亦為抽象價值觀的落地提供了實踐操作的著力處。

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一個國家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與這個國家的歷史傳承和文化傳統密切相關的”,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中華民族積累了豐富的治國理政經驗。法治似乎代表現代的治理,德治好像純粹是過去時代的產物——這種似是而非的觀點佔據了不少人的頭腦。習近平同志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內心的法律﹔法安天下,德潤人心。因此,在法律和道德之間並沒有絕對的界線,甚或說它們是互相補充的。吸收外來法制思想,要考慮到我們的法制文化背景。治國先治吏。近年來,對於高級干部中出現的腐敗現象,我們一方面重典治疴,另一方面積極借鑒我國歷史上經驗,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習近平同志指出,“研究我國反腐倡廉歷史,了解我國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國歷史上反腐倡廉的成敗得失,可以給人以深刻啟迪,有利於我們運用歷史智慧推進反腐倡廉建設”。因為我們認識到,廉政建設隻有注入文化的基因之后,才會贏得持久的生命力﹔用文化養出的廉,才是內化於心、固化為魂、外化於行的自覺的廉。“增強黨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執政黨這種以“自”為內容的文化建設,實際上也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管理和修身等思想的採納、汲取、融匯。

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文化軟實力強,對內就有凝聚力,對外就有吸引力。為什麼習近平同志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理解這一重要論述,無論對內還是對外的意義都很重大。習近平同志反復強調對歷史的學習以及形成歷史思維能力的重要性。這就克服了那種斷裂式思維方式,把我們今天的道路同歷史整體貫通起來。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於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調查顯示,大多數外國人非常願意了解中華傳統文化,說明它在世界上仍具廣泛影響力。由於社會主義及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源於並成長於西方文化的對立因素和長期圍攻之中,因此,今后很長一段時期,對外文化戰略要以“悠久歷史文明古國”的身份取得世界理解、消除誤解和偏見,進而建構文化世界中的中國正面形象。經濟、軍事乃至科技等硬實力可以快速增長和恢復,但文化軟實力不是那麼快就能見效,尤其是沒有斷流的五千年文化潛力巨大,變文化資源大國為文化產業大國,實現文化強國就有了堅實的保障。

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的實踐探索

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以中央文件形式專題闡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作還是第一次。《意見》的很多內容,實際上是習近平同志基於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作出的關於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一系列重大論述之體系化凝練與落地。

一、關於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在對傳統文化(“國學”)學界和民間各種觀點紛呈的情況下,究竟哪些內容屬於我們要傳承和弘揚的思想精華?《意見》從核心思想理念、中華傳統美德、中華人文精神明確了三個大的方面,讓我們摒棄紛爭,沉靜下來,實實在在地做更多精神文化領域的建設工作。對於那些可能存在爭議的部分,《意見》在“重點任務”的部署首條就是“深入闡發文化精髓”,其中用了一個“深入研究”、四個“深刻闡明”,目的就是為了集國家力量認真系統地加以梳理探索和實証,取得共識,為下一步更好地開展工作打開局面。

二、關於“兩創”方法論原則。自19世紀下半葉以來,我國思想文化界對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出了各種方法﹔在我黨歷史上,可概括為繼承和發揚的方法。在此基礎上,習近平同志提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力圖從形式到內容實現傳統文化的新生。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關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非常豐富。《意見》從“傳承體系”方面初步勾勒出一個實施框架,制訂了需要限期完成的重點任務,明確了組織實施和保障措施。這就最深刻地表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治國理政上發揮的思想文化資源功能,已經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我們的期望,即如《意見》提出的:“堅持全黨動手、全社會參與”,形成“人人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動局面”。

(作者系中國實學研究會副會長、國防大學教授)

山西《前進》雜志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責編:宋美琪、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